鼻冲洗用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951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冲洗用吸引管,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提供一种便于进行鼻腔冲洗,也能够用于吸痰的鼻冲洗用吸引管。鼻冲洗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主体和鼻吸引器,吸引管主体上具有负压接头和管接头,管接头与常规的吸痰管匹配,鼻吸引器包括吸引器主体、吸引器接头和吸引头,鼻吸引器内具有吸引孔,吸引器接头和吸引头分别位于吸引器主体两端,吸引器接头与管接头匹配并连接,吸引头能够进入鼻孔并与鼻孔口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鼻腔冲洗中,病人坐病床上乃至躺着即可进行鼻腔冲洗,更加方便;还可将吸引管主体连接常规的吸痰管使用,进行吸痰,无需额外使用吸痰用的吸引管,实现了一管两用。现了一管两用。现了一管两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冲洗用吸引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冲洗用吸引管。

技术介绍

[0002]吸痰和鼻腔冲洗是临床常见的两种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方式。
[0003]吸痰是指用用吸引管连接吸痰管和吸痰器,吸痰管从病人口或鼻插入呼吸道,依靠负压将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吸痰管吸出。吸痰所用工具的专利很多,例如ZL201220009940.3、ZL201120008606.1等专利均公开了吸痰器,ZL200620126781.X、ZL201820587119.7等专利公开了吸痰管。
[0004]鼻腔冲洗是指利用鼻腔冲洗器挤出的水流冲洗鼻腔,水流从鼻孔进入,流经鼻前庭、鼻道、鼻窦口、鼻咽部,从另一个鼻孔流出,将鼻涕等堵塞物冲出。 ZL201420155022.0、ZL201530377233.9等专利均公开了洗鼻壶,即鼻腔冲洗器。
[0005]为了保持呼吸道畅通,有的病人最好既进行吸痰,也进行鼻腔冲洗。常规的鼻腔冲洗,需要病人站立或起码坐起并低头,防止水进行呼吸道,也使得从鼻孔中流出的冲洗水能够流入接在鼻下方的水容器中。但许多吸痰的病人往往身体虚弱,病情危重,乃至昏迷,常规鼻腔冲洗不便于应用于此类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进行鼻腔冲洗,也能够用于吸痰的鼻冲洗用吸引管。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鼻冲洗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主体和鼻吸引器,吸引管主体上具有负压接头和管接头,管接头与吸痰管匹配,鼻吸引器包括吸引器主体、吸引器接头和吸引头,鼻吸引器内具有吸引孔,吸引器接头和吸引头分别位于吸引器主体两端,吸引器接头与管接头匹配并连接,吸引头能够进入鼻孔并与鼻孔口贴合。
[0008]进一步的是:吸引头的形状为圆锥形。
[0009]进一步的是:吸引头的形状为椭球形。
[0010]进一步的是:吸引头的表面附着有硅胶层。
[0011]进一步的是:鼻吸引器包括侧孔盖,吸引器主体上具有与吸引孔连通的侧孔,侧孔盖与吸引器主体通过弹性带连接,侧孔盖能够封闭侧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如图6所示,将吸引管主体通过负压接头与吸痰器连接,将吸引头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将现有洗鼻壶插入病人的另一个鼻孔。开启吸痰器,并不挤压洗鼻壶,使洗鼻壶内的清洗水自然流出,负压对水产生吸力,使其流过鼻腔并被吸入吸痰器,起到冲洗鼻腔的作用。采用该方式冲洗鼻腔,病人坐病床上乃至躺着即可进行鼻腔冲洗,更加方便,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病情危重,乃至昏迷的病人进行鼻腔冲洗。
[0013]2、利用本技术进行鼻腔冲洗,由于水都被吸入吸痰器,水不易流出,不易打湿和污染病床。
[0014]3、管接头与吸痰管匹配,如图7所示,本技术可将吸引管主体连接常规的吸痰管使用,进行吸痰,无需额外使用吸痰用的吸引管,实现了一管两用,能够减少病人支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鼻冲洗用吸引管结构图;
[0016]图2是一种鼻吸引器外观图;
[0017]图3是一种鼻吸引器剖视图;
[0018]图4是另一种鼻吸引器外观图;
[0019]图5是另一种鼻吸引器剖视图;
[0020]图6是鼻冲洗用吸引管一种使用方式图;
[0021]图7是鼻冲洗用吸引管另一种使用方式图;
[0022]图中标记为:吸引管主体1、负压接头11、管接头12、鼻吸引器2、吸引器主体21、侧孔211、吸引器接头22、吸引头23、硅胶层231、吸引孔24、侧孔盖25、弹性带26、液体罐3、负压连接管4、洗鼻壶5、吸痰管6。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鼻冲洗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主体1和鼻吸引器2,吸引管主体1上具有负压接头11和管接头12,管接头12与吸痰管6匹配,鼻吸引器2包括吸引器主体21、吸引器接头22和吸引头23,鼻吸引器2内具有吸引孔24,吸引器接头22和吸引头23分别位于吸引器主体21两端,吸引器接头 22与管接头12匹配并连接,吸引头23能够进入鼻孔并与鼻孔口贴合。
[0025]本技术配合现有吸痰器和洗鼻壶5(也可以是其他供水装置)使用可进行鼻腔冲洗和吸痰。吸痰器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液体罐3和负压连接管4,负压连接管4用于连接负压装置,液体罐3用于容纳痰液、水等。
[0026]鼻腔冲洗时,如图6所示,将吸引管主体1通过负压接头11与液体罐3连接,将吸引头23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吸引头23与鼻孔口贴合实现密封。将现有洗鼻壶5插入病人的另一个鼻孔。开启吸痰器,并不挤压洗鼻壶5,使洗鼻壶5内的清洗水自然流出,负压即对水产生吸力,使其流过鼻腔并被吸入液体罐3,起到冲洗鼻腔的作用。
[0027]吸痰时,由于管接头12与吸痰管6匹配,如图7所示,将吸引管主体1连接常规的吸痰管6使用,即可进行吸痰。
[0028]为了保证吸引效果和避免水漏出,吸引头23需要进入鼻孔并与鼻孔口贴合。为了实现该效果,吸引头23的形状优选为圆锥形或椭球形,吸引头23进入鼻孔并将鼻孔撑圆即可与鼻孔口贴合。圆锥形或椭球形的吸引头23还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鼻孔。
[0029]进一步优选吸引头23的表面附着有硅胶层231。如此可改善吸引头23的触感,避免损伤鼻腔,也可提高吸引头23与鼻孔口的贴合密封效果。
[0030]鼻吸引器2可以如图2和图3所示,没有控制结构,通过调节管负压装置来控制吸引。这样鼻吸引器2结构简单,但因负压装置离病人有一段距离,操作有所不便。
[0031]也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鼻吸引器2包括侧孔盖25,吸引器主体21上具有与吸引孔
24连通的侧孔211,侧孔盖25与吸引器主体21通过弹性带26连接,侧孔盖25能够封闭侧孔211。如此侧孔盖25打开时,气体能够从侧孔211进入,对鼻腔的吸引力小;关上侧孔盖25,气体不能够从侧孔211进入,对鼻腔的吸引力大,从而实现了吸引控制。该控制方式手持鼻吸引器2的手的一个指头即可按压侧孔盖25进行控制,很简便。弹性带26可回弹,松开手指侧孔盖25即可打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鼻冲洗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主体(1)和鼻吸引器(2),吸引管主体(1)上具有负压接头(11)和管接头(12),管接头(12)与吸痰管(6)匹配,鼻吸引器(2)包括吸引器主体(21)、吸引器接头(22)和吸引头(23),鼻吸引器(2)内具有吸引孔(24),吸引器接头(22)和吸引头(23)分别位于吸引器主体(21)两端,吸引器接头(2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玉秀陈克妮李节艳王红怡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