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及片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285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及片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基于PCIE总线连接的处理器、根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及片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及片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作为一种高速串行总线标准,现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中。PCIE总线的主要作用是将外部设备接入系统中,主要特点是高速串行点对点双通道高带宽传输,所连接的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共享总线带宽。
[0003]相关技术中,在基于PCIE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发送时数据报文先经过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最终经过链路发送到对端。接收端则是相反的一个步骤,数据先经过物理层,然后向上送给数据链路层,最后到达事务层。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需要经过多个层才能将数据发送到对端,期间要对数据进行转换,会出现通信延迟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及片上系统,以便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经过多个层才能将数据发送到对端,期间要对数据进行转换,会出现通信延迟过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应用于片上系统,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基于PCIE总线连接的处理器、根复合

端点RC

EP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RC/>‑
EP模块通信连接,包括:通过所述RC

EP模块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命令;若所述命令中携带的地址在所述RC

EP模块对应的预设地址空间范围内,则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目标模块接收的命令是可无需物理链路传输的命令。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预设规则将该命令发送至目标模块或者外接设备,在这一实现方式中,由于无需通过物理链路传输该命令,也不需要对数据进行传输,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时的通信延迟。
[0008]可选的,所述命令包括:可编程输入输出PIO命令;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之前,还包括:根据主内存地址和PCIE空间地址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命令中携带的地址映射为空间地址,并根据所述地址中的指定位信息确定所述命令的属性;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对应的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
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
[000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命令中的地址确定命令的属性,根据命令的属性以及对应的预设规则便可实现将命令直接发送给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无需物理链路传输,降低了通信延迟。
[0010]可选的,所述目标模块包括寄存器,所述寄存器内设置有预设寄存器、RC配置空间、EP配置空间;其中,所述寄存器用于存储预配置信息;所述RC配置空间配置有RC设备标识,以使响应系统枚举时作为RC设备被识别;所述EP配置空间配置有EP设备标识,以使响应系统枚举时作为EP设备被识别。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C配置空间配置有RC设备标识,EP配置空间配置有EP设备标识,在系统枚举时,可以使得RC配置空间作为RC设备被识别,使得EP配置空间作为EP设备被识别,实现了系统枚举时可以将RC配置空间和RC配置空间识别为实体设备,无需对整个设备架构做改变,降低实现难度。
[0012]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若所述PIO命令为第一类PIO命令,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的预设寄存器、RC配置空间、EP配置空间中的任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类PIO命令为可无需物理链路传输的命令。
[00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命令的属性和预设规则,可以实现对第一类PIO命令的传输,无需物理链路传输第一类PIO命令,降低了传输第一类PIO命令时的通信延时。
[0014]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若所述PIO命令为第二类PIO命令,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EP配置空间或外部设备。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命令的属性和预设规则,可以实现对第二类PIO命令的传输,无需物理链路传输第二类PIO命令,降低了传输第二类PIO命令时的通信延时。
[0016]可选的,若所述命令对应外部设备,将所述命令发送至外部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命令携带的地址进行映射,确定所述地址是否落入目标外部设备的地址空间范围内。
[001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命令对应外部设备,确定命令中携带的地址落入目标外部设备的地址空间范围内,将命令发送至外部设备,即也可以保障需要外发的命令,不影响需要传输给外部设备的命令传输。
[0018]可选的,所述命令包括:直接内存访问DMA地址;所述RC

EP模块包括:DMA处理模块;所述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命令携带的地址,通过所述DMA处理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001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RC_EP模块中的DMA处理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命令,没有
经过PCIE的物理链路便可以传输命令,节约了DMA通信的通信时间,提高了DMA通信效率。
[0020]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RC

EP模块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中断报告;若当前支持消息信号MSI中断,则将所述中断报告转换为MSI中断报告、并向所述处理器传输所述MSI中断报告;或者,若当前不支持消息信号MSI中断,则向所述处理器传输所述中断报告。
[00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RC

EP模块传输中断报告,提高了传输中断报告的效率。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片上系统,包括:基于PCIE总线系统连接的处理器、根复合

端点RC

EP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RC

EP模块通信连接;所述RC

EP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命令;若所述命令中携带的地址在所述RC

EP模块对应的预设地址空间范围内,则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命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片上系统,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基于PCIE总线连接的处理器、根复合

端点RC

EP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RC

EP模块通信连接,包括:通过所述RC

EP模块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命令;若所述命令中携带的地址在所述RC

EP模块对应的预设地址空间范围内,则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目标模块接收的命令是可无需物理链路传输的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包括:可编程输入输出PIO命令;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之前,还包括:根据主内存地址和PCIE空间地址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命令中携带的地址映射为空间地址,并根据所述地址中的指定位信息确定所述命令的属性;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对应的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块包括寄存器,所述寄存器内设置有预设寄存器、RC配置空间、EP配置空间;其中,所述寄存器用于存储预配置信息;所述RC配置空间配置有RC设备标识,以使响应系统枚举时作为RC设备被识别;所述EP配置空间配置有EP设备标识,以使响应系统枚举时作为EP设备被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若所述PIO命令为第一类PIO命令,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的预设寄存器、RC配置空间、EP配置空间中的任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类PIO命令为可无需物理链路传输的命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若所述PIO命令为第二类PIO命令,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EP配置空间或外部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命令对应外部设备,将所述命令发送至外部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命令携带的地址进行映射,确定所述地址是否落入目标外部设备的地址空间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包括:直接内存访问DMA地址;所述RC

EP模块包括:DMA处理模块;所述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将所述命令发送至所述RC

EP模块中对应的目标模块或外部设备,包括:根据所述命令的属性以及预设规则,以及所述命令携带的地址,通过所述DMA处理模块向外部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R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山李帆左博敏谭绪祥朱佳平
申请(专利权)人: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