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282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层采用厚度为12μm或18μm的纯铜材料、第二层至第四层均采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4μm的LC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5G芯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时代到来,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为了实现电子产品轻薄化,给5G芯片留出的设计空间也越来越小。其中,LCP高频材料作为5G芯片的主要原料,其材料成本在5G芯片产品中占比很高。目前多层LCP基板孔径越来越小,且现有的多层LCP基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均开设有盲孔,为了保证产品的导通阻值,需要使第一层和第二层上的盲孔完全正对,但为了使两个层级上的盲孔对位,对于叠片的精度要求极高,但由于LCP基材的空间受限,无法进一步扩大孔径,因此LCP基材的良率难以保证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提高产品良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层采用厚度为12μm或18μm的纯铜材料、第二层至第四层均采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4μm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在第一层的顶部以及在第二层至第四层的LCP面分别贴附PET膜,并对第二层至第四层进行图形制作,以在第二层至第四层的LCP表面形成线路;S2:对第一层进行定位孔的加工,并对第二层至第四层进行定位孔和盲孔的加工;S3:将导电浆料填入第二层至第四层的盲孔中;S4:将第二层至第四层表面的PET膜撕下,并使第一层表面的PET膜朝上,将第一层至第四层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后,撤去第一层表面的PET膜,得到成品。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仅12μm或18μm的纯铜材料,取代现有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确保导通阻值,且将盲孔均开设于第二层至第四层上,无需进行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盲孔进行对位,可缩小盲孔的孔径,同时对于叠片的精度要求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和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层LCP基板中第二层至第四层开设盲孔和局部开设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层LCP基板中第一层至第四层完成盲孔和定位孔开设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层LCP基板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0007]标号说明:
1、第一层;2、第二层;3、第三层;4、第四层;5、PET膜;6、定位孔;7、盲孔;8、LCP层;9、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09]请参照图1

图3,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层采用厚度为12μm或18μm的纯铜材料、第二层至第四层均采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4μm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在第一层的顶部以及在第二层至第四层的LCP面分别贴附PET膜,并对第二层至第四层进行图形制作,以在第二层至第四层的LCP表面形成线路;S2:对第一层进行定位孔的加工,并对第二层至第四层进行定位孔和盲孔的加工;S3:将导电浆料填入第二层至第四层的盲孔中;S4:将第二层至第四层表面的PET膜撕下,并使第一层表面的PET膜朝上,将第一层至第四层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后,撤去第一层表面的PET膜,得到成品。
[00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纯铜材料取代现有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并增大第二层中LCP厚度,确保LCP基材的导通阻值,能够缩小盲孔的孔径,对叠片精度的要求大大降低,提高产品良率。
[001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仅12μm的纯铜材料,取代现有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确保导通阻值且将盲孔均开设于第二层至第四层上,无需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盲孔进行对位,可缩小盲孔的孔径,同时对于叠片的精度要求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和产品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的的厚度为37μm。
[0013]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层的厚度为37μm ,能够降低LCP基材的整体厚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开设于第一层至第四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所述定位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设置。
[0015]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定位孔开设于第一层至第四层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便于进行抓取和定位。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所贴的PET膜为热减黏膜。
[0017]进一步地,所述S4中撤去第一层表面的PET膜具体条件为在80℃~85℃中烘烤30min,使PET膜与第一层自然分离。
[0018]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纯铜材料厚度极薄,需要贴附PET膜层防止第一层出现褶皱,同时为了避免撕下PET膜的过程破坏第一层的结构,第一层所贴的PET膜采用热减黏膜,能够使PET膜在80℃~85℃条件下经过30min烘烤与第一层的纯铜材料自然分离,降低分离难度,同时能够保证第一层不变形。
[0019]进一步地,所述S4中将第一层至第四层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前,通过自动点胶机在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上点胶后,将第一层至第四层压合。
[0020]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打胶的方式将第一层至第四层胶合,降低叠片时的定位难度,提高产品良率。
[0021]进一步地,所述S4中撤去第一层表面的PET膜后通过高温压合并在第一层表面制作线路。
[0022]进一步地,所述S2中通过镭射的方式进行定位孔和盲孔的制作。
[002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请参照图1

图3,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层1采用厚度为12μm或18μm的纯铜材料、第二层2至第四层4均采用厚度大于24μm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优选的,第一层1的厚度为第二层2的1/2,第二层2至第四层4厚度均相等;具体的,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均包括LCP层8和铜层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1的厚度优选12μm,第二层2中LCP的厚度优选25μm,铜层厚度为12μm;在第一层1的顶部以及在第二层2至第四层4的LCP面分别贴附PET膜5,并对第二层2至第四层4进行图形制作,以在第二层2至第四层4的LCP表面形成线路;S2:通过镭射的方式进行定位孔6和盲孔7的制作,对第一层1进行定位孔6的加工,并对第二层2至第四层4进行定位孔6和盲孔7加工;S3:将导电浆料填入第二层2至第四层4的盲孔7中;优选的,导电浆料含有锡铜/锡铋合金粉及树脂成分。
[0024]S4:将第二层2至第四层4表面的PET膜5撕下,并使第一层1表面的PET膜5朝上,通过自动点胶机在第二层2、第三层3和第四层4上点胶后,将第一层1至第四层4压合将第一层1至第四层4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后,撤去第一层1表面的PET膜5,通过高温压合并在第一层1表面制作线路,得到成品。由于纯铜无法直接完成线路制作,因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层采用厚度为12μm或18μm的纯铜材料、第二层至第四层均采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4μm的LCP

铜双层复合材料;在第一层的顶部以及在第二层至第四层的LCP面分别贴附PET膜,并对第二层至第四层进行图形制作,以在第二层至第四层的LCP表面形成线路;S2:对第一层进行定位孔的加工,并对第二层至第四层进行定位孔和盲孔的加工;S3:将导电浆料填入第二层至第四层的盲孔中;S4:将第二层至第四层表面的PET膜撕下,并使第一层表面的PET膜朝上,将第一层至第四层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后,撤去第一层表面的PET膜,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37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LCP基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开设于第一层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兴虞成城李绪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