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嘉桐专利>正文

一种火锅用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80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锅用筷子,包括对接后形成细长杆状的上半体和下半体,所述上半体具有驱动安装腔,驱动安装腔内设置有往复驱动组件,往复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设于上半体端部的连接头的一端,下半体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头的另一端上,往复驱动组件包括电池筒体、固定嵌装于电池筒体一端内的微型驱动电机、设置于电池筒体内的电池、嵌装于上半体外侧面内的开关组、固定于电池筒体上端部的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内设置有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微型驱动电机通过开关组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筷子可在夹持肉片等食材进行涮烫的过程中实现对食材夹持位置的转动切换,以保证食材的全方位充分涮烫,提升饮食安全。食安全。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锅用筷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筷子,涉及一种火锅用筷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锅涮肉过程中自动滚动变换肉片夹持位置的筷子。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吃火锅已成为人们聚会餐饮的首选之一。在吃火锅的过程中,羊肉卷、牛肉卷、乌鸡卷、生鱼片等食材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筷子夹取此类食材在火锅热汤中进行短暂的涮烫后直接食用,不仅能够保证此类食材的口感,其过程更是一种精神享受。然而,由于此类食材通常采用筷子夹取保持,涮烫的时间又仅是短短的几秒钟,大部分的食材因为厚度较薄足以被充分烫熟,而被两根筷子夹持的部位往往会因为没有与热汤充分接触、没有充足的加热时间导致没有充分烫熟,直接食用,则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寄生虫进入人体等不良现象;而若变换夹持位置以期将原加持位置烫熟,很可能导致其他已烫熟部位变老失去鲜嫩口感,同时,原有的食材也容易在变换夹持位置之时落入翻滚的锅底汤中难以寻找区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火锅用筷子,可在夹持肉片等食材进行涮烫的过程中对食材的夹持位置进行切换,以保证食材的全方位充分涮烫,提升饮食安全。
[0004]为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火锅用筷子,包括对接后形成细长杆状的上半体和下半体,所述上半体具有驱动安装腔,所述驱动安装腔内设置有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设于上半体端部内的连接头的一端,所述下半体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头的另一端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电池筒体、固定嵌装于电池筒体一端内的微型驱动电机、设置于电池筒体内的电池、嵌装于上半体外侧面内的开关组件、固定于电池筒体上端部的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内设置有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微型驱动电机通过开关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筒体的内侧端固定嵌装有第一电极座、外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电机座,所述电池的两极分别通过第一电极座和第二电极座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电杆、两个固定连接于导电杆两端的绝缘杆、若干个依次并排分布的微动开关,每个微动开关的两侧支脚分别与两个导电杆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杆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导电杆对应电连接的导电柱,所述电池筒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导电柱向匹配的导向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
插接柱。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的外端设置有活动插接于充电插接柱外侧的保护盖。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半体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插接凸起,所述连接头的端面边缘处设置有与插接凸起相匹配的插接凹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半体的端面内嵌装有第一磁块,所述连接头的端面内嵌装有第二磁块,且第二磁块与第一磁块相互靠近的侧面上磁极性相反。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半体、下半体均细杆结构,所述上半体与下半体相对的一端端面均为圆形,且上半体的圆形端部直径、下半体的圆形端部直径均与连接头的直径相同。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专利技术采用上半体和下半体拼装的结构,在上半体内设置微型步进电机以驱动下半体相对上半体转动,通过在上半体上设置由微动开关构成的开关组,可在使用者手持筷子夹持食物时,通过微动开关启动微型步进电机,进而驱动下半体转动,从而实现涮菜过程中下半体带动食物完成夹持位置的往复切换,以保证食材的全方位充分涮烫,提升饮食安全;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半体的下端设置由微型步进电机驱动的连接头,并在连接头内嵌装第一磁体,同时在下半体的对接处嵌装第二磁体,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吸附作用,实现下半体与上半体之间的组装,拆装方便快捷,便于下半体使用后的清洗更换及上半体内电池的充电操作。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所述上半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4为所述上半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5为所述下半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所述连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图7为所述连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图8为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9为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10为所述往复驱动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所述电池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图12为所述电池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13为所述开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为所述保护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3]图15为所述保护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4]其中:1上半体、2下半体、21插接凸起、3连接头、31插接凹槽、4往复驱动组件、41电池筒体、411导向槽、42微型驱动电机、43电池、44开关组件、441导电杆、442绝缘杆、443微动
开关、444导电柱、45保护壳体、451充电插接柱、46控制电路板、47第一电极座、471导电铜片、48第二电极座、481导线铜柱、5第一磁块、6第二磁块、7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6]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火锅用筷子,包括对接后形成细长杆状的上半体1和下半体2,均采用食品级塑料或树脂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上半体1为一端面为圆形、另一端面为近似方形的细杆结构,总长为147mm,如图3和图4所示,其由三段一体构成,上段为截面为14mm边长正方形、长度为100mm的直立柱,中段为底端截面为14mm直径圆形、顶端与上段一体、长度为42mm的椎柱,底段为直径14mm、长度为5mm的圆柱;且上半体1的内部设置有直径为12mm的通孔,使上半体1为壳体结构,通孔的底端内侧设置有厚度为1mm的空心隔板,将通孔分隔为下端深度为4mm的连接头安装腔和驱动安装腔。如图5所示,下半体2为顶端为圆形截面、底端为半球状的细杆结构,总长为100mm,其由两段一体构成,上段为直径14mm、长度为2mm的圆柱,下段为顶面直径14mm、底面直径4mm、长度96mm的圆锥,且圆锥底面设置有半径为2mm的半球。
[0037]上半体1的内部套设有往复驱动组件4,往复驱动组件4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设于上半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用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后形成细长杆状的上半体(1)和下半体(2),所述上半体(1)具有驱动安装腔,所述驱动安装腔内设置有往复驱动组件(4),所述往复驱动组件(4)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设于上半体(1)端部的连接头(3)的一端,所述下半体(2)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头(3)的另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锅用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4)包括电池筒体(41)、固定嵌装于电池筒体(41)一端内的微型驱动电机(42)、设置于电池筒体(41)内的电池(43)、嵌装于上半体(1)外侧面内的开关组件(44)、固定于电池筒体(41)上端部的保护壳体(45),所述保护壳体(45)内设置有与电池(43)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46),所述微型驱动电机(42)通过开关组件(44)与控制电路板(4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锅用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筒体(41)的内侧端固定嵌装有第一电极座(47)、外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电机座(48),所述电池(43)的两极分别通过第一电极座(47)和第二电极座(48)与控制电路板(46)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锅用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44)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电杆(441)、两个固定连接于导电杆(441)两端的绝缘杆(442)、若干个依次并排分布的微动开关(443),每个微动开关(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桐
申请(专利权)人:李嘉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