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小艳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68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用于骨科患者手扶支撑的支撑模块、带动所述支撑模块沿地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且用于感应所述骨科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生理情况的监测模块、基于所述骨科患者的参数信息进一步对所述支撑模块的水平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于所述骨科患者使用的调整模块、和所述移动模块作业过程中基于地面的情况对所述移动模块进行适应调整进而保持所述骨科患者的行走的稳定性的稳定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在护理训练过程中辅助行走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助行装置多用于力量較弱、需要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例如:骨科术后的老年人,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另外对于其他残障患者学步行时没信心保持平衡,亦可使用助行器协助之。虽然助行器能提供更宽、更稳的支持面,但因其体积较大,且会妨碍正常交互步态的发展,所以多在复健初期或封残障情况严重、但又有可能诱发其走路潜能时使用。同时助行器的错误使用也会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有效增强助行器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和安全性是助行器领域面临的重要技术问题。
[0003]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骨科护理和助行装置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如现有技术公开的US09044374B1、US07731674B2、KR101417895B1和CN103260576B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缓解跌倒时的冲击的安全装置的行走辅助装置。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到用户上的大腿连杆和小腿连杆、以及马达和控制器。小腿连杆与大腿连杆连结。控制器控制马达以向小腿连杆施加转矩。控制器还包括对小腿连杆的膝部弯曲方向的旋转产生阻力、但对小腿连杆的膝部伸展方向的旋转不产生阻力的单向阻尼器。控制器在控制马达以向小腿连杆施加膝部伸展方向的扭矩的期间接合单向阻尼器,在控制马达以向小腿连杆施加膝部弯曲方向的扭矩的期间释放单向阻尼器。
[0004]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助行器智能化小、在地面不光滑时颠簸大、不能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自动调节和控制其行走情况以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所述高稳定性助行装置包括用于所述骨科患者手扶支撑的支撑模块、带动所述支撑模块沿地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且用于感应所述骨科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生理情况的监测模块、基于所述骨科患者的参数信息进一步对所述支撑模块的水平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于所述骨科患者使用的调整模块、和所述移动模块作业过程中基于地面的情况对所述移动模块进行适应调整进而保持所述骨科患者的行走的稳定性的稳定模块,其中,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底部连接于所述移动模块的顶部的支撑架、和两个分别配合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两端的扶手,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移动模块上端的支撑横杆、两个可转动且对称配合于所述支
撑横杆的两侧的调节杆、和其中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其中一末端且另一端配合连接于所述扶手的固定杆,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分别配合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杆的两侧的弧形结构的侧支杆、分别垂直连接于每个所述侧支杆的各末端的伸缩调节机构、配合连接于所述伸缩调节机构的底部的万向轮、驱动所述万向轮进行运动的驱动电机、和分别控制各所述万向轮的停止转动的制动器,其中弧形结构的所述侧支杆的各末端分别朝地面端延伸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均匀敷设于所述扶手上以监测所述骨科患者对所述扶手的施力情况的压力传感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监测数值以判断所述骨科患者的对所述扶手的手持情况的手扶判断单元、设置于与所述骨科患者手部接触的扶手上以对所述骨科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的心率传感器、收集所述心率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获得所述骨科患者的心率情况的心率判断单元、基于所述手扶判断单元和心率判断单元对应的判断结构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制动器以控制移动模块的作业情况的指令生产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且通过通讯技术对预设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所述骨科患者相关的身体异常报警信息发送的信号发送单元。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模块包括控制两个所述扶手的间隔距离的宽度调节机构和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以调节所述扶手相对地面的高度距离的高度调节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以预设角度对所述骨科患者的所在位置的前方的地面进行激光信号发射的激光发射器、对所述激光信号经过地面反射而获得的反射激光信号进行感应的激光接收器、基于所述激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反射激光信号进一步判断所述移动模块行走地面的情况的地面预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扶手上的高度传感器、和配合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杆与伸缩调节机构之间的振动缓冲机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其底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杆上的电驱动杆、水平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接近其底部区域的杆外壁上的延伸板、和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驱动杆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板的万向联轴器。
[0012]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有效提高骨科患者在助行训练中的行走的稳定性。
[0014]2.对骨科患者对扶手的握紧情况和心率特征进行监测,并在所述骨科患者未正确抓握扶手以及患者的心率异常时控制所述助行装置停止移动,进而有效避免所述骨科患者在异常情况下受到助行装置的惯性牵引以造成患者的再次伤害。
[0015]3.使用范围广,通过稳定性助行装置的自动调节以适用于各体型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振动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心率判断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模块的模块化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1

扶手;2

固定杆;3

调节杆;4

侧支杆;5

万向轮;6

电驱动杆;7

万向联轴器;8

挡板;9

微型伸缩杆;10

压缩弹簧;11

线性阻尼器;12

环绕板;13

配合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关于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骨科护理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稳定性助行装置包括用于骨科患者手扶支撑的支撑模块、带动所述支撑模块沿地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且用于感应所述骨科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生理情况的监测模块、基于所述骨科患者的参数信息进一步对所述支撑模块的水平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于所述骨科患者使用的调整模块、和所述移动模块作业过程中基于地面的情况对所述移动模块进行适应调整进而保持所述骨科患者的行走的稳定性的稳定模块,其中,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底部连接于所述移动模块的顶部的支撑架、和两个分别配合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两端的扶手,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移动模块上端的支撑横杆、两个可转动且对称配合于所述支撑横杆的两侧的调节杆、和其中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其中一末端且另一端配合连接于所述扶手的固定杆,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分别配合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杆的两侧的弧形结构的侧支杆、分别垂直连接于每个所述侧支杆的各末端的伸缩调节机构、配合连接于所述伸缩调节机构的底部的万向轮、驱动所述万向轮进行运动的驱动电机、和分别控制各所述万向轮的停止转动的制动器,其中弧形结构的所述侧支杆的各末端分别朝地面端延伸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均匀敷设于所述扶手上以监测所述骨科患者对所述扶手的施力情况的压力传感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监测数值以判断所述骨科患者的对所述扶手的手持情况的手扶判断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霍小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