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260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包括量化地形梯度、构建测评系统、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和生成评价结果四个步骤,通过从海拔、坡度、地形位等角度系统探讨山区土地利用地形分异特征及变化规律,并以行政单元构建土地利用垂直梯度指数,深入刻画土地利用垂直分异的局域特征,以期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支撑,继而根据实际地貌将待评价的土地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类型划分为多个类型,并采用Arcgis从DEM数据中提取海拔和坡度,并基于海拔和坡度生成地形位,从而能够提升数据的全面性。从而能够提升数据的全面性。从而能够提升数据的全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表征人类活动对陆地表层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最直接信号,在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复杂多变的地形特征直接影响着区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方向与方式的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探究不同地形条件下山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演变过程与转移规律,辨识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转变的关键驱动因素与作用过程,对山区国土空间管控策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0003]目前学者已从国家、区域等尺度上就土地利用类型及转移方向的地形效应评价,土地利用地形分异形成机制以及动态模拟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评价过程中,对于评价单元的选取、评价维度体系的选择、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及评价模型的计算差异较大,可比性不足,且局域信息刻画不够,导致评价的准确性较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量化地形梯度首先,按照地貌划分标准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来分别划分待评价土地的海拔和坡度梯度,再依据划分的分级数目来对地形位指数进行等距划分,获得量化后的地形位梯度;步骤二、构建测评系统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评价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状态,再基于地形分布指数来评价土地利用结构垂直分布特征,之后再借助土地利用垂直梯度指数评价土地利用结构垂直梯度局部特征,继而组成土地利用变化测评系统;步骤三、原始数据采集与处理先确定待评价的土地区域范围,并获取确定的土地区域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DEM数据,之后分别对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DEM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继而得到处理后的土地区域参数数据;步骤四、生成评价结果将步骤三中得到处理后的土地区域参数数据,利用步骤一中得到的量化后的地形位梯度进行地形梯度划分,再利用步骤二中构建的土地利用变化测评系统进行运算处理,并对待评价的土地区域范围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及衡量土地利用变化垂直分布在空间上的局部相对差异评价,得到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地形位梯度标准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计算公式为:式中,S
ij
表示研究时段初期i类土地到研究末期转为j类土地的面积,n为土地利用类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U
b
与U
a
分别为研究时段末期与初期的土地利用面积,T
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灵辉张合兵王笑哲刘轩朱帅蒙马守臣聂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