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229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及其制备方法,保湿精华水包括A相、B相和C相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如下:A相组分:甘油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加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的皮肤老化的过程可以说是皮肤保湿型降低的过程。皮肤保湿主要是指表皮的含水量,特别是角质层的含水量,角质层的含水量对皮肤的感觉和外观起着决定性作用,当角质层的含水量充足时,皮肤就会柔软、光滑,水润,透着灵性。正常情况下,皮肤的含水量约占人体所有含水量的18%~20%,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含水量越来越少。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面部皮肤的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皮肤护理首先是要给皮肤补充水分,富有弹性光滑滋润的皮肤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皮肤内的水分,皮肤缺水会降低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出现细纹、暗沉等问题。因此,使用保湿化妆品是保持皮肤光滑、柔软、富有弹性的重要途径。随着化妆品研发技术的不断改进,保湿护肤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化妆品的安全性,使用天然来源的化妆品原料更受到欢迎。目前市场上保湿护肤品种类繁多,但大都存在持续性差的问题,很难达到12小时持续高效保湿的效果。
[0004]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绿茶含有的大量的茶多酚和茶氨酸等很多对人有益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均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其中就包括儿茶酸,例如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这些儿茶酸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重金属解毒和抑制高血压方面是广为人知的。据报道,绿茶中的多元酚具有光老化抑制效果,并且可用作紫外光保护剂,多元酚可以消除自由基并激活与皮肤抗氧化有关的防御因子,从而改善皱纹和皮肤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添加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来代替传统保湿水工艺中的水的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及其制备方法,保留了绿茶原有的营养功效,使得该保湿精华水具有更好的保湿、抗氧化、防衰老效果,促进皮肤稳定,使皮肤处于长期处于健康状态。
[0006]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B相和C相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0007]A相组分:甘油1

3%、1,3丙二醇3

5%、双甘油0.4

1%、硫代牛磺酸0.01

0.05%、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

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

0.3%、银耳子实体提取物0.01

0.05%、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05

0.1%、海藻糖0.1

0.35、透明质酸钠0.01

0.1%、1,2

戊二醇0.5

0.8%、对羟基苯乙酮0.2

0.6%、1,2

己二醇0.3

0.7%、乙基己基甘油0.02

0.05%,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83.4

92.5%;
[0008]B相组分:精氨酸0.08

0.4%;
[0009]C相组分:角鲨烷0.2

0.8%、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7

1.2%、白池花籽油0.1

0.3%、PEG/PPG

17/6共聚物0.5

0.8%、双

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

二羧酸酯0.1

0.4%、兰科植物提取物0.01

0.05%、PEG

60氢化蓖麻油0.05

0.25%、蓖麻油0.001

0.1%、香柠檬果油0.001

0.1%、北非雪松树皮油0.01

0.1%、广藿香油0.001

0.005%、广西沙柑果皮油0.001

0.008%;
[0010]所述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A相各物料依次加入乳化锅中,开始加热搅拌,加热到80

85℃,搅拌至完全溶解,并在80

85℃下恒温搅拌30分钟,待用;
[0012]2)中速搅拌、降温至50

45℃时加入事先溶解的B相物料,搅拌均匀;
[0013]3)中速搅拌、降温至45

40℃时加入C相各物料,搅拌均匀;
[0014]4)搅拌降温至38℃以下时静置;
[0015]5)抽样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出料、灌装、包装和入库;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7]1)选材:挑选处理好的成品绿茶进行紫外线杀菌备用,酵母菌解冻,活化培养后转入固体培养基,平板筛选菌落明显满、无重叠的菌种;
[0018]2)种子液摇床培养:在灭菌培养基内,将绿茶与水质量比1:50溶解,于121℃下高压灭菌30min,培养基在超净台冷却至30℃左右时以质量分数0.25%的接种量接种上述筛选的酵母菌菌种,在30℃、180rpm下摇床培养1

3天得到种子液;
[0019]3)种子液发酵罐培养:发酵罐于121℃下高压灭菌30min,培养基冷却至30℃左右时接入上述种子液培养,发酵一周左右得发酵菌液;
[0020]4)发酵罐发酵:发酵罐灭菌后,各阀门关闭,开启搅拌,夹套进蒸汽,开启出气口,培养基预热到95℃,然后关闭出气口,罐内开始进蒸汽,培养基加热至到121℃

123℃,维持30min,罐内压力保持低于0.13MPa,培养基保持灭菌15min后,对空气过滤器及取样口进行15min蒸汽灭菌,30min后关闭蒸汽,打开高压空气阀,对空气过滤器滤芯进行干燥,打开出气口,使培养基自然降温至100℃,滤芯干燥后,向罐内通入洁净空气,罐内压力维持在0.025

0.05MPa,夹套进冷却水进行培养基降温至30℃左右时压入上述发酵菌液,培养1

2周左右;
[0021]5)出料检测:培养液灭菌出料,通过QC检测后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依次用3um纸板、1um纸板、0.2um纸板过滤得过滤液,再次通过QC检测后灭菌处理得到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的保湿精华水,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B相和C相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如下:A相组分:甘油1

3%、1,3丙二醇3

5%、双甘油0.4

1%、硫代牛磺酸0.01

0.05%、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

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

0.3%、银耳子实体提取物0.01

0.05%、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05

0.1%、海藻糖0.1

0.35、透明质酸钠0.01

0.1%、1,2

戊二醇0.5

0.8%、对羟基苯乙酮0.2

0.6%、1,2

己二醇0.3

0.7%、乙基己基甘油0.02

0.05%,酵母菌绿茶发酵产物83.4

92.5%;B相组分:精氨酸0.08

0.4%;C相组分:角鲨烷0.2

0.8%、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7

1.2%、白池花籽油0.1

0.3%、PEG/PPG

17/6共聚物0.5

0.8%、双

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

二羧酸酯0.1

0.4%、兰科植物提取物0.01

0.05%、PEG

60氢化蓖麻油0.05

0.25%、蓖麻油0.001

0.1%、香柠檬果油0.001

0.1%、北非雪松树皮油0.01

0.1%、广藿香油0.001

0.005%、广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琴刘珂
申请(专利权)人:安蒂加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