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组件和洗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28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管组件和洗碗机,水管组件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一装配件上形成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装配件,与第一装配件焊接并形成水流通道,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水流通道相连通;配水结构,位于水流通道内,并可用于封堵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一者;第二水管,连通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另一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水管组件加工方式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加工成品率高,同时可实现水管组件的出水功能可选,提升了水管组件的适应性。提升了水管组件的适应性。提升了水管组件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管组件和洗碗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管组件和洗碗机。

技术介绍

[0002]洗碗机一般设置至少两个喷臂,同时配备至少两个碗篮,水流在洗涤泵的驱动下,一路直接通过下喷臂喷出,另一路需要经过一定的管路才能到达上喷臂,这一管路如果安装在洗碗机内胆里面,叫内水管。
[0003]相关技术中,内水管均是采用吸塑成型的方式制备而成,同时通过安装配水结构满足内水管出出水口可选功能。这导致内水管的制备工序繁琐,加工效率低。此外,吸塑成型工艺导致内水管的尺寸难以管控,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管组件。
[000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洗碗机。
[0007]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管组件,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一装配件上形成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装配件,与第一装配件焊接并形成水流通道,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水流通道相连通;配水结构,位于水流通道内,并可用于封堵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一者;第二水管,连通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另一者。
[0008]本技术提出的水管组件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配水结构和第二水管。其中,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焊接连接,并且形成具有水流通道的第一水管;第一装配件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并可作为两个出出水口使用;此外,配水结构位于水流通道的内部,并可在使用过程中封堵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一者,第二水管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另一者相连通,与以实现水管组件的出水口可选功能。
[0009]特别地,相关技术中通过吸塑成型的制备方式制备水管组件,在连接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之后,还需要在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的内部加工更复杂的配水结构。而本技术提出的水管组件中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焊接连接,可直接在第一装配件或第二装配件上设置形成配水结构的相关结构,并且在制备水管组件的过程中,仅需一次焊接即可形成水管组件,同时在水流通道的内部直接形成配水结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工序少,可极大程度上提升水管组件的加工效率,同时降低水管组件成本,提升水管组件的制备成品率,同时实现了水管组件的出水功能可选。
[0010]并且,本技术提出的水管组件中,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为敞口设置,保证了水管组件既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出水,也可以通过第二出水口出水,实现了水管组件的出水可选择性。
[0011]本技术提出的水管组件加工方式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加工成品率
高,同时可实现水管组件的出水功能可选,提升了水管组件的适应性。
[0012]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水管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配水结构包括:导轨组件,形成于第一装配件和/或第二装配件;滚动件,设置于水流通道内,并可沿导轨组件滚动。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配水结构包括导轨组件和滚动件。其中,导轨组件形成在第一装配件和/或第二装配件上,而滚动件设置在水流通道的内部,并可与导轨组件相匹配,可沿导轨组件滚动,进而封堵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
[0015]具体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位于导轨组件的两端,而导轨组件为滚动件提供了滚动轨道。这样,在水管组件使用过程中,滚动件在水流的冲击下可沿导轨组件滚动,进而封堵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以使得水流通道内的液体可从没有被封堵的一个出水口流出,实现水管组件的出水功能可选功能。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轨组件与第一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导轨组件为整体式设计,并且导轨组件与第一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备而成。这样,当装配第二水管组件时,仅需将配水结构的滚动件放置到导轨组件上,并通过焊接工艺将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焊接为一体即可,加工工序少且加工工艺简单。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轨组件与第二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导轨组件为整体式设计,并且导轨组件与第二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备而成。这样,当装配第二水管组件时,仅需将配水结构的滚动件放置到导轨组件上,并通过焊接工艺将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焊接为一体即可,加工工序少且加工工艺简单。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部分导轨组件与第一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部分导轨组件与第二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导轨组件为分体式设计,并且导轨组件同时设置在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其中,位于第一装配件上的部分导轨组件与第一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位于第二装配件上的部分导轨组件与第二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备而成。这样,当装配第二水管组件时,仅需将配水结构的滚动件放置到导轨组件上,并通过焊接工艺将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焊接为一体即可,即可保证位于第一装配件上的部分导轨组件与位于第二装配件上的部分导轨组件相扣合,加工工序少且加工工艺简单。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管组件还包括:第一焊接部,形成于第一装配件;第二焊接部,形成于第二装配件,并与第一焊接部焊接连接。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装配件上设置有第一焊接部,第二装配件上设置有第二焊接部,并且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当装配第二水管组件时,可将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对齐,而后将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焊接为一体即可。
[0024]具体地,第一焊接部为翻边,第二焊接部为凸筋。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中的一者形成有焊接凸起,焊接凸起与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中的另一者接触焊接。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中的一者上形成有焊接凸起,在焊接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时,可先将焊接凸起接触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中的另一
者,以在焊接的过程中通过焊接凸起与该部件摩擦焊接,以保证焊接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00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管组件还包括:预定位结构,形成于第一装配件和/或第二装配件上。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水管组件还包括预定位结构。其中,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预定位结构,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可通过上述预定位结构实现预定位。具体地,在焊接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之前,可通过上述预定位结构预定位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以实现预定位的作用,以便后续将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对齐,并进行接下来的焊接操作。
[00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形成于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中的一者;定位孔,形成于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中的另一者,定位柱可伸入定位孔。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预定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上形成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装配件,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焊接并形成具有水流通道的第一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配水结构,位于所述水流通道内,并可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中的一者;第二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中的另一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结构包括:导轨组件,形成于所述第一装配件和/或所述第二装配件;滚动件,设置于所述水流通道内,并可沿所述导轨组件滚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一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或部分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一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部分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二装配件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焊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装配件;第二焊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配件,并与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杰曾凡鸿杜光辉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