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加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26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它包括有温度可控的空气源主机和至少一个护理单元;所述的空气源主机包括机壳(1)、电源模块(2)、风机(3)、电热模块(4)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风机(3)用于提供空气压力,所述的电热模块(4)用于加热风道上的空气;所述的护理单元包括导风管(7)、温湿度传感器(8)和护理罩(9),所述的导风管(7)与护理罩(9)相连通,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8)安装在导风管(7)或护理罩(9)内。本专利申请具有更加安全,对创面处的环境介入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对创面处的环境介入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对创面处的环境介入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点阵激光技术是最近全球皮肤界最受关注的皮肤美容技术,是介于有创和无创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点阵激光治疗是用激光在皮肤上平均地打上若干微细的小孔,从而在皮肤层形成热剥脱、热凝固、热效应三个区域。继而引起一连串的皮肤生化反应,刺激皮肤进行自我修复。达到紧肤、嫩肤及去除色斑的效果。由于点阵激光治疗只会覆盖部分皮肤组织,新打上的小孔又不会互相重叠,所以部分正常皮肤得到保留,加快复原。病人可以在四至五天后回复正常生活。治疗本身较为安全, 而且可以治疗身体的任何部位, 适应症包括痤疮疤痕、淡化消除色斑,手术疤痕、外伤性疤痕、烫伤性疤痕、黄褐斑、皮肤异色症、皱纹、皮肤松弛、光老化皮肤等。这些临床应用在国内外都有使用,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0003]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在经过点阵激光治疗后,常规情况下创面需要暴露于衣物外,并使用烧伤膏半月左右,同时创面还需要尽量保持温暖的环境,这一要求使得点阵激光治疗后的护理很麻烦,由于现有技术中缺少专业的用于点阵激光治疗后的创面护理器,在护理时,只能直接将衣物卷起将创面暴露于外面,并让专人看护。但是创面有时还是无法避免的被衣物或灰尘等触碰到,从而影响到创面的恢复速度和效果。
[0004]综上所述,目前急需要一种对创面的护理更方便,有效的保护创面,使创面恢复更快的装置。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之前公开了一项名为激光治疗后创面护理器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的装置包括主罩体,所述的主罩体的两端均设有收口式软边;所述的主罩体为可开合的透明筒状结构,所述的主罩体上还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的主罩体侧边的闭合处安装有用于使主罩体保持闭合状态的扣件。结合临床使用,发现其对创面的修复有很好的效果,但专利技术人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即这种扣合式的设计,在人体上的很多部位并不适用,比如面部和躯干部分;还有就是装置对环境的主动介入能力偏低,如果外界温度太低或是太高,装置只能通过优选结构中的水管里的水温来调节,调节效果有限,也缺少相应的反馈,万一水管泄漏,还有安全隐患。
[0005]结合上述背景,目前还是缺少一种更加安全,对创面处的环境介入能力更强的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对创面处的环境介入能力更强的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它包括有温度可控的空气源主机和至少一个护理单元;所述的空气源主机包括机壳、电源模块、风机、电热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电源模块安装于机壳内用于
给用电部件提供电能;所述的风机安装于机壳内用于提供空气压力,所述的电热模块安装于风机的风道上,用于加热风道上的空气,所述的机壳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护理单元包括导风管、温湿度传感器和护理罩,所述的导风管的一端用于与机壳上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与护理罩相连通,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导风管或护理罩内用于实时检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所述的护理罩的前端开口处安装有粘贴圈,护理罩为透明结构,罩体上设有换气口;所述的电源模块、风机、电热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壳还安装有加湿滤网和水箱;所述的加湿滤网安装于风机的风道上,所述的水箱安装于加湿滤网上方,水箱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水箱放水量的电控阀门;所述的电控阀门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模块和市电插头两种电池,其中锂电池模块内设置有可以兼容通用的充电宝的插槽和接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热模块为PTC加热器。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护理单元为两个,分别通过快速接头与机壳上的出风口相连。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创造性的采用分体式暖风设计来确保创面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通过导风管,将加热部分与护理罩隔开,同时有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反馈创面周围的温度,结合中央处理器来控制加热的功率和风机的启停以确保温度处于最合适的点。优先改进项中,还加入了加温功能,能有效避免,长时吹暖风,造成的创面过于干燥的问题。电源模块兼容现有通用的充电宝供电,使用方便,同时也支持市电插头,可以实现长时间稳定供电,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空气源主机的尺寸和功率,以扩展出更多的出风口来连接护理单元,实现一机对一人的多个创面,或是一机对多人的多个创面的同时护理。即本专利申请即可以单人使用,也可以用于医院给多人同时使用。所述的电热模块为PTC加热器,加热稳定性更好,且非常安全。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更加安全,对创面处的环境介入能力更强的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中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如图所示:机壳1、电源模块2、风机3、电热模块4、加湿滤网5、水箱6、导风管7、温湿度传感器8、护理罩9、粘贴圈10、换气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结合附图1,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它包括有温度可控的空气源主机和至少一个护理单元;所述的空气源主机包括机壳1、电源模块2、风机3、电热模块4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电源模块2安装于机壳1内用于给用电部件提供电能;所述的风机3安装于机壳1内用于提供空气压力,所述的电热模块4安装于风机3的风道上,用于加热风道上的空气,所述的机壳1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护理单元包括导风管7、温湿度传感器8和护理罩9,所述的导风管7的一端用于与机壳1上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与护理罩9相连
通,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8安装在导风管7或护理罩9内用于实时检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所述的护理罩9的前端开口处安装有粘贴圈10,护理罩9为透明结构,罩体上设有换气口11;所述的电源模块2、风机3、电热模块4和温湿度传感器8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壳1还安装有加湿滤网5和水箱6;所述的加湿滤网5安装于风机3的风道上,所述的水箱6安装于加湿滤网5上方,水箱6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水箱放水量的电控阀门;所述的电控阀门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模块2包括锂电池模块和市电插头两种电池,其中锂电池模块内设置有可以兼容通用的充电宝的插槽和接口。
[0020]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热模块4为PTC加热器。
[0021]作为优选,所述的护理单元为两个,分别通过快速接头与机壳1上的出风口相连。
[002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创造性的采用分体式暖风设计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治疗后促进创面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温度可控的空气源主机和至少一个护理单元;所述的空气源主机包括机壳(1)、电源模块(2)、风机(3)、电热模块(4)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电源模块(2)安装于机壳(1)内用于给用电部件提供电能;所述的风机(3)安装于机壳(1)内用于提供空气压力,所述的电热模块(4)安装于风机(3)的风道上,用于加热风道上的空气,所述的机壳(1)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护理单元包括导风管(7)、温湿度传感器(8)和护理罩(9),所述的导风管(7)的一端用于与机壳(1)上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与护理罩(9)相连通,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8)安装在导风管(7)或护理罩(9)内用于实时检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所述的护理罩(9)的前端开口处安装有粘贴圈(10),护理罩(9)为透明结构,罩体上设有换气口(11);所述的电源模块(2)、风机(3)、电热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加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