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24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诱捕剂装配座、诱捕箱、防护盖、装配环、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诱捕的进孔处设有线绳和垂球、绳环组成的防逃装置,使昆虫在想飞出或爬出诱捕孔时,线绳会因为风和触碰容易飘荡造成形变等情况阻挡昆虫的飞出和爬出,同时箱盖的底端和诱捕孔内的滚珠在昆虫攀爬时会因为可以转动,使昆虫攀爬在上面受力会发生改变,造成受力的困难,更好的防止攀爬,便于使用,通过在诱捕箱上侧设有防飞装置,在进行诱捕箱拆下时,可通过拨动卡板进行拨动杆的解锁,从而使防飞盖板受压缩弹簧的顶压,并在限定滑槽脱离箱盖处时自动闭合,更好的防止箱体拆下时活体昆虫飞出。更好的防止箱体拆下时活体昆虫飞出。更好的防止箱体拆下时活体昆虫飞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害虫诱捕器
,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害虫诱捕器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设备,这种除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或诱捕法,具体方法是在田间设置一定量的诱捕器,用以大量诱杀或者诱捕成虫,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还有一种采用迷向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大量释放性信息素,使雄成虫的触角一直处于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包围之中,或大量释放性信息素的同系物、抑制剂,用以干扰雌雄成虫间正常的化学通讯,使之无法定向找到雌虫交尾而达到控制其交配繁殖的目的,而采用这些方法中所使用的器具即为害虫诱捕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在进行诱捕时,昆虫往往会有活体的存在,而进行诱捕后,一些昆虫容易因为自身寻味、攀爬等情况而从诱捕口逃出,造成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在进行诱捕箱脱离后需要进行诱捕后昆虫的处理时,容易因为箱体的脱离,导致活体昆虫从箱体装配口处飞出,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在进行诱捕时,昆虫往往会有活体的存在,而进行诱捕后,一些昆虫容易因为自身寻味、攀爬等情况而从诱捕口逃出,造成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在进行诱捕箱脱离后需要进行诱捕后昆虫的处理时,容易因为箱体的脱离,导致活体昆虫从箱体装配口处飞出,造成不便的效果。
[0004](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剂装配座、诱捕箱、防护盖、装配环、连接杆,所述诱捕箱底端锁接有诱捕剂装配座,所述诱捕箱顶端通过连接杆与防护盖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盖顶端固定连接有装配环;所述诱捕箱包括防飞装置、诱捕槽、诱捕孔、箱盖、装配螺环、主箱体、滚珠、线绳、绳环、垂球,所述主箱体内部设有诱捕槽,所述主箱体底端固定连接有装配螺环,所述主箱体顶端包覆锁接于箱盖下侧,所述箱盖顶端通过连接杆与防护盖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通过装配螺环锁接有诱捕剂装配座,所述箱盖中部贯穿设有诱捕孔,所述箱盖底端和诱捕孔内壁均活动扣接有滚珠,所述主箱体内部镶嵌设有防飞装置,所述箱盖底端通过线绳固定连接有垂球,所述线绳上固定包覆连接有绳环。
[0005]进一步的,所述防飞装置包括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卡板、拨动杆、锁定通孔、拨杆活动槽、限定杆、第一防飞盖板、第一对接条、对接槽、限定滑槽、对接杆、第二对接条、第二
防飞盖板,所述限定滑槽设于主箱体内侧,所述限定滑槽侧方通过拨杆活动槽贯穿主箱体侧上方,所述限定滑槽中部包覆设于箱盖装配槽处,所述第一防飞盖板、第二防飞盖板底端均通过压缩弹簧分别与限定滑槽两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飞盖板、第二防飞盖板内部均贯穿设有限定杆,所述第一防飞盖板、第二防飞盖板均通过限定杆与限定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防飞盖板、第二防飞盖板远离主箱体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贯穿设于拨杆活动槽内,所述拨动杆上由上而下贯穿设有锁定通孔,所述卡板底端通过扭转弹簧与拨杆活动槽底端活动扣接,所述卡板顶端穿过锁定通孔与拨动杆扣接,所述第一防飞盖板临近箱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条,所述第一对接条远离第一防飞盖板端镶嵌设有对接槽,所述第二防飞盖板临近箱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条,所述第二对接条远离第二防飞盖板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杆。
[0006]进一步的,所述诱捕剂装配座包括装配箱体、装配箱盖、装配座主体、气孔、装配槽,所述装配箱体与装配座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装配箱体内部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箱体顶端镶嵌锁接有装配箱盖,所述装配槽侧端通过气孔贯穿装配箱体与诱捕槽相通,所述装配座主体与装配螺环锁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线绳成环形均匀设于诱捕孔底端贯穿箱盖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盖底端和诱捕孔内壁均均匀设有滚珠。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飞盖板、第二防飞盖板为大小相同装配方向相反的橡胶板,所述第一防飞盖板、第二防飞盖板的面积均比箱盖装配槽一半的面积大。
[0010] (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在进行诱捕时,昆虫往往会有活体的存在,而进行诱捕后,一些昆虫容易因为自身寻味、攀爬等情况而从诱捕口逃出,造成不便,通过在诱捕的进孔处设有线绳和垂球、绳环组成的防逃装置,使昆虫在想飞出或爬出诱捕孔时,线绳会因为风和触碰容易飘荡造成形变等情况阻挡昆虫的飞出和爬出,同时箱盖的底端和诱捕孔内的滚珠在昆虫攀爬时会因为可以转动,使昆虫攀爬在上面受力会发生改变,造成受力的困难,更好的防止攀爬,便于使用。
[0011]2)、为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在进行诱捕箱脱离后需要进行诱捕后昆虫的处理时,容易因为箱体的脱离,导致活体昆虫从箱体装配口处飞出,造成不便,通过在诱捕箱上侧设有防飞装置,在进行诱捕箱拆下时,可通过拨动卡板进行拨动杆的解锁,从而使防飞盖板受压缩弹簧的顶压,并在限定滑槽脱离箱盖处时自动闭合,更好的防止箱体拆下时活体昆虫飞出。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诱捕剂装配座

1、诱捕箱

2、防护盖

3、装配环

4、连接杆

5、防飞装置

a、诱捕槽

b、诱捕孔

c、箱盖

d、装配螺环

e、主箱体

f、滚珠

g、线绳

h、绳环

i、垂球

j、压缩弹簧

a1、扭转弹簧

a2、卡板

a3、拨动杆

a4、锁定通孔

a5、拨杆活动槽

a6、限定杆

a7、第一防飞盖板

a8、第一对接条

a9、对接槽

a10、限定滑槽

a11、对接杆

a12、第二对接条

a13、第二防飞盖板

a14、装配箱体

11、装配箱盖

12、装配座主体

13、气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诱捕剂装配座(1)、诱捕箱(2)、防护盖(3)、装配环(4)、连接杆(5),所述诱捕箱(2)底端锁接有诱捕剂装配座(1),所述诱捕箱(2)顶端通过连接杆(5)与防护盖(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盖(3)顶端固定连接有装配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2)包括防飞装置(a)、诱捕槽(b)、诱捕孔(c)、箱盖(d)、装配螺环(e)、主箱体(f)、滚珠(g)、线绳(h)、绳环(i)、垂球(j),所述主箱体(f)内部设有诱捕槽(b),所述主箱体(f)底端固定连接有装配螺环(e),所述主箱体(f)顶端包覆锁接于箱盖(d)下侧,所述箱盖(d)顶端通过连接杆(5)与防护盖(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f)通过装配螺环(e)锁接有诱捕剂装配座(1),所述箱盖(d)中部贯穿设有诱捕孔(c),所述箱盖(d)底端和诱捕孔(c)内壁均活动扣接有滚珠(g),所述主箱体(f)内部镶嵌设有防飞装置(a),所述箱盖(d)底端通过线绳(h)固定连接有垂球(j),所述线绳(h)上固定包覆连接有绳环(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装置(a)包括压缩弹簧(a1)、扭转弹簧(a2)、卡板(a3)、拨动杆(a4)、锁定通孔(a5)、拨杆活动槽(a6)、限定杆(a7)、第一防飞盖板(a8)、第一对接条(a9)、对接槽(a10)、限定滑槽(a11)、对接杆(a12)、第二对接条(a13)、第二防飞盖板(a14),所述限定滑槽(a11)设于主箱体(f)内侧,所述限定滑槽(a11)侧方通过拨杆活动槽(a6)贯穿主箱体(f)侧上方,所述限定滑槽(a11)中部包覆设于箱盖(d)装配槽处,所述第一防飞盖板(a8)、第二防飞盖板(a14)底端均通过压缩弹簧(a1)分别与限定滑槽(a11)两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飞盖板(a8)、第二防飞盖板(a14)内部均贯穿设有限定杆(a7),所述第一防飞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振陈占文仲崇文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徂徕山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