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199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室内机包括壳体、面板体、导风板组件,面板体与壳体连接且具有风口,面板体上设置有面板,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中至少两个导风板相配合以将风口关闭,将风口关闭的两个导风板中的一个导风板的端部位于面板的外侧,以遮挡部分的面板的外表面,多个导风板中至少一个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在多个导风板中的至少一个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使得具有该导风板组件的室内机的出风更加柔和,采用该结构的导风板组件有效地解决了空调闭合以及制冷、制热运行时露出出风口等外观不美观的问题,并且可以避免出风口的气流直接吹向人体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该室内机的送风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机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有的空气调节器具有能够容易装拆的导风面板和一块小导风板,这类空气调节器制冷时,气流通过导风面板和小导风板进行送风;制热时,主要依靠小导风板压风。现有的空调器有的还具有导风板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导风板、驱动导风板沿其一边转动的齿轮齿条传动组件,以及驱动导风板沿其另一边转动的二连杆驱动组件。但常规导风板存在冷风不吹人效果有限,且出风口无法完全隐藏,影响外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风口的气流直接吹向人体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面板体,面板体与壳体连接,面板体具有风口,面板体上设置有面板;导风板组件,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中至少两个导风板相配合以将风口关闭,将风口关闭的两个导风板中的一个导风板的端部位于面板的外侧,以遮挡部分的面板的外表面,多个导风板中至少一个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
[0005]进一步地,多个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第一导风板具有将风口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以及第一导风板具有将风口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风口一侧设置,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朝向面板一侧延伸设置,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位于面板的外侧,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的朝向面板一侧的表面与面板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
[0006]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遮挡面板的长度为L1,面板沿竖直方向的长度为L2,其中,0.5
×
L2≤L1≤2
×
L2/3。
[0007]进一步地,多个导风板还包括: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与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第二导风板具有将风口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以及第二导风板具有将风口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风口的下边沿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第二出风通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风口的下边沿之间以将第二出风通道关闭,其中,第二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
[0008]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板的外侧,且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远离第一导风板一侧延伸设置,第二导风板的朝向第二出风通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导风面。
[0009]进一步地,多个导风板还包括:第三导风板,第三导风板与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第三导风板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三导风板位于所第一导风位置,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板的内侧,第三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壳体的风道面设置,第三导风板的第二端靠近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三导风板的远离第二导风板的一侧的第二导风面与风道面、第一导风板的内表面形成过流面;其中,第三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
[0010]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板与风口上边沿形成的容纳腔内,且第三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导风板设置,第三导风板的第二端靠近风口的上边沿设置,第二导风面与风道面、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或者,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
[0011]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板与风口上边沿形成的容纳腔内。
[0012]进一步地,多个导风板还包括:第三导风板,第三导风板与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第三导风板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三导风板位于所第一导风位置,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板的内侧,第三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壳体的风道面设置,第三导风板的第二端靠近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设置,第三导风板的远离第二导风板的一侧的第二导风面与风道面、第一导风板的内表面形成过流面;其中,第三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
[0013]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三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之间,且第三导风板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导风板设置,第三导风板的第二端靠近风口的上边沿设置,第二导风面与风道面、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
[0014]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导风板本体包括弧形板段和直线形板段,弧形板段沿导风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高度大于直线形板段沿导风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高度,其中,弧形板段上开设有微孔结构。
[0015]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控制的方法,室内机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第三导风板,其中,第三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内机具有第一制冷模式,启动室内机处于第一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控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室内机具有第二制冷模式,启动室内机处于第二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转动至风口外侧的第二打开位置,控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室内机具有第一制热模式,启动室内机处于第一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转动至风口外侧的第二打开位置,控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室内机具有第二制热模式,启动室内机处于第二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转动至风口外侧的第二打开位置,控制
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
[0018]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室内机具有第三制冷模式,启动室内机处于第三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控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室内机具有第三制热模式和第四制热模式,启动室内机处于第三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位于风口外侧的第二打开位置,控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启动室内机处于第四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控制第二导风板位于风口外侧的第二关闭位置,控制第三导风板位于第二导风位置。
[0019]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的弧形板段上设置有微孔结构,室内机具有第四制冷模式和第五制冷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面板体,所述面板体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面板体具有风口(11),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面板(20);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中至少两个所述导风板相配合以将所述风口(11)关闭,将所述风口(11)关闭的两个所述导风板中的一个所述导风板的端部位于所述面板(20)的外侧,以遮挡部分的所述面板(20)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导风板中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板设置有微孔结构(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21),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与所述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21)具有将所述风口(11)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21)具有将所述风口(11)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一端靠近所述风口(11)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朝向所述面板(20)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面板(20)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二端的朝向所述面板(2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面板(2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遮挡所述面板(20)的长度为L1,所述面板(20)沿竖直方向的长度为L2,其中,0.5
×
L2≤L1≤2
×
L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板还包括:第二导风板(22),所述第二导风板(22)与所述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22)具有将所述风口(11)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导风板(22)具有将所述风口(11)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一端与所述风口(11)的下边沿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第二出风通道(32),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一端与所述风口(11)的下边沿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出风通道(32)关闭,其中,所述第二导风板(22)设置有微孔结构(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朝向所述第二出风通道(32)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导风面(2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板还包括:第三导风板(23),所述第三导风板(23)与所述面板体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三导风板(23)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导风板(23)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位置,所述第三导风板(23)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内侧,所述第三导风板(23)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壳体(10)的风道面(12)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23)的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23)的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一侧的第二导风面
(231)与所述风道面(12)、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内表面形成过流面;其中,所述第三导风板(23)设置有微孔结构(4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三导风板(23)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所述第三导风板(23)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与所述风口(11)上边沿形成的容纳腔(13)内,且所述第三导风板(23)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导风板(21)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板(23)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风口(11)的上边沿设置,所述第二导风面(231)与所述风道面(12)、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通道(32),或者,所述第一导风板(21)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三导风板(23)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导风板(2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与所述风口(11)上边沿形成的容纳腔(13)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板还包括:第三导风板(23),所述第三导风板(23)与所述面板体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刘汉曹睿薛加新熊绍森梁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