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64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斜管组和排泥管组;箱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箱体分隔形成依次排布的第一投加区、第二投加区、第三投加区和沉淀区,进水口与第一投加区连通,第一投加区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投加区连通;第二隔板与箱体的底部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二通道,第二投加区通过第二通道连通第三投加区;第三隔板与箱体的顶部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三通道,第三投加区与斜管沉淀区通过第三通道连通;斜管组和排泥管组均设于斜管沉淀区,且斜管组位于排泥管组的上方;斜管沉淀区域出水口连通,且出水口位于斜管组的上方。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农村饮用水净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农村饮用水有效处理及安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生活给水处理中,均需对水中的磷、悬浮物、浊度及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质进行去除,常规处理工艺为絮凝

沉淀

过滤,而对于小水量、分散型农村地区,该工艺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耐冲击负荷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包括:
[0006]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斜管组和排泥管组;所述箱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沿预设方向依次布设于所述箱体中,且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依次排布的第一投加区、第二投加区、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斜管组和排泥管组;所述箱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沿预设方向依次布设于所述箱体中,且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依次排布的第一投加区、第二投加区、第三投加区和沉淀区,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投加区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投加区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投加区连通;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投加区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投加区;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三投加区与所述斜管沉淀区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斜管组和所述排泥管组均设于所述斜管沉淀区,且所述斜管组位于所述排泥管组的上方;所述斜管沉淀区域所述出水口连通,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斜管组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加区、所述第二投加区和所述第三投加区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内布设有搅拌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与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箱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轴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还包括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设于所述斜管沉淀区,用于将所述斜管沉淀区分隔形成进水区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天宇薛晓飞关春雨王志强任璐蒋红与高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