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艾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64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艾灸仪,其包括壳体、控制主板以及加热片。壳体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手感柔软且弯曲性能良好。使用时壳体能够顺应艾灸贴贴合的部位发生弯曲,使电子艾灸仪与艾灸贴整体与皮肤服帖,保证艾灸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确保药物的渗透率,在优化用户使用舒适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控制主板为柔性电路板,能够进一步增强电子艾灸仪的柔性度,结合柔性的壳体,保证电子艾灸仪整体在人体表面的服帖度。此外,加热片靠近控制主板设置,且艾灸贴直接与加热片固定,优化了电子艾灸仪各部件的位置布置,避免空间的浪费和占用,有助于缩减电子艾灸仪的体积和厚度,实现电子艾灸仪的小型化设计,便于用户的收纳和使用。收纳和使用。收纳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艾灸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艾灸仪。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0003]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热敷设备也层出不穷。目前流行的电子艾灸仪虽然能够满足用户热敷理疗的目的,但是其结构类型单一,使用时难以与待理疗的人体部位敷贴,影响理疗效果;同时现有的电子艾灸仪厚度和体积较大,不便于用户使用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子艾灸仪难以与人体部位贴合,不便于用于使用和收纳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艾灸仪,与艾灸贴配合使用,所述电子艾灸仪包括壳体、控制主板以及加热片;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为硅胶壳体或者橡胶壳体;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控制主板为柔性电路板;加热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靠近所述控制主板设置,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以使所述加热片通电发热;所述加热片背离所述壳体的表面用于固定所述艾灸贴。
[0006]可选地,所述电子艾灸仪还包括红外线模块,所述红外线模块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模块固定在所述控制主板面向所述加热片的表面;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加热片的表面对应所述红外线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过孔,所述加热片对应所述红外线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
[0007]可选地,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发热膜。
[0008]可选地,所述电子艾灸仪还包括电池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电池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控制主板的表面上,且背离所述加热片设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背离所述控制主板的一侧。
[001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构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加热片固定在所述下盖的外表面,所述控制主板靠近所述下盖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延伸部向外凸出于所述固定部的表面,以在所述延伸部的内部形成容置槽,所述电池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均固定在所述容置槽中。
[0012]可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连接处设有硅胶胶水层,以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连接固定。
[0013]可选地,所述加热片与所述下盖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硅胶胶水层,以使所述加热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14]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的厚度不大于0.3mm,所述加热片的厚度不大于0.5mm,所述电子艾灸仪的厚度为8mm

10mm。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子艾灸仪中,壳体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手感柔软且弯曲性能良好。在使用时,壳体能够顺应艾灸贴贴合的人体部位发生相应的弯曲,使电子艾灸仪与艾灸贴整体与皮肤服帖,保证艾灸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确保药物的渗透率,在优化用户使用舒适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控制主板为柔性电路板,能够进一步增强电子艾灸仪的柔性度,结合柔性的壳体,保证电子艾灸仪整体在人体表面的服帖度。此外,加热片靠近控制主板设置,且艾灸贴直接与加热片固定,优化了电子艾灸仪各部件的位置布置,避免空间的浪费和占用,有助于缩减电子艾灸仪的体积和厚度,实现电子艾灸仪的小型化设计,便于用户的收纳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电子艾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艾灸仪的爆炸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电子艾灸仪;10、壳体;11、上盖;111、固定部;112、延伸部;12、下盖;121、过线孔;122、过孔;20、控制主板;30、加热片;31、电极触点;32、穿孔;40、电池;50、无线充电模块;60、按钮;200、艾灸贴;201、背胶层;202、膏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0]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1]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艾灸仪100,该电子艾灸仪100与艾灸贴200配合使用固定在人体待理疗的部位,用于实现艾灸贴200的发热,以使艾灸贴200的药物渗透进入人体的穴位,达到理疗的目的。
[0022]本实施例的电子艾灸仪100包括壳体10、控制主板20以及加热片30。其中,壳体10内部设有容置空间,该壳体10为硅胶壳体10或者橡胶壳体10。控制主板20设置在容置空间中,该控制主板20为柔性电路板。加热片30固定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且靠近控制主板20设置,加热片30与控制主板20电连接,以使加热片30通电发热。该加热片30背离壳体10的表面用于固定艾灸贴200。
[0023]与本实施例的电子艾灸仪100配合使用的艾灸贴200为单次使用的耗材件。一般的,艾灸贴200呈片状,其包括背胶层201和膏药层202。使用时,将艾灸贴200的背胶层201粘在加热片30的的表面,并将艾灸贴200的膏药层202贴在待理疗的人体穴位的皮肤表面。
[0024]艾灸贴200的膏药层202中含有艾叶等药物物质,加热片30通电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艾灸贴200。艾灸贴200中的药物在加热状态下容易被穴位处的皮肤吸收,保证治疗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5]本实施例的电子艾灸仪100壳体10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手感柔软且弯曲性良好。在使用时,壳体10能够顺应艾灸贴200贴合的人体部位发生相应的弯曲,使电子艾灸仪100与艾灸贴200整体与皮肤服帖,保证艾灸贴200与皮肤的接触面积,确保药物的渗透率,在优化用户使用舒适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控制主板20为柔性电路板,能够进一步增强电子艾灸仪100的柔性度,结合柔性的壳体10,保证电子艾灸仪100整体在人体表面的服帖度。此外,加热片30靠近控制主板20设置,且艾灸贴200直接与加热片30固定,优化了电子艾灸仪100各部件的位置布置,避免空间的浪费和占用,有助于缩减电子艾灸仪100的体积和厚度,实现电子艾灸仪100的小型化设计,便于用户的收纳和使用。
[002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壳体10为多边形,但不限于为多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艾灸仪,与艾灸贴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艾灸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为硅胶壳体或者橡胶壳体;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控制主板为柔性电路板;加热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靠近所述控制主板设置,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以使所述加热片通电发热;所述加热片背离所述壳体的表面用于固定所述艾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艾灸仪还包括红外线模块,所述红外线模块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模块固定在所述控制主板面向所述加热片的表面;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加热片的表面对应所述红外线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过孔,所述加热片对应所述红外线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发热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艾灸仪还包括电池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电池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艾灸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升吴妙琪黄鹏林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乐普智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