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及空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161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8
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包括:具有出风口(10)的出风通道(1)、分别能转动地并排设于出风口处的两个扫风板(2),两个扫风板(2)各自具有邻近出风口内壁的第一侧边(21)和远离出风口内壁的第二侧边(22),并且在出风口(10)处于关闭的第一状态下,扫风板(2)的第一侧边(21)与对应的出风口(10)内壁相贴合或相紧邻;扫风板(2)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住出风口(10)中央部位的第二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至少其中一块扫风板(2)的第一侧边(21)与出风口(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2b)。本申请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出风组件的空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实现闭合出风口或不直吹人体的送风模式。体的送风模式。体的送风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及空调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调节系统为用来调节室内空气物理或化学指标的系统或设备,例如调节温度和/或湿度的空调机,调节空气污染指标的新风机等。现有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口处多并排设有多个能转动的扫风板,气流在相邻两个扫风板形成的通道中流出,沿着扫风板摆动方向形成不同方向的出风,实现定点吹风或者快速扰流的效果。
[0003]现有的扫风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1410462179.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空调器扫风装置及具有该扫风装置的空调器》(申请公开号为CN104266329A)公开的结构,空调器扫风装置包括至少两片扫风叶片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扫风叶片可绕旋转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且所述扫风叶片具有可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端和第二转动端,所有所述扫风叶片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的关闭位置以及打开所述出风口的打开位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扫风叶片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扫风叶片。该申请中的扫风叶片既可以起到扫风的功能,还可以根据需要关闭或开启出风口,扩展了扫风叶片的功能。
[0004]现有的扫风板虽然可以闭合出风口或开启出风口而实现送风,但从相邻叶片之间的通道出来的风会直吹人体而引起不适,扫风板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节,而实现不直吹人体的送风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实现闭合出风口或不直吹人体的送风模式的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提高人体舒适度的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出风组件的空调。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包括:
[0009]出风通道,具有出风口;
[0010]两个扫风板,分别能转动地并排设于所述出风口处,各自具有邻近出风口内壁的第一侧边和远离出风口内壁的第二侧边,并且在所述出风口处于关闭的第一状态下,所述扫风板的第一侧边与对应的出风口内壁相贴合或相紧邻;
[0011]其特征在于:
[0012]所述的扫风板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住出风口中央部位的第二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至少其中一块扫风板的第一侧边与出风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
[0013]优选地,第二状态下,两个扫风板呈夹角布置,且两个扫风板的第一侧边均与出风
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述的出风间隙,两个扫风板的第二侧边相贴合或相紧邻,从而遮挡住出风口的中央部位。
[0014]优选地,所述夹角为钝角;所述两个扫风板的第一侧边向着出风口外侧设置,两个扫风板的第二侧边向着出风口中央内侧设置。
[0015]为使得扫风板能同时实现扫风模式,进一步地,所述扫风板在转动过程中还具有两个扫风板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三状态,该第三状态下两个扫风板的板面相对并形成有供风通过的主风道。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两个驱动件,各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各自对应的扫风板相连,用于驱动上述扫风板转动至上述的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
[0017]优选地,第一状态下,两个扫风板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两个扫风板的第二侧边相贴合或相紧邻。
[0018]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出风口为具有长度和宽度的方形的出风口,各所述扫风板均为沿着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板,且各扫风板沿着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分布。
[0019]进一步地,各所述扫风板以能绕其长度方向上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且轴线位于扫风板的内侧;各扫风板的宽度之和基本等于出风口的宽度。
[0020]进一步地,位于扫风板之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边与轴线之间沿扫风板宽度方向的距离L1与扫风板的宽度L之间满足:L*1/2≤L1≤L*2/3。
[0021]当然,第一轴线、第二轴线也可直接偏心地位于各自的扫风板上,扫风板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以使扫风板能实现上述各状态。
[0022]人体在制冷制热时头部和脚部的热感和风感需求是有差异的,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出风通道有至少两个且沿上下方向并排分布,以两个扫风板为一组,该扫风板有至少两组并分别对应各自的出风通道设置。如此,上下分布的出风通道能对应人体的头部、脚部出风。
[0023]为单独控制各出风口的出风,优选地,还包括有设于出风通道的进风口处的贯流风机和驱动贯流风机转动的电机,所述贯流风机及其电机有至少两组并分别对应各自的出风通道设置,各组中贯流风机的排风口与各自对应的进风口相连通。
[0024]较优选地,各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朝向基本一致。
[0025]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有至少两组扫风件,每组扫风件分别设于各自对应的出风通道内,且每组扫风件包括有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列的扫风叶片以及用于驱动各扫风叶片转动的动力件,相邻两个扫风叶片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流道,该流道的朝向随着扫风叶片的转动而改变;每组中的扫风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如此,能实现上下、左右全域分区送风。
[0026]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出风组件的空调。
[0027]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竖向设置,且包括具有入风口的壳体,该入风口位于壳体的后侧壁以及壳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出风通道设于壳体内,且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前侧壁,进风口与所述壳体的入风口相连通。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两个扫风板设计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结构,第一状态下,两个扫风板闭合出风口,第二状态下,两个扫风板遮挡
住出风口中央部位,且至少其中一块扫风板的第一侧边与出风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使得风能从出风间隙流出,进而实现环抱送风,避免直吹人体,因此,本申请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扫风板,进而实现闭合出风口或不直吹人体的送风模式;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无需另外设置其他导风结构。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壳体、导风通道);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的剖视图(导风板处于第三状态);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的剖视图(导风板处于第一状态);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的剖视图(导风板处于第二状态);
[0034]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
[0035]图7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7]如图1~7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及空调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组件,包括:出风通道(1),具有出风口(10);两个扫风板(2),分别能转动地并排设于所述出风口(10)处,各自具有邻近出风口(10)内壁的第一侧边(21)和远离出风口(10)内壁的第二侧边(22),并且在所述出风口(10)处于关闭的第一状态下,所述扫风板(2)的第一侧边(21)与对应的出风口(10)内壁相贴合或相紧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风板(2)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遮挡住出风口(10)中央部位的第二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至少其中一块扫风板(2)的第一侧边(21)与出风口(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状态下,两个扫风板(2)呈夹角(α)布置,且两个扫风板的第一侧边(21)均与出风口(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述的出风间隙(2b),两个扫风板的第二侧边(22)相贴合或相紧邻,从而遮挡住出风口(10)的中央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钝角;所述两个扫风板(2)的第一侧边(21)向着出风口(10)外侧设置,两个扫风板(2)的第二侧边(22)向着出风口(10)中央内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板(2)在转动过程中还具有两个扫风板(2)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三状态,该第三状态下两个扫风板(2)的板面相对并形成有供风通过的主风道(2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个驱动件(3),各驱动件(3)的输出端与各自对应的扫风板(2)相连,用于驱动上述扫风板(2)转动至上述的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状态下,两个扫风板(2)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两个扫风板(2)的第二侧边(22)相贴合或相紧邻。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为具有长度和宽度的方形的出风口(10),各所述扫风板(2)均为沿着出风口(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板,且各扫风板(2)沿着出风口(10)的宽度方向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登枫王洁刘芝磊刘畅张旭东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