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125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3
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依从下到上顺序堆叠设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通过上下堆叠设置的方式,将以往平面布置的污水处理池转变为立体布置,极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池的占地面积,其节约的占地面积全部提供建造蓄水池,因此在不增加工程成本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选矿厂废水处理设施的储水能力,充分利用了矿井涌水解决了井下用水问题。分利用了矿井涌水解决了井下用水问题。分利用了矿井涌水解决了井下用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矿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矿井涌水,矿井涌水一部分作为井下用水来源,多余部分则对外排放;矿井涌水存在两个现象:一、矿井涌水量不稳定,在一些时段矿井涌水量大,在另一些时段矿井涌水量小;二、矿井涌水污染物浓度波动大,在一些时段矿井涌水即使未经处理其污染物浓度含量也会达标,但在另一些时段污染物浓度含量很高;以上两个现象导致两个问题:一、在矿井涌水量大时,有大量矿井涌水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在矿井涌水量小时,井下用水供给不足,不得不调用其它水源,导致井下用水成本升高;二、矿井涌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3]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矿井附近一般会建造污水处理池和蓄水池,对矿井涌水处理后存储在蓄水池中,作为井下用水的水源;但建造污水处理池和蓄水池需大量平整土地,因此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升高;为降低工程成本,在保证污水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储水能力,因此导致矿井涌水量大时,因储水能力小,结果处理后的水资源被无效排放,而在矿井涌水量小时,又因储水能力小,存在储水不足以供给井下用水的矛盾;在北方严重缺水省份,因矿井涌水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此问题表现尤其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依从下到上顺序堆叠设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本技术的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通过上下堆叠设置的方式,将以往平面布置的污水处理池转变为立体布置,极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池的占地面积,其节约的占地面积全部提供建造蓄水池,因此在不增加工程成本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矿井涌水处理设施到的储水能力。
[0005]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依从下到上顺序堆叠设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通过上下堆叠设置的方式,将以往平面布置的污水处理池转变为立体布置,极大降低了建造污水处理池需要的大量平整土地,其节约的大量平整土地可全部用于建造蓄水池,因此在不增加工程成本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矿井涌水处理设施的储水能力。
[0006]进一步的,沉淀池为圆形,外壁上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底部为锥状,坡度为8

10
°
;锥底中间设有接料斗;接料斗通过管道连接有压滤机,接料斗与压滤机之间的官道上设置有螺杆泵;沉淀池上部外周边固定设置有溢水槽;沉淀池中部固定设置有沉淀斜管,下
部旋转设置有梳齿耙;采用沉淀斜管技术的沉淀池可加快絮凝物的沉淀速度,提高矿井涌水处理效率。
[0007]进一步的,沉淀池进水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沉淀池进水口等高度、均布设置在沉淀池外壁上,沉淀池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沉淀斜管底部;由沉淀池进水口输入至沉淀池内的矿井涌水呈辐射状进入沉淀池中下部,矿井涌水再经沉淀斜管缓慢上流,矿井涌水中含有的絮凝微细颗粒及污泥在沉淀斜管聚集增大为矿泥,沿沉淀斜管下侧管壁向下移动,最终沉入沉淀池的锥状底部;梳齿耙旋转,将沉淀池锥状底部的矿泥拢聚在锥底中间的接料斗中,最终经接料斗管道及螺杆泵输送至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沉淀处理后的清水溢流至溢水槽中,经溢水槽连接的清水输出管道输送至储水池中。
[0008]进一步的,絮凝池为圆形,外壁下部设置有絮凝池进水口,底部为弧形底盖,弧形底盖中间设置有絮凝池出水口,絮凝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沉淀池进水口;絮凝池上部中间设置有慢速搅拌器、沉淀剂箱,慢速搅拌器外部固定设置有导流罩;沉淀剂箱放置有聚丙烯酰胺沉淀剂,沉淀剂加水混合后控制添加入絮凝池中,经慢速搅拌器驱动絮凝池中水的流动,使沉淀剂均匀扩散在絮凝池的水中,导流罩用于改善沉淀剂在絮凝池中的扩散速度。
[0009]进一步的,混凝池为圆形,外壁上设置有混凝池进水口,底部为弧形底盖,弧形底盖中间设置有混凝池出水口,混凝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絮凝池进水口;絮凝池上部中间设置有快速搅拌器、絮凝剂箱;絮凝剂箱放置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絮凝剂加水混合后控制添加入混凝池中,经快速搅拌器驱动混凝池中水的快速流动,使絮凝剂均匀扩散在混凝池的水中。
[0010]进一步的,混凝池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废水泵,矿井涌水通过废水泵泵至混凝池中。
[0011]进一步的,沉淀池的溢水槽连接有清水输出管道,清水输出管道上设置有清水泵;经沉淀池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Ⅱ类标准以上,处理后的水通过清水泵输入至储水池中,可以作为井下用水水源、农作物浇灌涌水。
[0012]进一步的,压滤机设置有连接至沉淀剂箱、絮凝剂箱的回水管道,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滤液回水泵,压滤机处理矿泥后产生的废水回收用于溶解沉淀剂箱、絮凝剂箱内的药剂,因此整个矿井涌水处理过程无废水产生。
[0013]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基座、沉淀池、絮凝池、混凝池依从下到上顺序堆叠设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本技术的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通过上下堆叠设置的方式,将以往平面布置的污水处理池转变为立体布置,极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池的占地面积,其节约的占地面积全部提供建造蓄水池,因此在不增加工程成本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矿井涌水处理设施的储水能力,充分利用了矿井涌水解决了井下用水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基座;2、沉淀池;2.1、沉淀斜管;2.2、梳齿耙;3、絮凝池;3.1、慢速搅拌器;
3.2、导流罩;3.3、沉淀剂箱;4、混凝池;4.1、快速搅拌器;4.2、絮凝剂箱;5、螺杆泵;6、压滤机;7、废渣箱;8、废水泵;9、滤液回水泵;10、清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7]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沉淀池2、絮凝池3、混凝池4;基座1、沉淀池2、絮凝池3、混凝池4依从下到上顺序堆叠设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0018]混凝池4为圆形,外壁上设置有混凝池进水口,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废水泵8;底部为弧形底盖,弧形底盖中间设置有混凝池出水口,混凝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絮凝池3;絮凝池3上部中间设置有快速搅拌器4.1、絮凝剂箱4.2,;
[0019]絮凝池3为圆形,外壁下部设置有絮凝池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沉淀池(2)、絮凝池(3)、混凝池(4);基座(1)、沉淀池(2)、絮凝池(3)、混凝池(4)依从下到上顺序堆叠设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混凝池(4)、絮凝池(3)、沉淀池(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沉淀池(2)为圆形,外壁上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底部为锥状,坡度为8

10
°
;锥底中间设有接料斗;接料斗通过管道连接有压滤机(6),接料斗与压滤机(6)之间的官道上设置有螺杆泵(5);沉淀池(2)上部外周边固定设置有溢水槽;沉淀池(2)中部固定设置有沉淀斜管(2.1),下部旋转设置有梳齿耙(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沉淀池进水口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沉淀池进水口等高度、均布设置在沉淀池(2)外壁上,沉淀池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沉淀斜管(2.1)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选矿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絮凝池(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洋吕亚静朋礼常汪洋高峰张魁洋刘盛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