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11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1
本公开提供一种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性能数据和用户感知数据,之后根据网络性能数据和用户感知数据,确定具备负荷均衡优化条件的第一目标室分小区;然后以第一目标室分小区对应的室分天线覆盖区域为单位,将第一目标室分小区进行量化,得到目标分片;最后针对目标分片进行负荷均衡优化,以达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本公开使得负荷均衡判断的条件的多元化。另外,通过天线划小分片的方式,对每个分片进行负荷均衡优化,相对于均衡参数优化和新增设备而言,可以解决优化均衡参数受限以及设备布放空间受限的问题,避免人力和/或物力的浪费。物力的浪费。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4G和5G用户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网络结构的复杂化和业务多样化使得用户感知的提升越来越复杂。其中,高层楼宇、地铁线路、大型场馆、机场高铁站室内等复杂的室内场景越来越多,室内分布系统扩容所需的布线、施工、物业、设备存放空间等均存在很大的限制,负荷均衡判断及优化难度非常大,但这些室内场景内各小区间的负荷也存在较大区别,这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0003]目前,传统的负荷均衡判断及优化手段是仅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的网络性能数据分析进行负荷均衡判断,再通过人工在现场新增设备或调整均衡参数进行负荷均衡优化。该方案中,负荷均衡判断的条件单一;另外,针对室内场景,新增设备布放空间限制性很大,且均衡参数优化局限性较高,这些优化方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负荷均衡优化方法。不但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同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均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性能数据和用户感知数据,所述室内分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室分小区;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和所述用户感知数据,确定具备负荷均衡优化条件的第一目标室分小区,所述负荷均衡优化条件为所述至少两个室分小区中具备高负荷特征和用户感知差特征的室分小区;以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对应的室分天线覆盖区域为单位,将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进行量化,得到目标分片;针对所述目标分片进行负荷均衡优化,以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均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目标分片进行负荷均衡优化,以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包括:将所述目标分片中的用户终端确定为样本点集合;从所述样本点集合中选择预设阈值个目标样本点,将所述目标样本点重定向至第二目标室分小区,所述第二目标室分小区为所述至少两个室分小区中不具备高负荷特征的室分小区;在优化分配后,重新获取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性能数据,并根据重新获取的网络性能数据确定是否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若未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则从所述样本点集合中重新选择预设阈值个目标样本点,将所述目标样本点重定向至第二目标室分小区的步骤,直至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均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重新获取的网络性能数据确定是否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若根据所述重新获取的网络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具备高负荷特征,所述第二目标室分小区不具备高负荷特征,则确定未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若根据所述重新获取的网络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不具备高负荷特征,所述第二目标室分小区具备高负荷特征,则将所述目标样本点回迁至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并确定未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若根据所述重新获取的网络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不具备高负荷特征,所述第二目标室分小区不具备高负荷特征,则确定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若根据所述重新获取的网络性能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室分小区具备高负荷特征,所述第二目标室分小区具备高负荷特征,则确定达到所述室内分布系统的负荷均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均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样本点集合中选择预设阈值个目标样本点,将所述目标样本点重定向至第二目标室分小区,包括:每经过预设的时间窗口后,从所述样本点集合中选择预设阈值个目标样本点,将所述第一目标样本点重定向至第二目标室分小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均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和所述用户感知数据,确定具备负荷均衡优化条件的第一目标室分小区,包括: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确定具备高负荷特征的第一室分小区;根据所述用户感知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家立吴争光郑夏妍徐毅苏毅胡羡黎宏沃张小健张辉炯宋兆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