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03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包括安装座和拖拉机,所述安装座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齿条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架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连接杆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靠近插杆的所述第二滑槽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拖拉机固定在连接杆一端。该秸秆还田的旋耕机设置有齿轮,第一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第一转轴转动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齿条在第一滑槽内进行上下滑动,齿条在滑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移动时可以调整耕齿的水平位置,方便旋耕机耕得更精深。得更精深。得更精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

技术介绍

[0002]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立轴式和斜置式三类,正确使用和调整旋耕机,对保持其良好技术状态,确保耕作质量是很重要的,旋耕机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
[0003]目前市场上的秸秆还田的旋耕机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秸秆还田的旋耕机不便清理耕齿,不便安装和不便调节高度,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秸秆还田的旋耕机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旋耕机不便清理耕齿,不便安装和不便调节高度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包括安装座和拖拉机,所述安装座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
[0006]所述第一滑槽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侧连接有齿轮,靠近齿轮的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支撑架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一侧连接有耕齿,所述支撑架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连接有阻尼转轴,靠近耕齿的所述阻尼转轴一侧连接有清洁刷;
[0007]所述安装座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一侧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一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连接有插杆,靠近插杆的所述第二滑槽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拖拉机固定在连接杆一端。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齿条同为矩形,且安装座与齿条之间通过第一滑槽构成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为齿合连接,且齿轮与第一凹槽之间通过第一转轴构成旋转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洁刷与阻尼转轴之间为旋转结构,且阻尼转轴最大旋转角度为60
°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滑槽构成滑动连接,且第二滑槽与连
接杆的竖向截面尺寸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滑块设置有两组,且滑块与双向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滑块与插杆之间为一体结构,插杆与导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秸秆还田的旋耕机:
[0014]1.设置有齿轮,第一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第一转轴转动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齿条在第一滑槽内进行上下滑动,齿条在滑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移动时可以调整耕齿的水平位置,方便旋耕机耕得更精深;
[0015]2.设置有清洁刷,转动清洁刷,清洁刷绕阻尼转轴旋转,清洁刷旋转到耕齿一侧时,第二电机开始工作,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第二转轴旋转带动耕齿转动,耕齿转动时与清洁刷接触,可以自动清洁耕齿,方便对耕齿的清理;
[0016]3.设置有滑块,移动安装座,安装座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移动时带动第二滑槽与连接杆进行滑动,当连接块带动插槽移动到插杆一侧时,第三电机工作,第三电机工作会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时带动滑块与双向螺纹杆进行螺纹滑动,滑块与双向螺纹杆螺纹滑动时带动插杆与导向槽进行滑动,插杆移动到插槽内时,连接块可以和连接杆固定,方便对安装座与拖拉机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安装座;2、第一滑槽;3、第一凹槽;4、第一电机;5、第一转轴;6、齿轮;7、齿条;8、支撑架;9、第二转轴;10、第二电机;11、耕齿;12、第二凹槽;13、阻尼转轴;14、清洁刷;15、连接块;16、第二滑槽;17、连接杆;18、导向槽;19、双向螺纹杆;20、第三电机;21、滑块;22、插杆;23、插槽;24、拖拉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包括安装座1、第一滑槽2、第一凹槽3、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5、齿轮6、齿条7、支撑架8、第二转轴9、第二电机10、耕齿11、第二凹槽12、阻尼转轴13、清洁刷14、连接块15、第二滑槽16、连接杆17、导向槽18、双向螺纹杆19、第三电机20、滑块21、插杆22、插槽23和拖拉机24,所述安装座1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与齿条7同为矩形,且安装座1 与齿条7之间通过第一滑槽2构成滑动连接,齿条7在滑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架8移动,支撑架8移动时可以调整耕齿11的水平位置;
[0023]所述第一滑槽2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一侧连接有齿轮6,所述所述齿轮6与齿
条7之间为齿合连接,且齿轮6与第一凹槽3之间通过第一转轴5构成旋转结构,第一电机4工作时带动第一转轴5进行转动,第一转轴5转动会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转动时带动齿条7在第一滑槽2内进行上下滑动,靠近齿轮6的所述第一滑槽2内部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一侧连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一侧连接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与支撑架8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转轴9一侧连接有耕齿 11,所述支撑架8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内部连接有阻尼转轴13,靠近耕齿11的所述阻尼转轴13一侧连接有清洁刷14,所述清洁刷 14与阻尼转轴13之间为旋转结构,且阻尼转轴13最大旋转角度为60
°
,转动清洁刷14,清洁刷14绕阻尼转轴13旋转,清洁刷14旋转到耕齿11一侧时,第二电机10开始工作;
[0024]所述安装座1一侧固定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与连接杆17之间通过第二滑槽16构成滑动连接,且第二滑槽16与连接杆17的竖向截面尺寸相同,移动安装座1,安装座1带动连接块15移动,连接块15移动时带动第二滑槽16与连接杆17进行滑动,所述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的旋耕机,包括安装座(1)和拖拉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一侧连接有齿轮(6),靠近齿轮(6)的所述第一滑槽(2)内部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一侧连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一侧连接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与支撑架(8)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转轴(9)一侧连接有耕齿(11),所述支撑架(8)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内部连接有阻尼转轴(13),靠近耕齿(11)的所述阻尼转轴(13)一侧连接有清洁刷(14);所述安装座(1)一侧固定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内部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内部开设有导向槽(18),所述导向槽(18)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20),所述第三电机(20)一侧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9),所述双向螺纹杆(19)一侧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一侧连接有插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者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圣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