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064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5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震波传感器、数据采集站和数据处理主机,该系统采用地表及深孔埋设的方式,实现了噪声低、响应快的特点。通过地表网格和深孔贴近底层,配合微震波高低频传播特点,实现具有远距离,大区域,三维、实时监测和时间连续的特点。数据通过专业化数据处理软件,能实现准确的得到微震事件发生的三维空间位置和量级,从而对岩体破坏情况和充填治理效果做出评估。通过微震监测手段,实现长时间和广区域的底层监控,在降低企业成本风险和提供有效采空区治理方案、治理位置、评估治理效果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煤矿数据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井完成煤炭资源大规模采出后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形成不良工程和地质条件,给采空区的再利用带来困难和安全隐患。根据现有规划对采空区土地复垦,生态治理及相应采空区上方建筑物修建的需求,希望通过对上覆岩层,地表下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以针对性的对采空区薄弱区域进行注浆等手段进行治理。
[0003]地表沉降塌陷,采空区垮落等岩体宏观破坏前都会存在微地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微震监测具有了能直接确定岩体内破裂位置及性质;布置方式灵活,能长期进行监测,覆盖区域广泛等特点。通过对地震波有效的拾取和分析,微震监测能为采空区地质破坏情况提供有效监测判断和定位,为企业进行针对性治理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申请的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震波传感器、数据采集站和数据处理主机,通过埋设于地表和/或深埋的地震波传感器采集微震信号,将微震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数据采集站,汇总发送到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主机连接GPS授时同步服务器,并且数据处理主机内置有定位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及性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震波传感器深埋于地下400

500m的深孔内,竖直方向梯次布置若干个。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深孔内梯次布置4

8个地震波传感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若干个地震波传感器深埋于深孔内之后,通过注浆的方式将地震波传感器固定位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感器在地表布置4

8个,相邻两个地震波传感器间距为200

300m。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感器内置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站。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波传感器在地表的埋设方式为:在地表挖设浅坑,坑底平整压实,将一个地震波传感器放入浅坑内,确定地震波传感器的放置朝向,用沙土填埋压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浅坑为深度为30

50cm、直径为15cm的圆柱状的坑。
[0014]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
的用途,用于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的采集。
[0015]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该系统的地表及深孔埋设的方式,实现了噪声低、响应快的特点。通过地表网格和深孔贴近底层,配合微震波高低频传播特点,实现具有远距离,大区域,三维、实时监测和时间连续的特点。数据通过专业化数据处理软件,能实现准确的得到微震事件发生的三维空间位置和量级,从而对岩体破坏情况和充填治理效果做出评估。通过微震监测手段,实现长时间和广区域的底层监控,在降低企业成本风险和提供有效采空区治理方案、治理位置、评估治理效果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
[0016]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0018]其中: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震计的整体布局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震计在地表区域的布局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地震计;2

深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下面参考附图1

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
[0026]本申请的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工作可划分为信号拾取,数据采集,信号传输,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地震计1(地震波传感器)、数据采集站和数据处理主机,通过埋设于地表和深埋的地震计1采集采空区及上覆岩层中产生的微震信号,将微震信号数据通过传输线缆和/或光缆(无线)传送到数据采集站,汇总发送到地面的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主机连接GPS授时同步服务器,并且数据处理主机内置有定位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及性质。
[0028]地震计1完成信号收集工作,根据信号传播范围和探测有效距离确定控制范围,通过相应的测绘设备确定地震计1的安装地点。
[0029]地震计1在地表的埋设方式为:如图2

3所示,在地表挖设深度为40cm、直径为15cm的圆柱状浅坑,坑底平整压实,将一个地震计1放入浅坑内,确定地震计1的放置朝向,配合连接GPS天线,用沙土将浅坑填埋压实,确保微震波有效拾取。
[0030]地表放置地震计1按照预先设定的采集参数,对内置正交三分量高灵敏度短周期
地震检波器通道进行连续的数字化同步采集,将采集数据记录存储在采集站内部的大量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内置高灵敏度卫星定位与授时模块,配合内置+外置高灵敏度有源天线,最大程度上减少卫星授时失锁概率。卫星授时连续驯服策略配合高稳定度内部时钟源,实现微秒量级精度的广域系统同步采集。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组,实现超长时间野外连续采集和记录。地震计1内置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站。
[0031]如图2所示,深孔埋设地震计1通过在采空区上方向下深挖400m

500m深孔2,向孔下梯次配置4个地震计1,将4个地震计1用绳子栓上后向深孔下放,到预定位置后,通过注浆方式将地震计1固定住,实现和底层紧密贴合和防水的目的。放置于深孔2内,使地震计1贴近微震源,确保数据的实时和有效。
[0032]深孔2埋设的地震计1通过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排除数据传输中的干扰,实现数据长距离传输。地面工作站配合GPS授时同步模块,确保授时精度,实现实时监测。
[0033]地面设备安装:将数据处理主机、数据采集站、GPS授时同步服务器安装在地面工作站,各设备正常插入通电。数据处理主机网线和GPS授时同步服务器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GPS授时同步服务器插入天线和网线,GPS授时同步服务器天线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震波传感器、数据采集站和数据处理主机,通过埋设于地表和/或深埋的地震波传感器采集微震信号,将微震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数据采集站,汇总发送到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对数据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主机连接GPS授时同步服务器,并且数据处理主机内置有定位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及性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波传感器深埋于地下400

500m的深孔内,竖直方向梯次布置若干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内梯次布置4

8个地震波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地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将若干个地震波传感器深埋于深孔内之后,通过注浆的方式将地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韩科明孙凯华李学良曹新款周源董庆欢王金鹏郭孝理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