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47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至少包括壳体、壳盖、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超声波喇叭,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超声波喇叭连接,壳盖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夹,输电线路通过弹簧夹固定于凹槽内;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电源电路、太阳能板、上磁芯和下磁芯,太阳能板位于壳体的两侧面上;所述壳盖中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下磁芯安装于壳盖内,上磁芯通过抱箍安装于壳盖的上方,上磁芯和下磁芯在连接孔处相接触从而形成闭合的磁环,磁环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该驱鸟器采用磁环自取电和太阳能板对驱鸟器进行持续性供电,驱鸟效果好,运行稳定且装卸方便。行稳定且装卸方便。行稳定且装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


[0001]本技术涉及驱鸟
,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电力已深入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持续、优质的电能服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输电线路和输电塔杆作为电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覆盖面积广,使用量巨大,遍布城乡各地,它们的稳定与安全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输电线路杆具有离地面高、稳固的特点,很多鸟类喜欢在这种不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下筑巢。鸟类虽说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鸟类在线杆上筑巢和排泄粪便很容易引起线路发生单向接地故障,甚至发生线间短路故障,从而造成严重事故,对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因鸟类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事件日趋严峻,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面临巨大的压力。
[0003]为了减小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现在电力系统常用的驱鸟方法是在线杆上安装风车或者防鸟刺,但是该方法效果一般且使用寿命短。另外还有采用太阳能取电的超声波驱鸟装置,但是太阳能板取电容易受天气影响,而且鸟类排泄的粪便对太阳能板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目前有采用磁芯自取电的超声波驱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报道,例如中国专利CN109717181A公开了一种自取电智能驱鸟装置及驱鸟方法,该驱鸟装置采用磁芯取电后对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同时在驱鸟过程中结合红外扫描检测和雷达扫描检测同时进行全方位扫描,再通过超声波喇叭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鸟类进行驱赶,该方法挣脱了传统依靠太阳能的驱鸟装置对应用场景的限制,避免了沙尘鸟粪覆盖太阳能板造成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解决了驱鸟装置难取电的问题,恶化鸟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达到全天候有效的驱鸟作用。但是该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1、该驱鸟装置采用磁芯取电的方法对电源模块进行供电,供电模式单一,若输电线路的电流过小,将导致磁芯无法取电,造成驱鸟装置暂时失效;2、驱鸟装置安装于输电线路上且采用超声波的方式进行驱鸟,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驱鸟器发生故障并对其进行维修更换,导致在此期间驱鸟装置不能驱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该驱鸟器采用磁环自取电和太阳能板对驱鸟器进行持续性供电,同时采用变频式超声波进行驱鸟,驱鸟效果好,且该驱鸟器运行稳定,装卸方便。
[0005]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安装于输电线路上,所述驱鸟器至少包括壳体、壳盖以及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超声波喇叭,其中壳盖安装固定于壳体上,控制模块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超声波喇叭连接并控制超声波喇叭随机扫频发出超声波,所述壳盖上沿输电线路方向设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均
设置有弹簧夹,所述输电线路通过弹簧夹固定于凹槽内;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电源电路、太阳能板、上磁芯和下磁芯,其中蓄电池位于壳体内,太阳能板位于壳体的两侧面上,所述太阳能板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连接并为蓄电池充电;所述壳盖中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且两连接孔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所述下磁芯安装于壳盖内,所述上磁芯通过抱箍安装于壳盖的上方,上磁芯和下磁芯在连接孔处相接触从而形成闭合的磁环,所述磁环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输电线路穿过磁环,磁环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并为蓄电池充电。
[0007]所述驱鸟器还设置有闪光灯,所述闪光灯位于壳体的底部且闪光灯朝向壳体外,用于指示驱鸟器运行状况。
[0008]所述下磁芯包裹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卡设于壳体的两侧从而将下磁芯安装于壳体和壳盖内。
[0009]所述凹槽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弹簧夹,所述弹簧夹交错分布于凹槽的两侧。
[0010]所述抱箍的一端铰接于壳盖上,上磁芯安装完成后,抱箍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壳盖上。
[0011]所述超声波喇叭设置有五个,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底面和四个侧面上。
[0012]所述凹槽上设置有橡胶垫。
[0013]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合页安装于壳体的两侧面上。
[0014]所述连接孔的形状与上磁芯的截面相匹配。
[0015]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壳盖和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驱鸟器以磁环充电为主,太阳能板充电为辅,蓄电池作为应急,让驱鸟器在输电线路电流小的特殊条件下,依然能够持续供电并正常工作。2、本技术中超声波喇叭的频率范围为1kHz~200kHz,不间断随机扫频发出,避免鸟类对超声波产生适应性,有效驱离鸟类,驱鸟效果好。3、本技术提供的驱鸟器上设置有闪光灯,可以用于观察驱鸟器的工作状态,便于及时监控驱鸟器是否正常工作。4、本技术提供的驱鸟器无需停电即可安装,装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的外部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的内部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壳盖的局部结构图;
[0021]图中:1

壳体,2

壳盖,21

凹槽,22

橡胶垫,23

弹簧夹,24

连接孔,25

抱箍,3

控制模块,4

蓄电池,5

太阳能板,6

磁环,61

上磁芯,62

下磁芯,63

卡套,7

超声波喇叭,8

闪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具体的说明。
[0023]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安装于输电线路上,所述驱鸟器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壳盖2、电源模块、控制模块3和超声波喇叭7,
其中壳盖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壳体上,控制模块安装于壳体内,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为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超声波喇叭连接并控制超声波喇叭随机扫频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1kHz~200kHz。所述超声波喇叭设置有五个,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底面和四个侧面上,全方位不间断的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让鸟类无法适应,有效驱离鸟类。
[0024]所述壳盖上沿输电线路方向设置有弧形的凹槽21,凹槽上设置有橡胶垫22,所述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弹簧夹23,弹簧夹交错分布于凹槽的两侧,所述输电线路通过弹簧夹固定于凹槽内,同时橡胶垫的设置可以使驱鸟器稳定安装于输电线路上,使驱鸟器不能在输电线路上随意滑动或转动。
[0025]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4、电源电路、太阳能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供电式超声波驱鸟器,安装于输电线路上,所述驱鸟器至少包括壳体、壳盖以及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超声波喇叭,其中壳盖安装固定于壳体上,控制模块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超声波喇叭连接并控制超声波喇叭随机扫频发出超声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上沿输电线路方向设置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夹,所述输电线路通过弹簧夹固定于凹槽内;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电源电路、太阳能板、上磁芯和下磁芯,其中蓄电池位于壳体内,太阳能板位于壳体的两侧面上,所述太阳能板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连接并为蓄电池充电;所述壳盖中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且两连接孔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所述下磁芯包裹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卡设于壳体的两侧从而将下磁芯安装于壳体和壳盖内,所述上磁芯通过抱箍安装于壳盖的上方,所述抱箍的一端铰接于壳盖上,上磁芯安装完成后,抱箍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壳盖上,所述连接孔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魁李进超张宏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坤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