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46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完成PVC塑片不重叠对接的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这种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包括有机座、第一气胀轴以及第二气胀轴,其特征在于:机座上安装有接膜机构,接膜机构包括有接膜座、左右两个吸膜件、左右两个切膜刀、胶带架、胶带牵拉手指、胶带切刀以及胶带压轮;两个吸膜件滑动设置在接膜座上,并可通过合膜动力源驱动实现相对移动,所述吸膜件上具有能产生负压的负吸孔。这种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通过接膜机构实现厚膜不重叠自动对接,结构更加合理、控制更加简单,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


[0001]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包装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药品包装及其他工业领域采用卷料加工产品时,当一组卷料完成放料后,需要及时换卷,并将用完卷料的尾部与待用卷的头部续接起来继续生产,续接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节省材料、精准高效,而且应当尽可能的保证正常的产品生产状态,避免因为换料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精度。
[0003]例如在药品内包领域,目前,药片的泡罩成型工艺过程中,采用如下换卷接料的方法实现膜片的续接:当一卷膜卷用完后,立即停机换上另一卷膜卷;手动切平前一卷膜卷的尾部和后一卷膜卷的头部,首尾对齐两组膜片并在其表面用胶带粘贴在一起,从而实现膜片的续接;最后,再次启动泡罩机药片泡罩成型工艺。
[0004]目前市场上如枕包、卫品、印刷包装等设备实现连续不停机生产,大多采用的自动换卷机构一种是双面胶粘贴(胶带由人工在准备对接前放置在备用卷料上,以此达到半自动对接),还有一种是烫接(通过加热器对卷料要对接部分进行加热烫接),这两种的共同点都是重叠对接,但这对于厚度比较厚的PVC塑片是不适用的,因为重叠部分的PVC塑片相当于两倍厚度的塑片,造成泡罩成型工艺困难,出现泡罩成型不良,停机清理。所以PVC塑片对接装置更加复杂,目前市场上还是处于空白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能自动完成PVC塑片不重叠对接的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
[0006]这种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包括有机座、第一气胀轴以及第二气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安装有接膜机构,所述接膜机构包括有接膜座、左右两个吸膜件、左右两个切膜刀、胶带架、胶带牵拉手指、胶带切刀以及胶带压轮;两个吸膜件滑动设置在接膜座上,并可通过合膜动力源驱动实现相对移动,所述吸膜件上具有能产生负压的负吸孔;左右两个切膜刀安装在刀架上,所述刀架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轴上,所述刀架与驱动刀架在第一导轴上移动的切割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胶带架用于安装胶带;所述胶带压轮与驱动胶带压轮上下移动的压胶带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压胶带动力源安装在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轴上,所述移动架与驱动移动架在第一导轴上移动的平移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胶带牵拉手指位于胶带压轮与切膜刀之间,所述胶带牵拉手指安装在手指架上,所述手指架滑动在第二导轴上;所述胶带切刀与驱动胶带切刀上下移动的切胶带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切胶带动力源与胶带切刀均设在移动架上。
[0007]接膜座上设有抬胶带组件,所述抬胶带组件包括有抬胶带座、抬胶带辊以及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弹簧可伸缩地设在抬胶带座上,所述抬胶带辊可单向转动地设在两个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具有抬胶带部。
[0008]接膜机构与第一气胀轴之间设有第一检测探头与第一夹膜机构,所述接膜机构与第二气胀轴之间设有第二检测探头与第二夹膜机构。
[0009]第一夹膜机构包括有第一夹膜气缸与夹膜垫,所述第二夹膜机构包括有第二夹膜气缸与夹膜垫。
[0010]接膜机构的前方设有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与接膜机构之间设有拉膜机构,所述拉膜机构包括有拉膜辊。
[0011]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通过接膜机构实现厚膜不重叠自动对接,结构更加合理、控制更加简单,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3为接膜机构的立体图;
[0015]图4为接膜机构的内部图;
[0016]图5为胶带压轮与胶带切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抬胶带组件的机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检测与夹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接膜原理图。
[0020]1、机座;2、第一气胀轴;3、第二气胀轴;4、夹膜垫;5、胶带;50、胶带架;54、抬胶带座;52、抬胶带辊;51、两个伸缩杆;53、弹簧;6、接膜机构;7、拉膜辊;8、缓存机构;60、接膜座;61、吸膜件;62、切膜刀;63、刀架;64、胶带牵拉手指;65、手指架;66、第一导轴;650、第二导轴;67、胶带压轮;68、移动架;69、胶带切刀;610、合膜动力源;630、切割动力源;670、压胶带动力源;680、平移动力源;690、切胶带动力源;43、第一检测探头;44、第二检测探头;41、第一夹膜气缸;42、第二夹膜气缸;20、第一膜卷;30、第二膜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这种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包括有机座1、第一气胀轴2以及第二气胀轴3,第一气胀轴2与第二气胀轴3均安装在机座1上,第一气胀轴2用于放置第一膜卷20,第二气胀轴3用于放置第二膜卷30。当第一膜卷20用完时,将第一膜卷20的尾部与第二膜卷30的头部接在一起即可,这样就能实现连续供膜。
[0022]为了能实现自动化接膜,如图1所示,在机座1上安装有接膜机构6。图2

图4所示,接膜机构6包括有接膜座60、左右两个吸膜件61、左右两个切膜刀62、胶带架50、胶带牵拉手指64(气动手指)、胶带切刀69以及胶带压轮67;两个吸膜件61滑动设置在接膜座60上,并可通过合膜动力源610驱动实现相对移动,吸膜件61上具有能产生负压的负吸孔;左右两个切膜刀62安装在刀架63上,而刀架63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轴66上,刀架63与驱动刀架63在第一导轴66上移动的切割动力源630传动连接;胶带架50用于安装胶带5;胶带压轮67与驱动胶带压轮67上下移动的压胶带动力源670传动连接,压胶带动力源670安装在移动架68上,移动架68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轴66上,移动架68与驱动移动架68在第一导轴66上移动的平移动力源680传动连接;胶带牵拉手指64位于胶带压轮67与切膜刀62之间,胶带牵拉手指64安装
在手指架65上,而手指架65滑动在第二导轴650上;如图5所示,胶带切刀69与驱动胶带切刀69上下移动的切胶带动力源690传动连接,切胶带动力源690与胶带切刀69均安装在移动架68上,随移动架68一起移动。
[0023]这种接膜机构6工作原理如下:如图8所示,接膜时,第一膜卷20的尾部放置在一个吸膜件61上,这个吸膜件61的负吸孔从底部吸附住膜料,第二膜卷30的头部放置在另一个吸膜件61上,这个吸膜件61的负吸孔从底部吸附住膜料(负吸孔与负压源接通);然后切割动力源630驱动刀架63移动,刀架63载着左右两把切膜刀62往前移动,这样左右两把切膜刀62就分别将第一膜卷20的尾部与第二膜卷30的头部切平,刀架63向前移动的同时,推动胶带牵拉手指64来到胶带5所在位置,胶带牵拉手指64夹紧胶带5;切膜刀62完成切割后,两张膜的端部都很平整,切割动力源630驱动刀架63回到原来位置;接着合膜动力源610驱动左右两个吸膜件61相对移动,这样第一膜卷20的尾部与第二膜卷30的头部并拢;然后平移动力源680驱动移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PVC硬质塑片供膜装置,包括有机座(1)、第一气胀轴(2)以及第二气胀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安装有接膜机构(6),所述接膜机构(6)包括有接膜座(60)、左右两个吸膜件(61)、左右两个切膜刀(62)、胶带架(50)、胶带牵拉手指(64)、胶带切刀(69)以及胶带压轮(67);两个吸膜件(61)滑动设置在接膜座(60)上,并可通过合膜动力源(610)驱动实现相对移动,所述吸膜件(61)上具有能产生负压的负吸孔;左右两个切膜刀(62)安装在刀架(63)上,所述刀架(63)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轴(66)上,所述刀架(63)与驱动刀架(63)在第一导轴(66)上移动的切割动力源(630)传动连接;所述胶带架(50)用于安装胶带(5);所述胶带压轮(67)与驱动胶带压轮(67)上下移动的压胶带动力源(670)传动连接,所述压胶带动力源(670)安装在移动架(68)上,所述移动架(68)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轴(66)上,所述移动架(68)与驱动移动架(68)在第一导轴(66)上移动的平移动力源(680)传动连接;所述胶带牵拉手指(64)位于胶带压轮(67)与切膜刀(62)之间,所述胶带牵拉手指(64)安装在手指架(65)上,所述手指架(65)滑动在第二导轴(650)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磊杨仕力杨益服毛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希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