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38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组件,所述喷雾组件设置在巷道内部的顶部,所述喷雾组件包括有挂环、入水管、喷雾管、分丝管和喷头,所述挂环连接在喷雾管的顶部,所述入水管固定连通在喷雾管的顶部,所述分丝管固定连通在喷雾管的外侧,所述喷头固定连通在分丝管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先用铁丝穿过挂环,将喷雾组件悬挂在巷道内的连通管上,之后入水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连通管和球阀连接起来,打开球阀,通过进水管可使得连通管内充满水,水会经过入水管、喷雾管和分丝管从喷头中喷出,等喷雾完成关闭球阀,组装便捷,且使用时只需拧开球阀即可,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防尘
,具体为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粉尘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总称,对于煤矿而言,其最主要的采煤及煤岩巷掘进活动,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不仅会对井下职工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而且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等恶性事故,所以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降尘、除尘措施,确保将粉尘浓度降至安全范围,煤矿最主要的防尘措施是采用喷雾降尘,除了在采煤机、掘进机等主要采掘设备上安装固定喷雾装置外,在巷道内同样需要在一定区域内安装喷雾降尘装置。
[0003]目前,在煤矿井下巷道内喷雾降尘,一般是水管沿巷道周壁布置,在水管上均匀安装喷头,将水管固定在巷道周壁上,并使每个喷头朝向巷道中心,将水管一端接入水源,由喷头喷洒出的水滴起到喷雾降尘效果。
[0004]为了保证降尘效果,巷道断面喷雾必须安装多个喷头,常用的喷雾装置由三通、喷头和带丝短管这三部分组成,然而每次安装喷雾装置时,需要根据现场巷道实际情况现场进行组装,存在一定的组装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具备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每次安装喷头时,需要根据现场巷道实际情况现场进行组装,存在一定的组装弊端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组件,所述喷雾组件设置在巷道内部的顶部。
[0008]所述喷雾组件包括有挂环、入水管、喷雾管、分丝管和喷头,所述挂环连接在喷雾管的顶部,所述入水管固定连通在喷雾管的顶部,所述分丝管固定连通在喷雾管的外侧,所述喷头固定连通在分丝管的末端,所述喷雾管通过铁丝悬挂在连通管上,且铁丝从挂环的内部穿过。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挂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环通过焊接的方式对称连接在喷雾管顶部的两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分丝管的数量为六个,其中五个分丝管呈圆周等距固定连通在喷雾管外侧的底部,另一个分丝管固定连通在喷雾管正面的中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喷雾组件的顶部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通过支撑框与巷道相连。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入水管的顶部设有螺纹段,所述入水管的顶部通过三通接头与球阀和连通管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顶部焊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密封环。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通过螺栓固定在巷道的内壁上。
[0015]在使用时,可先用铁丝穿过挂环,将喷雾组件悬挂在巷道内的连通管上,之后入水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连通管和球阀连接起来,打开球阀,通过进水管可使得连通管内充满水,水会经过入水管、喷雾管和分丝管从喷头中喷出,等喷雾完成关闭球阀,分丝管的数量改为六个,使得原先只能向一个方向喷洒水雾变为多个方向喷洒水雾,可多维度精细的喷洒水雾,与传统喷雾装置相比,减少了耗材,增大了水雾的覆盖面积,提高了降尘效果,而改进前需要现场进行组装喷头装置,改进后只需采用铁丝,即可将喷雾组件挂在连通管上,组装方便。
[0016]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可先用铁丝穿过挂环,将喷雾组件悬挂在巷道内的连通管上,之后入水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连通管和球阀连接起来,打开球阀,通过进水管可使得连通管内充满水,水会经过入水管、喷雾管和分丝管从喷头中喷出,等喷雾完成关闭球阀,组装便捷,且使用时只需拧开球阀即可,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效果。
[0018]2、该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通过喷雾组件的改进,使得原先只能向一个方向喷洒水雾变为多个方向喷洒水雾,可多维度精细的喷洒水雾,与传统喷雾装置相比,减少了耗材,增大了水雾的覆盖面积,提高了降尘效果。
[0019]3、该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减少了工作量,改进前需要现场进行组装喷头装置,改进后只需采用铁丝,即可将喷雾组件挂在连通管上,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喷雾组件结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喷雾组件结构立体图。
[0024]图中:1、支撑框;2、连通管;3、喷雾组件;301、挂环;302、入水管;303、喷雾管;304、分丝管;305、喷头;4、进水管;5、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组件3,喷雾组件3设置在巷道5内部的顶部。
[0027]喷雾组件3包括有挂环301、入水管302、喷雾管303、分丝管304和喷头305,挂环301连接在喷雾管303的顶部,挂环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环301通过焊接的方式对称连接在喷雾管303顶部的两侧,入水管302固定连通在喷雾管303的顶部,分丝管304固定连通在喷
雾管303的外侧,喷头305固定连通在分丝管304的末端,分丝管304的数量为六个,其中五个分丝管304呈圆周等距固定连通在喷雾管303外侧的底部,使得原先只能向一个方向喷洒水雾变为多个方向喷洒水雾,可多维度精细的喷洒水雾,与传统喷雾装置相比,减少了耗材,增大了水雾的覆盖面积,提高了降尘效果,另一个分丝管304固定连通在喷雾管303正面的中部,可先用铁丝穿过挂环301,将喷雾组件3悬挂在巷道5内的连通管2上,之后入水管302通过三通接头与连通管2和球阀连接起来,打开球阀,通过进水管4可使得连通管2内充满水,水会经过入水管302、喷雾管303和分丝管304从喷头305中喷出,等喷雾完成关闭球阀,组装便捷,且使用时只需拧开球阀即可,操作简单,提高了使用效果。
[0028]喷雾组件3的顶部设有连通管2,连通管2通过支撑框1与巷道5相连,支撑框1通过螺栓固定在巷道5的内壁上,喷雾管303通过铁丝悬挂在连通管2上,且铁丝从挂环301的内部穿过,减少了工作量,改进前需要现场进行组装喷头装置,改进后只需采用铁丝,即可将喷雾组件3挂在连通管2上,组装方便,入水管302的顶部设有螺纹段,入水管302的顶部通过三通接头与球阀和连通管2连接,连通管2的顶部焊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密封环。
[0029]在使用时,可先用铁丝穿过挂环301,将喷雾组件3悬挂在巷道5内的连通管2上,之后入水管302通过三通接头与连通管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3)设置在巷道(5)内部的顶部;所述喷雾组件(3)包括有挂环(301)、入水管(302)、喷雾管(303)、分丝管(304)和喷头(305),所述挂环(301)连接在喷雾管(303)的顶部,所述入水管(302)固定连通在喷雾管(303)的顶部,所述分丝管(304)固定连通在喷雾管(303)的外侧,所述喷头(305)固定连通在分丝管(304)的末端,所述喷雾管(303)通过铁丝悬挂在连通管(2)上,且铁丝从挂环(301)的内部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环(301)通过焊接的方式对称连接在喷雾管(303)顶部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巷道用多维度精细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计周师广迎张猛何帆吴长青郑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