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98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吸附管,且吸附管的底端贯穿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与过滤箱活动连接,所述收集箱的底面固定有过滤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分别贯穿安装板和过滤箱。在吸附管的底部设有过滤箱,当河湖底部淤泥通过吸附管落入过滤箱内时,经过收集箱内的过滤板的过滤后,大型的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会被过滤出,这种设计避免了生活垃圾等大型不易分解的污染源对水体的再次污染,不必实施大规模底泥疏浚,对原有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周围河湖中,污水中固含物和垃圾大量沉积不仅导致河湖淤泥层增厚、水体自净能力减小,而且河湖水容量减小,使河湖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等受到影响,河湖淤泥淤积日趋严重,这不仅降低了河湖的泄洪排涝能力,影响航运,而且造成河湖污染、水质恶化。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2093071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体原位清淤修复装置,水体原位清淤修复装置至少包括设置于清淤船体上的第一空压机、第二空压机以及分别与第一空压机和第二空压机的清淤头;清淤头位于河水与淤泥层间,清淤头包括锥形结构的喷嘴以及环形缠绕于所述喷嘴外侧的微孔纳米曝气管,且喷嘴经第一高压气管与所述第一空压机相连,微孔纳米曝气管经第二高压气管与所述第二空压机相连。本技术装置利用清淤头将河湖淤泥从河湖底部推入水中,再通过纳米曝气装置搅拌淤泥并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同时经超声波振子将喷嘴喷出气体形成的气泡进行粉粹处理,进一步增加了水体溶氧量,从而加速耗氧反应进程,达到在不截流、不纳管的情况下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
[0004]现有的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在实施过程中只会对河湖底部的淤泥进行固化处理,而淤泥中的一些生活垃圾等大型不易分解的污染源还会对水体进行再次污染,而对河湖实施底泥疏浚,会对原有河湖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吸附管,且吸附管的底端贯穿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过滤箱,且过滤箱的顶面贯穿吸附管的表面,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与过滤箱活动连接,且收集箱贯穿过滤箱的正面,所述收集箱的底面固定有过滤板,且过滤板贯穿收集箱底面,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分别贯穿安装板和过滤箱。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丝杆,所述吸附管的底端设有升降管,且升降管与吸附管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管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块,且升降丝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空气净化箱,所述空气净化箱的顶面固定有排气管,且排气管贯穿空气净化箱的顶面。
[0009]优选的,所述吸附管的顶端固定有汽水分离器,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真空泵,
且真空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空气净化箱、汽水分离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背面固定有固化箱,所述固化箱的底面固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贯穿过滤箱背面,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有电磁阀。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正面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正面固定有振动器。
[0012]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箱的表面固定有控制器,且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汽水分离器、振动器、电磁阀电性连接。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在吸附管的底部设有过滤箱,当河湖底部淤泥通过吸附管落入过滤箱内时,经过收集箱内的过滤板的过滤之后,大型的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会被过滤出,这种设计避免了生活垃圾等大型不易分解的污染源对水体进行再次污染,不必实施大规模底泥疏浚,对原有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安装板;2、吸附管;3、密封板;4、空气净化箱;5、振动器;6、汽水分离器;7、控制器;8、排气管;9、伺服电机;10、收集箱;11、过滤板; 12、固化箱;13、电磁阀;14、连接管;15、固定块;16、升降丝杆;17、升降管;18、出料管;19、过滤箱;20、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3]具体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4,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有吸附管2,且吸附管2的底端贯穿安装板1,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有过滤箱19,且过滤箱19的顶面贯穿吸附管2的表面,过滤箱19 的内部设有收集箱10,且收集箱10与过滤箱19活动连接,且收集箱10贯穿过滤箱19的正面,收集箱10的底面固定有过滤板11,且过滤板11贯穿收集箱10底面,安装板1的底面固定有出料管18,且出料管18分别贯穿安装板1 和过滤箱19。
[0025]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有伺服电机9,且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1,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丝杆16,吸附管2的底端设有升降管17,且升降管17与吸附管2活动连接,升降管17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块15,且升降丝杆16与固定块15螺纹连接。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有空气净化箱4,空气净化箱4的顶面固定有排气管8,且排气管8贯穿空气净化箱4的顶
面。吸附管 2的顶端固定有汽水分离器6,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有真空泵20,且真空泵20 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空气净化箱4、汽水分离器6固定连接。过滤箱19 的背面固定有固化箱12,固化箱12的底面固定有连接管14,且连接管14贯穿过滤箱19背面,连接管14的表面固定有电磁阀13。收集箱10的正面固定有密封板3,密封板3的正面固定有振动器5。空气净化箱4的表面固定有控制器7,且控制器7分别与伺服电机9、汽水分离器6、振动器5、电磁阀13 电性连接。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设备通过安装板1安装在船上,然后根据河湖的深度对升降管17的深度进行调节,控制器7控制伺服电机9带动升降丝杆 16使升降管17进行升降,然后真空泵20启动,使河湖底部淤泥通过吸附管2 进入过滤箱19,而吸附管2的顶端设置的汽水分离器6是将河湖底部淤泥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在吸附管2的底部设有过滤箱19,当河湖底部淤泥通过吸附管2落入过滤箱19内时,经过收集箱10内的过滤板11的过滤之后,大型的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会被过滤出,这种设计避免了生活垃圾等大型不易分解的污染源对水体进行再次污染,不需要把底泥挖出来清理掉,不会打破原有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固化箱12的作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有吸附管(2),且吸附管(2)的底端贯穿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有过滤箱(19),且过滤箱(19)的顶面贯穿吸附管(2)的表面,所述过滤箱(19)的内部设有收集箱(10),且收集箱(10)与过滤箱(19)活动连接,且收集箱(10)贯穿过滤箱(19)的正面,所述收集箱(10)的底面固定有过滤板(11),且过滤板(11)贯穿收集箱(10)底面,所述安装板(1)的底面固定有出料管(18),且出料管(18)分别贯穿安装板(1)和过滤箱(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有伺服电机(9),且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1),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丝杆(16),所述吸附管(2)的底端设有升降管(17),且升降管(17)与吸附管(2)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管(17)的表面固定有固定块(15),且升降丝杆(16)与固定块(15)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湖底泥原位处理的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