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90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设在机座上的食品容器、设在食品容器内由电机驱动的加工处理器和可盖合在食品容器上的容器盖;在容器盖的内侧壁设有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内设水道的喷淋本体、用于朝向食品容器的内壁上端喷射水柱的第一喷口及用于朝向容器盖内侧壁喷射水柱的第二喷口,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均设置在喷淋本体上且均与水道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喷淋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的内侧壁,能够利用喷淋装置对食品容器内壁上端和容器盖的内侧壁同时进行喷淋清洗,无需用户参与,清洁效果佳且使用体验好。清洁效果佳且使用体验好。清洁效果佳且使用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以料理机、豆浆机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方的食品容器以及设在食品容器内的加工处理器(例如,加工处理器为搅拌器或粉碎刀)。在使用时,机座驱动加工处理器在食品容器内工作,提供食物打碎、搅拌甚至蒸煮等多样化功能,深得用户喜爱。然而,在食品加工完毕后,食材会粘附在食品容器的内壁甚至顶盖上,需要人工清洗,增加了清洁难度,影响使用体验。
[0003]中国专利CN211609464U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粉碎刀的轴套上设置可喷射外界水源的喷淋孔,利用喷淋孔射出的水流对附着在杯体内壁上的食材残渣进行冲刷清洁。这种利用粉碎刀高速旋转使桶内的水流旋转、翻滚形成涡流实现对杯体内壁进行清洗的方案,无法对杯体内壁的上端及顶盖内侧面进行清洗,仍需用户进一步通过人工对杯体内壁的上端及顶盖内侧面进行手动清洗,导致清洗难度大且费时费力,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利用喷淋装置同时对食品容器内壁上端和容器盖的内侧壁进行喷淋清洗,无需用户手动参与,省时省力且清洁效果好。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设在机座上的食品容器、设在食品容器内由电机驱动的加工处理器和可盖合在食品容器上的容器盖;在容器盖的内侧壁设有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内设水道的喷淋本体、用于朝向食品容器的内壁上端喷射水柱的第一喷口及用于朝向容器盖内侧壁喷射水柱的第二喷口,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均设置在喷淋本体上且均与水道连通设置。
[000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喷口位于喷淋本体的顶端面。
[000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喷口的数量是多个,且每个喷口与喷淋本体的顶端面之间呈夹角设置以使各个第二喷口喷射出来的水柱呈现交叉。
[000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容器盖设有用于驱动喷淋装置旋转的驱动装置,或者,喷淋装置具有受水力驱动旋转的自旋转结构。
[000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喷淋本体的旋转轴设有连通水道和外部水源的进水接头,进水接头的中心轴线与旋转轴一致。
[00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自旋转结构包括:喷淋本体具有位于进水接头两相对侧的两个相对端,每个相对端的外形结构以旋转轴旋转180
°
后与另一个相对端的外形结构重合;在每个相对端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喷口以朝向食品容器的内壁上端喷射水柱时产生一对力偶驱动喷淋本体围绕旋转轴发生自动旋转。
[00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口在相对端远离旋转轴设置。
[00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口的数量为至少一对;每对第一喷口包括两个,且两个第一喷口分别设置喷淋本体的两个相对端的竖侧面。
[00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任何其中一个第一喷口随所在的相对端以旋转轴旋转180
°
后与位于另一个相对端的另一个第一喷口重合。
[00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喷口的数量为至少一对;每对第二喷口包括两个,且两个第二喷口分别设置喷淋本体的两个相对端的顶侧面,且每个第二喷口都会朝向设在相同相对端的第一喷口倾斜一个相同的角度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在容器盖的内侧壁设置喷淋装置,改进喷淋装置的喷口结构,在喷淋装置同时设置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利用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同时对食品容器内壁上端和容器盖的内侧壁喷射水柱进行喷淋清洗,既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食品容器的内壁上端或/和容器盖内侧壁进行自动清洗的技术难题,同时清洗过程中无需用户手动参与,省时省力且清洁效果好。另外,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提升清洁效果并提升使用体验,还有效防止清洁死角内因长期存在食材残渣而发生细菌滋生的情况以确保使用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食品加工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食品加工机的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喷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喷淋装置的喷淋本体在旋转轴O

O

的两相对侧面具有两相对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喷淋装置在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喷淋装置在前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4]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19的机座1、设在机座1上的食品容器21、设在食品容器21内由电机19驱动的加工处理器22、可盖合在食品容器21上的容器盖4以及设在容器盖4的内侧壁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喷淋装置5。其中,喷淋装置5包括内设水道的喷淋本体51、用于朝向食品容器21的内壁上端喷射水柱的第一喷口56及用于朝向容器盖4内侧壁喷射水柱的第二喷口55,第一喷口56和第二喷口55均设置在喷淋本体51上且均与水道连通设置。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还包括设在机座1上的水箱31、水泵32以及经过水泵32与水箱31相连通的输水管33,输水管33的末端与喷淋装置5相连通。具体来说,在容器盖4的内侧壁设有与输水管33的末端相连通的供水接头43,喷淋装置5与进水接头53利用现有
的任何一种装配连接结构实现两者装配相连(例如,喷淋本体51上位于进水接头53的两相对侧设有一对卡扣54,利用卡扣54与供水接头43进行限位装配连接)。
[0026]喷淋装置5利用水泵32从水箱31经输水管33将一定压力的水从进水接头53送入水道,水道内的水经第一喷口56朝向食品容器21的上末端喷射出水柱使得食品容器21的上末端得以清洗,第二喷口55朝向容器盖4的内侧壁喷射出水柱以使得容器盖4的内侧壁得以清洗,使食品容器21的内壁上端和容器盖4内侧壁得以自动清洗,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食品容器21的内壁上端或/和容器盖4内侧壁进行自动清洗的技术难题,清洗彻底,无需用户手动参与,省时省力且清洁效果好。
[0027]其中,第二喷口55位于喷淋本体51的顶端面,以利用第二喷口55能够朝向容器盖4内侧壁喷射水柱,通过自下而上喷射水柱对容器盖4内侧壁进行清洗。并且,第二喷口55的数量是多个,且每个喷口55与喷淋本体51的顶端面之间呈夹角设置(如图6所述,两个喷口55喷淋本体51的顶端面511之间分别具有夹角γ1和γ2),以使各个第二喷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设在机座上的食品容器、设在食品容器内由电机驱动的加工处理器和可盖合在食品容器上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在容器盖的内侧壁设有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内设水道的喷淋本体、用于朝向食品容器的内壁上端喷射水柱的第一喷口及用于朝向容器盖内侧壁喷射水柱的第二喷口,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均设置在喷淋本体上且均与水道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口位于喷淋本体的顶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口的数量是多个,且每个喷口与喷淋本体的顶端面之间呈夹角设置以使各个第二喷口喷射出来的水柱呈现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容器盖设有用于驱动喷淋装置旋转的驱动装置,或者,喷淋装置具有受水力驱动旋转的自旋转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喷淋本体的旋转轴设有连通水道和外部水源的进水接头,进水接头的中心轴线与旋转轴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易于清洁的食品加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力陈滔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