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88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推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空间为培育仓,还包括育苗托盘总成和水盘,育苗托盘总成和水盘均通过抽拉方式安装在所述培育仓内;育苗托盘总成包括培育托盘、脱脂棉板和吸水纸;在所述培育仓的端口处铰接有单开门,在所述单开门上嵌入安装有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培养装置,利用带有透气微孔的培育托盘、脱脂棉板以及吸水纸配合,能够较好的锁住秧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无需频繁补充水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水盘的设置,其利用蒸发作用能够较长时间保证水分的充足,有利于秧苗的可靠培养;装置的高度可调,适应不同的培养和推广需要,使用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技术推广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科技组织、科研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03]植物培育是农业技术推广最直观的方式之一,育苗箱是最常用的植物培育设备,通常育苗箱带有向植物苗牙补水的功能;
[0004]但是,由于种植环境的不同,部分空气干燥的环境下培养秧苗,需要频繁向秧苗补水,不仅十分麻烦,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水分过多也不利于秧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水资源利用率高以及培育可靠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为培育仓,在所述箱体的顶面安装有引水管,在所述培育仓内安装有与所述引水管相通的分流总管,在所述分流总管的底面连通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喷雾头,还包括育苗托盘总成和水盘,所述育苗托盘总成和所述水盘均通过抽拉方式安装在所述培育仓内,且所述育苗托盘总成处在所述水盘的正上方;所述育苗托盘总成包括培育托盘、脱脂棉板和吸水纸,在所述培育托盘内均匀开设有透气微孔,所述脱脂棉板铺设在所述培育托盘内,所述吸水纸铺设在所述脱脂棉板上;在所述培育仓的端口处铰接有单开门,在所述单开门上嵌入安装有观察窗,在所述箱体外壁安装有对应于所述单开门自由端的闭合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育仓的内壁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并用于支撑所述育苗托盘总成的托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板的底面固定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纵向切面为“L”装结构,所述水盘架设在所述支撑板的水平部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闭合组件包括限位柱和复位弹簧,在所述箱体的外壁固定有L型板,所述限位柱贯穿所述L型板,在所述限位柱上分别固定有处在所述L型板两侧的一号限位盘和二号号限位盘,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限位柱上且处在所述一号限位盘与所述L型板之间;所述限位柱的一端面为斜面、另一端面上固定有拉
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底板、双向螺纹柱以及两组对称分布的翻转支撑臂,在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有移动轮、顶面四角与所述箱体的底面之间均固定有伸缩柱;在所述底板的顶面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分布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活动板,所述双向螺纹柱利用轴承支撑横向架设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且所述双向螺纹柱贯穿两个活动板并利用螺纹旋合方式与两个所述活动板相连,两组所述翻转支撑臂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活动板铰接、顶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面铰接;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还连接有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贯穿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双向螺纹柱的端部安装有手摇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开门的自由端外壁固定有门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培养装置,利用带有透气微孔的培育托盘、脱脂棉板以及吸水纸配合,能够较好的锁住秧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无需频繁补充水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水盘的设置,其利用蒸发作用能够较长时间保证水分的充足,有利于秧苗的可靠培养;装置的高度可调,适应不同的培养和推广需要,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的育苗托盘总成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闭合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箱体;2、培育仓;3、育苗托盘总成;4、托板;5、支撑板;6、水盘;7、单开门;8、观察窗;9、门把;10、引水管;11、分流总管;12、喷雾头;13、伸缩柱;14、底板;141、移动轮;142、翻转支撑臂;15、限位板;16、活动板;17、双向螺纹柱;18、手摇轮;19、导向柱;20、闭合组件;21、培育托盘;22、脱脂棉板;23、吸水纸;24、透气微孔;25、L型板;26、限位柱;27、一号限位盘;28、复位弹簧;29、二号号限位盘;30、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空间为培育仓2,在箱体1的顶面安装有引水管10,在培育仓2内安装有与引水管10相通的分流总管11,在分流总管11的底面连通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喷雾头12,还包括育苗托盘总成3和水盘6,育苗托盘总成3和水盘6均通过抽拉方式安装在培育仓2内,且育苗托盘总成3处在水盘6的正上方;育苗托盘总成3包括培育托盘21、脱脂棉板22和吸水纸23,在培育托盘21内均匀开设有透气微孔24,脱脂棉板22铺设在培育托盘21内,吸水纸23铺设在脱脂棉板22上;在培育仓2的端口处铰接有单开门7,在单
开门7上嵌入安装有观察窗8,在箱体1外壁安装有对应于单开门7自由端的闭合组件20,在使用时,分别将育苗托盘总成3和水盘6通过抽拉方式安装在培育仓2内,水盘6内加注足量的培养水分,此外,引水管10引入水源,对育苗托盘总成3补充水分,使脱脂棉板22和吸水纸23保持足够的湿润,秧苗培养于吸水纸23上层,脱脂棉板22和吸水纸23能够较好的锁住秧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无需频繁补充水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水盘6的设置,其利用蒸发作用能够较长时间保证水分的充足,有利于秧苗的可靠培养,关闭单开门7,利用闭合组件20锁住单开门7即可进行推广展示,利用观察窗8更高直观看到秧苗的生长状态。
[0020]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培育仓2的内壁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并用于支撑育苗托盘总成3的托板4,实现了育苗托盘总成3的抽拉式安装,拆装方便。
[0021]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托板4的底面固定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的纵向切面为“L”装结构,水盘6架设在支撑板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空间为培育仓(2),在所述箱体(1)的顶面安装有引水管(10),在所述培育仓(2)内安装有与所述引水管(10)相通的分流总管(11),在所述分流总管(11)的底面连通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喷雾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育苗托盘总成(3)和水盘(6),所述育苗托盘总成(3)和所述水盘(6)均通过抽拉方式安装在所述培育仓(2)内,且所述育苗托盘总成(3)处在所述水盘(6)的正上方;所述育苗托盘总成(3)包括培育托盘(21)、脱脂棉板(22)和吸水纸(23),在所述培育托盘(21)内均匀开设有透气微孔(24),所述脱脂棉板(22)铺设在所述培育托盘(21)内,所述吸水纸(23)铺设在所述脱脂棉板(22)上;在所述培育仓(2)的端口处铰接有单开门(7),在所述单开门(7)上嵌入安装有观察窗(8),在所述箱体(1)外壁安装有对应于所述单开门(7)自由端的闭合组件(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仓(2)的内壁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并用于支撑所述育苗托盘总成(3)的托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的底面固定有支撑板(5),且所述支撑板(5)的纵向切面为“L”装结构,所述水盘(6)架设在所述支撑板(5)的水平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秧苗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用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组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渭源县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