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及使用该轴承结构的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82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及使用该轴承结构的热泵机组,包括轴承主轴和轴承座,轴承座的内壁设有润滑剂进油口,轴承主轴与轴承座的配合面包括由锥底沿轴向两侧逐渐收缩的双锥面结构;轴承主轴沿双锥面结构开设有螺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锥面结构双螺旋槽结构,不仅可以承载径向载荷,还可以承载两端轴向载荷,并防止轴承主轴轴向滑移;较易形成较厚的承载膜,承载膜厚度在螺旋槽作用下周期性变化,并形成的压力带旋抱在轴上提高轴承的抗震性和平稳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辅助流道,在螺旋槽中间段补充冷媒润滑剂,有效解决冷媒润滑剂工作时因受热导致形成气体破坏轴承承载膜的问题。承承载膜的问题。承承载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及使用该轴承结构的热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及使用该轴承结构的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槽轴承通常由轴承主轴和轴承座组成,在高速工况下,螺旋槽轴承利用转动件某一部分的螺旋槽,通过螺旋泵送原理来汲取润滑油以润滑轴承的工作表面,通过螺旋槽动压效应产生的高压油膜来支撑转动体。传统的单螺旋槽轴承存在只能承载单向轴向载荷,承载能力较低、轴承表面对流慢、散热性较差等缺点,容易使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润滑剂粘度下降,导致润滑剂失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导致轴承磨损严重。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螺旋槽轴承结构,以解决传统的单螺旋槽轴承只能承载单向轴向载荷、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润滑剂粘度下降,导致润滑剂失效,轴承磨损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及使用该轴承结构的热泵机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只能承载单向轴向载荷、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润滑剂粘度下降,导致润滑剂失效,轴承磨损严重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包括轴承主轴和轴承座,轴承座的内壁设有润滑剂进油口,轴承主轴与轴承座的配合面包括由锥底沿轴向两侧逐渐收缩的双锥面结构;
[0006]所述锥底指双锥面结构的两个椎体共同的底面,是双锥面结构中径向直径最大的切面;
[0007]轴承主轴沿双锥面结构开设有螺旋槽。
[0008]优选的,双锥面结构以锥底所在平面对称形成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
[0009]轴承主轴沿第一锥面开设有第一螺旋槽,轴承主轴沿第二锥面开设有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以锥底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形状为矩形。
[0011]优选的,第一螺旋槽的数量为n,且6≤n≤12。
[0012]优选的,第一螺旋槽的螺旋角取值范围选25
°
~56
°

[0013]优选的,润滑剂进油口包括沿双锥面结构开设的主进油口、第一辅助进油口和第二辅助进油口;
[0014]主进油口设置在锥底所在环面上;
[0015]第一辅助进油口和第二辅助进油口分设于锥底轴向两侧,且与锥底距离相等。
[0016]优选的,双锥面结构的锥度取值范围是44
°
~70
°

[0017]优选的,轴承座由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组成。
[0018]优选的,旋槽轴承结构使用的润滑剂为冷媒润滑剂。
[0019]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的压缩机使用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螺旋槽轴承结构。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锥面结构双螺旋槽结构,不仅可以承载径向载荷,还可以承载两端轴向载荷;开有螺旋槽的锥面轴承在高速运转时较易形成较厚的承载膜,在变载荷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承载膜厚度在螺旋槽作用下周期性变化,并形成的压力带旋抱在轴上,双螺旋槽轴承可以形成更多压力峰值,提高轴承的抗震性和平稳性;轴承的双锥面结构结构同时起到缓解轴向载荷冲击,防止轴承主轴轴向滑移的作用;通过增加辅助流道,在螺旋槽中间段补充冷媒润滑剂,有效解决冷媒润滑剂工作时因受热导致形成气体破坏轴承承载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2]图1是螺旋槽轴承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2是轴承主轴展开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轴承主轴,21

上轴承座,22

下轴承座,31

第一锥面,32

第二锥面,41

第一螺旋槽,42

第二螺旋槽,51

主进油口,52

第一辅助进油口,53

第二辅助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29]如图1

2所示,螺旋槽轴承结构包括由上轴承座21和下轴承座22组合而成的轴承座,和在轴承座内转动设置的轴承主轴1,轴承座的内壁设有润滑剂进油口;
[0030]轴承主轴1与轴承座的配合面为由锥底沿轴向两侧逐渐收缩的双锥面结构,轴承主轴1沿双锥面结构开设有螺旋槽;
[0031]根据需要,双锥面结构之间可以增设一段以锥底为直径的圆柱段以改变螺旋槽轴承结构的长度;
[0032]在高速工况下,轴承主轴1依据螺旋泵送原理来汲取润滑剂以润滑轴承结构的配合面,螺旋槽转动对润滑剂动压效应,形成高压承载膜来支撑轴承主轴1。
[0033]所述双锥面结构可以为轴承主轴1与轴承座的配合面的全部,也可以是轴承主轴1与轴承座的配合面的一部分。
[0034]本实施例中,双锥面结构以锥底所在平面对称形成第一锥面31和第二锥面32,轴承主轴1沿第一锥面31开设有第一螺旋槽41,轴承主轴1沿第二锥面32开设有第二螺旋槽42,并且第一螺旋槽41与第二螺旋槽42以锥底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0035]双锥面结构结构的对称性使,螺旋槽轴承结构具有承载双向轴向载荷的能力,提升轴承的稳定性,在同类轴承中具有结构紧凑的优越性,也提高了轴承承载能力。
[0036]螺旋槽轴承结构的承受载荷能力受锥面锥度α、螺旋槽截面形状、螺旋槽数量、螺旋角β的影响。
[0037]本实施例中,随着轴承主轴1与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22的配合双锥面结构的锥度α增大,螺旋槽轴承结构的径向承载能力增大而轴向承载能力减弱,因此α的取值范围44
°
~70
°
,最优锥度取64
°

[0038]第一螺旋槽41与第二螺旋槽42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半椭圆形或三角形,不同形状的螺旋槽截面会影响螺旋槽轴承结构的承载能力接触载荷以及摩擦系数,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槽41与第二螺旋槽42截面形状是矩形。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锥面结构的单个锥面上螺旋槽数量为6~12条,第一螺旋槽41沿一侧锥面圆周均匀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槽轴承结构,包括轴承主轴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设有润滑剂进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轴与所述轴承座的配合面包括由锥底沿轴向两侧逐渐收缩的双锥面结构;所述轴承主轴沿所述双锥面结构开设有螺旋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槽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面结构以所述锥底所在平面对称形成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轴承主轴沿所述第一锥面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轴承主轴沿所述第二锥面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与所述第二螺旋槽以所述锥底所在平面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槽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槽的形状为矩形、半椭圆形或三角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槽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的数量为n,且6≤n≤1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槽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的螺旋角取值范围选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兴庞晓阳蒋楠胡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