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955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属于船舶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油箱和耗油机构,以及在油箱和耗油机构之间的输油管路;在输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该第一计量装置内的送油管路与输油管路相连通,并在送油管路上设置有计量燃油的流量计;在耗油机构回油口设置有回油管路,其一端连通回油口,另一端连通耗油机构与流量计之间的输油管路或者送油管路,将回油重新汇入新进燃油中,之后重新输入耗油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能够不受油箱自身结构、船舶运动状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对船舶油箱内燃油油量变化的精确计量,为船舶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燃油方面有效的保障。方面有效的保障。方面有效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船舶燃油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其重要性也与日俱增,而船舶运输因其自身具备的运载量大、运输成本较低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船舶航行距离越来越长,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通常很大,而对于燃油的统计计量往往会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
[0003]现在有技术中的船舶油量计量存在较大的缺陷,现有技术中的油耗管理主要采用人工记录船舶加油、输油、驳油及每航次耗油值来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的工作方式。不但浪费人力资源,而且记录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同时由人工的过多干预导致数据失真等弊端也无法避免,从而无法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0004]尤其是对于船舶燃油消耗计量,现有技术中的对船舶燃油消耗的计量通常采用舱容法进行计量,其在船舶油舱中配备燃油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油舱油位高度,再根据油舱的舱容曲线将油位高度换算成体积和重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船舶设计单位提供的油舱舱容曲线往往与船舶实际的舱容曲线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船舶燃油消耗的计量误差大。另一方面,由于船舶在江水中并非静止,特别是在行船过程中,船舶震动很大,油舱燃油液位始终处在较大波动中,液位传感器难以反映真实油位,这个给燃油消耗的计量带来很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能够不受油箱自身结构、船舶运动状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对船舶油箱内燃油油量变化的精确计量,为船舶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燃油方面有效的保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包括油箱和至少一个耗油机构,且所述油箱与所述耗油机构以输油管路连通;在所述输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
[0007]所述第一计量装置包括送油管路;所述送油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其与所述输油管路连通,使得自所述油箱输出的燃油可在经流量计计量后流入所述耗油机构中;
[0008]对应所述耗油机构的回油口还设置有回油管路,其一端连通所述回油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耗油机构与所述流量计之间的输油管路或者送油管路。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背离所述回油口的端部与所述流量计之间,使得所述燃油沿所述油箱向所述耗油机构单向流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得回油在该回油管路中自靠近回油口一端向另一端单向流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油气分离构件,用于实现回油管路中的油气分离。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对应所述油气分离构件还设置有回气管路,其设置在所述油气分离构件与所述油箱之间,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气输送至所述油箱中。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对应所述油箱还设置有加油管路,用于所述油箱的加油作业;
[0014]相应地,对应所述加油管路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以此实现该加油管路中加油油量的监测。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对应所述油箱还设置有驳油管路,用于对待驳油机构的驳油作业;
[0016]相应地,对应所述驳油管路设置有第三计量装置,以此实现该驳油管路中驳油油量的监测。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计量装置和/或所述第三计量装置为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节流式流量计、细缝流量计、容积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中的任意一种。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输油管路和/或所述送油管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旁通管路,且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溢流阀。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旁通油路上设置有用于监测管路中是否有所述燃油的油液监测构件。
[0020]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通过在连通于输油管路的送油管路上设置流量计的方式,实现对从油箱到耗油机构之间的燃油流量的准确计量,以实现对船舶油耗的精确监测计量,准确实现油箱内油量的监测;同时,通过回油管路将耗油机构所产生的回油直接汇入计量过后的燃油中的方式,避免回油进行计量,减少在油箱燃油计量过程中因多次计量所产生的计量误差,大大提高了对油箱内燃油计量的精准度。
[0022](2)本技术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通过在输油管路、送油管路、回油管路设置单向阀的方式,确保新进燃油、回油输送方向的准确性,有效避免由于油液的逆向流动所造成的油量计量误差,同时确保耗油机构正常稳定的运作。
[0023](3)本技术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通过在回油管路上设置油气分离构件方式,实现对回油管路中回油的油气分离作业,将回油中所掺杂的少量油气分离排出,并将油气分离后的回油重新汇入新进燃油中,避免燃油中的油气对耗油构件运行的影响,有效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
[0024](4)本技术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通过多个计量装置实现船舶燃油消耗、船舶加油、船舶驳油等燃油增减的实时监测,并通过回油直接汇入新进燃油的结构设计、油气分离构件的回油油液/油气分离以及多个单向阀防止燃油逆流等措施,
显著降低船舶燃油变化过程中计量误差,提高船舶燃油监测精,进而实现船舶油量状态的精准掌控,为船舶的安全行驶提供有效的保证。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27]1、油箱;2、耗油机构;3、输油管路;4、第一计量装置;5、加油机构;6、加油管路;7、第二计量装置;8、待驳油机构;9、驳油管路;10、第三计量装置;
[0028]401、送油管路;402、内部回油管路;403、流量计;404、第一单向阀;405、第二单向阀;406、油气分离构件;407、回气管路;408、旁通管路;409、溢流阀;410、油液监测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包括油箱和至少一个耗油机构,且所述油箱与所述耗油机构以输油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所述第一计量装置包括送油管路;所述送油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其与所述输油管路连通,使得自所述油箱输出的燃油可在经流量计计量后流入所述耗油机构中;对应所述耗油机构的回油口还设置有回油管路,其一端连通所述回油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耗油机构与所述流量计之间的输油管路或者送油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中,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背离所述回油口的端部与所述流量计之间,使得所述燃油沿所述油箱向所述耗油机构单向流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中,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得回油在该回油管路中自靠近回油口一端向另一端单向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中,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油气分离构件,用于实现回油管路中的油气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船舶的油耗精确监测计量系统,其中,对应所述油气分离构件还设置有回气管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必君张铭姜荣李京川王应金何照军孙嘉敏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至诚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