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转角绿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53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5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携转角绿幕,涉及绿幕产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转角支架和穿设于转角支架上的绿布,所述转角支架包括两组折角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根连接管,多根所述连接管的端点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两组所述框架的连接侧共用同一根连接管。本申请具有方便布置带转角绿幕拍摄场景的效果。置带转角绿幕拍摄场景的效果。置带转角绿幕拍摄场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转角绿幕


[0001]本申请涉及绿幕产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转角绿幕。

技术介绍

[0002]绿幕是拍摄特技镜头的背景幕布,演员在绿幕前表演,由摄影机拍摄下来,画面在电脑中处理,抠掉背景的绿色,换上其他背景。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70788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绿布地拉幕,包括绿布、提手、上轴加强板、支杆上固定座、上轴端套、上轴、支杆定位片、支杆、支杆接头、空气压簧、空气压簧固定座、支杆下固定座、弹片、上盖、上盖端盖、合叶、卷轴端套、卷轴、下盖端盖、下盖、支脚、气缸、气缸底座和支撑杆,支脚通过螺丝固定在下盖的底侧,卷轴端套套接在卷轴的一端,下盖端盖固定在下盖的两端端口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市场上的绿幕产品总体上适合摄影单面绿幕的比较多,若在拍摄带转角的影片时,则通过单面绿幕布置场景,布置过程中需要大量固定件,导致拆装繁琐,布置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单面绿幕在布置带转角拍摄场景时较为不便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转角绿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转角绿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携转角绿幕,包括转角支架和穿设于转角支架上的绿布,所述转角支架包括两组折角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根连接管,多根所述连接管的端点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两组所述框架的连接侧共用同一根连接管。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连接管通过连接件组装成带折角的转角支架,使转角支架能够利用连接管和连接件的简单固定就形成转角结构,再将绿布铺设于转角支架并拉紧,便可在布置带转角的绿幕拍摄场景时,能够将转角框架快速组装,大大提升了场景布置的方便程度。
[0009]可选的,所述转角支架的顶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两组框架相远离侧顶角的支撑拉绳。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拉绳将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顶角连接,以使两组框架和支撑拉绳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提升转角支架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转角支架的底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两组框架相远离侧底角的底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框将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底角连接,以使两组框架的底侧与地面的接触范围更广,从而加强转角支架立于地面上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底框包括多根底管,所述底管与位于框架底侧的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管之间相互连接组装成底框,并与位于框架底侧的连接管连接,以提升底框拆装的方便程度。
[0015]可选的,所述转角支架的底侧设置有主支撑件,所述主支撑件设置于两组框架折角连接处的底角并远离底框水平延伸。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支撑件设置于两组框架折角连接处,以便转角支架在布置安装后,能够对转角支架的放置起到支撑作用,减少转角支架向后倾倒的情况发生。
[0017]可选的,所述主支撑件设置有与两组框架折角连接处顶角连接的主拉绳。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拉绳将主支撑件与两组框架折角连接处的顶角连接,以主拉绳、主支撑件和两组框架折角连接处的顶角三者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转角支架安装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转角支架的底侧设置有侧支撑件,所述侧支撑件设置于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底角并远离底框水平延伸。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支撑件设置于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底角处,以便转角支架在布置安装后,能够对转角支架的放置起到支撑作用,减少转角支架向两侧倾倒的情况发生。
[0021]可选的,所述侧支撑件设置有与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顶角连接的侧拉绳。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拉绳将侧支撑件与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顶角连接,以使侧拉绳、侧支撑件和两组框架相远离侧的顶角三者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转角支架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突显固定点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突显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突显固定点位置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转角支架;11、框架;111、连接管;2、绿布;3、支撑拉绳;4、底框;41、底管;5、主支撑杆;51、主拉绳;6、侧支撑杆;61、侧拉绳;101、第一固定点;102、第二固定点;103、第三固定点;104、第四固定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携转角绿幕。
[0030]实施例1:
[0031]参照图1、图2,便携转角绿幕包括转角支架1,转角支架1包括两组框架11,框架11为矩形状设置,两组框架11呈90度角连接。转角支架1上设置有绿布2,绿布2通过3D剪裁形成,绿布2穿设于两组框架11上并覆盖于框架11的边缘,进而通过自锁式扎带拉紧绿布2的边缘,使绿布2的边缘与框架11的边缘固定,且绿布2中位处与两组框架11的转角连接处也通过自锁式扎带拉紧,便可形成带90度转角的绿幕拍摄环境。
[0032]参照图1、图2,每组框架11均包括四根完全相同的连接管111,连接管111为碳纤维圆管;四根连接管111中两根水平设置两根竖直设置,两根水平的连接管111与两根竖直的连接管111交替排布并依次通过圆管连接件连接,使得四根连接管111连接构成方形的框架
11。其中,两组框架11呈90度转角连接的一侧共用同一根连接管111,以使两组框架11通过几个连接点的固定便可形成稳定的转角支架1,以适配小规模拍摄和展会现场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场景布置的方便程度。
[0033]参照图1、图2,两组框架11转角连接侧的底角设定为第二固定点102,两组框架11远离转角连接的一侧底角分别设定为第一固定点101和第三固定点103。每个固定点均设置有圆管连接件,且圆管连接件的型号选用根据该固定点所连接的管数决定,且每个固定点均通过打膨胀螺栓的固定方式实现与地面的固定,第二固定点102处的连接件实现三根连接管111的连接,第一固定点101和第三固定点103两者处的连接件实现两根连接管111的连接,以实现连接管111的简单连接。
[0034]参照图1、图2,转角支架1的底侧设置有底框4,底框4包括两根相同的底管41,底管41与连接管111长度相同,且均为碳纤维圆管。两根底管41中的一根底管41的一端置于第一固定点101处,并通过连接件实现与第一固定点101的连接;两根底管41中的另一根底管41的一端置于第三固定点103处,并通过连接件实现与第三固定点103的连接;两根底管41在远离固定点的一端呈90度角对接,并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且将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转角绿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支架(1)和穿设于转角支架(1)上的绿布(2),所述转角支架(1)包括两组折角连接的框架(11),所述框架(11)包括多根连接管(111),多根所述连接管(111)的端点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两组所述框架(11)的连接侧共用同一根连接管(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转角绿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支架(1)的顶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两组框架(11)相远离侧顶角的支撑拉绳(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转角绿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支架(1)的底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两组框架(11)相远离侧底角的底框(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转角绿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4)包括多根底管(41),所述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超李龙威吴永强姚胜
申请(专利权)人: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