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950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数据模型;步骤2、生成保护规则并将保护规则与数据模型绑定,生成安全模型;步骤3、建立数据到安全模型的关联映射;步骤4、根据数据与安全模型的关联映射关系提取数据形成安全模型数据;步骤5、通过安全模型执行保护规则完成数据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案通过安全模型对共性数据提供统一的防护措施,保障数据保护力度的一致性,避免某一防护短板情况导致的数据泄露问题;安全模型基于密码算法进行完整性、真实性保护,具备较强的防篡改、抗伪造能力;极大简化了数据安全配置管理的复杂度,降低了数据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门槛,提升了数据防护的效能和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数据应用、跨领域数据共享场景下,存在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保护的需求。当前针对结构化、半结构数据保护的方法根据数据保护粒度不同,主要有两种方式:1)针对同类数据配置相同的数据保护规则,执行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可批量化处理数据,但数据保护粒度较粗。2)对指定的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提取结构信息,然后针对结构信息配置保护规则,依据保护规则对该结构信息关联数据进行加密和访问控制。该方式数据保护粒度较细,但针对结构信息不同的数据需要单独配置规则,配置管理工作量较大。
[0003]为避免数据泄露,通常需要采取符合安全要求的数据保护强度和保护粒度,保护规则配置对管理员水平要求较高,通常需要专业的数据安全人员进行运维管理,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因为成本和管理等因素,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数据模型;步骤2、生成保护规则并将保护规则与数据模型绑定,生成安全模型;步骤3、建立数据到安全模型的关联映射;步骤4、根据数据与安全模型的关联映射关系提取数据形成安全模型数据;步骤5、通过安全模型执行保护规则完成数据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为:通过选择模型库中已有数据模型作为父模型,新建模型作为子模型,选择父模型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作为子模型的属性,形成新数据模型;或通过连接数据库,读取指定库表结构信息,选择数据库表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作为新增模型属性,形成新数据模型;或通过导入半结构化文档,解析半结构化文档的表头或元素作为模型属性,形成新数据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型包括:模型名称、模型属性以及模型所属应用领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子步骤为:步骤2.1、通过国密SM3算法对数据模型进行HASH计算,生成数据模型杂凑值;步骤2.2、将保护规则版本号、加密规则、控制规则、数据模型杂凑值进行拼接,并将进行拼接结果通过国密SM3算法HMAC技术生成安全模型杂凑值,由拼接结果和安全模型杂凑值组成保护规则;步骤2.3、将保护规则嵌入到数据模型中,形成安全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安全模型的细颗粒数据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颜亮谢建武刘福金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