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桩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16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桩端板,属于管桩端头板技术领域。它包括内端环、中端环和外端环,所述的内端环通过外连接结构和中端环转动连接,所述的中端环通过内连接结构和外端环转动连接,所述的中端环上设有若干沿周向设置的筋锚孔,所述的筋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中端环,所述的筋锚孔侧部还设有卡紧结构,所述的中端环与内端环和外端环可拆卸连接。中端环与内端环和外端环转动连接能在需要将钢筋与筋锚孔对准时转动中端环,从而能够方便快速的将筋锚孔与钢筋对齐,在钢筋插入筋锚孔后,转动中端环能将钢筋卡入至卡紧结构中从而能够使中端环和钢筋的连接更牢固,中端环与内端环和外端环可拆卸连接能便于中端环的安装。和外端环可拆卸连接能便于中端环的安装。和外端环可拆卸连接能便于中端环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管桩端板


[0001]本技术属于管桩端头板
,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端板。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但现有技术中的管桩端头板在需要对准主筋锚孔和钢筋孔的时候,用双手转动整块管桩端头板过于不便,导致施工者更加的费力。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管桩端板[申请号:202021774724.9],包括端板本体,端板本体的左侧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定夹板,固定环与两个固定夹板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两个固定夹板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活动件,两个活动件相背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环并延伸至固定环的外部,两个活动件相对的一端均与固定环的外侧壁紧密贴合,两个活动件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动挂钩,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端板,包括内端环(1)、中端环(2)和外端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端环(1)通过外连接结构(4)和中端环(2)转动连接,所述的中端环(2)通过内连接结构(5)和外端环(3)转动连接,所述的中端环(2)上设有若干沿周向设置的筋锚孔(6),所述的筋锚孔(6)沿竖直方向贯穿中端环(2),所述的筋锚孔(6)侧部还设有卡紧结构(7),所述的中端环(2)与内端环(1)和外端环(3)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端环(3)包括一号上端环(8)和一号下端环(9),所述的一号上端环(8)和一号下端环(9)通过若干沿周向设置的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内端环(1)包括二号上端环(10)和二号下端环(11),所述的二号上端环(10)和二号下端环(11)通过若干螺栓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连接结构(4)包括固定在中端环(2)外侧壁上且呈环形设置的外连接环(12),所述的外连接环(12)的截面呈T型,所述的外连接环(12)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一号上端环(8)和一号下端环(9)抵靠,且所述的外连接环(12)的上下端面与一号上端环(8)和一号下端环(9)的连接处还设有减摩结构(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上端环(8)和一号下端环(9)之间还设有一段截面呈环形的环形槽(14),所述的外连接环(12)外侧壁上还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助力杆的助力杆槽(15),所述的助力杆槽(15)水平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连接结构(5)包括固定在中端环(2)内侧壁上且呈环形设置的内连接环(16),所述的内连接环(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蕾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八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