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02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包括绞车箱体、分线底座和配重块,所述绞车箱体底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箱体支架,多个所述箱体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所述分线底座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分线支架,两个所述分线支架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河流两岸分别设置支架底座和分线底座,便于减小占地面积,不需要建设较大的缆道房,从而减少投资;通过第一电瓶和第二电瓶提供电能,无需架设电线;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便于控制缆道测流部件的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通过设置遥控模块,可以实现电动或手摇手柄控制选择,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少、维修简单方便。维修简单方便。维修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简称Adcp)己经在水文系统中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文站的高洪测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防汛提供准确及时的实测流量资料。
[0003]在使用中发现,当水文站测验断面位于桥上时,由于车流量太大,在桥上测验极不安全;传统的水文缆道,需建设缆道房、重新架设供电线路,存在征地困难、投资成本高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水文缆道,需建设缆道房、重新架设供电线路,存在征地困难、投资成本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括绞车箱体、分线底座和配重块,所述绞车箱体底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箱体支架,多个所述箱体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所述分线底座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分线支架,两个所述分线支架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远离分线支架一端与分线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分线支架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有分线轮,两个所述分线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块,所述顶部连接块顶部和绞车箱体顶部设置有主索,所述主索外壁滑动连接有行车箱;
[0006]所述绞车箱体底部内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变速箱,所述变速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前端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和分线轮之间设置有循环索,所述变速箱远离第一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摇杆,所述绞车箱体一侧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瓶;
[0007]所述行车箱前后两端内壁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与主索相对应的行车辊,所述行车箱前后两端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循环索相对应的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与循环索固定连接,所述行车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箱,所述升降控制箱底部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前端设置有升降卷桶,所述升降卷桶外壁设置有升降索,所述升降索底部固定连接有吊钩,所述升降控制箱一侧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瓶;
[0008]所述配重块顶部设置有多个配重滑轮,两个所述分线支架靠近绞车箱体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配重支架,两个所述配重支架内侧设置有多个支架滑轮。
[0009]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座和分线底座为混凝土结构制成,混凝土结构较为坚固耐用,且价格经济。
[0010]优选的,所述行车箱两侧顶部和中心分别开设有与主索和循环索相对应的通孔,
通过循环索带动行车箱在主索上滑动。
[0011]优选的,所述主索采用6*19

8毫米钢丝绳制成,所述循环索采用6*19

5毫米钢丝绳制成,满足行车箱的载荷需求。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12伏1400转直流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内部设置有遥控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遥控器可以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工作。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瓶和第二电瓶额定输出电压为直流12伏,也可以采用户外电源代替第一电瓶和第二电瓶进行供电。
[0014]优选的,所述循环索依次缠绕支架滑轮和配重滑轮,且所述配重块重量为300千克,通过配重块调节循环索的张力。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通过在河流两岸分别设置支架底座和分线底座,便于减小占地面积,不需要建设较大的缆道房,从而减少投资;通过第一电瓶和第二电瓶提供电能,无需架设电线;
[0017]2.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便于控制缆道测流部件的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通过设置遥控模块,可以实现电动或手摇手柄控制选择,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少、维修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绞车箱体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升降控制箱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配重块的示意图。
[0022]图中:1、绞车箱体;2、支架底座;3、分线底座;4、分线支架;5、分线轮;6、顶部连接块;7、主索;8、行车箱;9、升降控制箱;10、配重支架;11、箱体支架;12、手摇杆;13、循环索;14、吊钩;15、配重块;16、支撑架;17、第一电机;18、变速箱;19、第一减速机;20、驱动轮;21、第一电瓶;22、行车辊;23、固定柱;24、第二电机;25、第二电瓶;26、第二减速机;27、升降卷桶;28、升降索;29、支架滑轮;30、配重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括绞车箱体1、分线底座3和配重块15,绞车箱体1底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箱体支架11,多个箱体支架1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2,支架底座2和分线底座3为混凝土结构制成,支架底座2和分线底座3分别设置在河流的两岸,分线底座3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分线支架4,箱体支架11和分线支架4均采用钢结构,高度两米,超出设计水位3米,两个分线支架4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6,多个支撑架16远离分线支架4一端与分线底座3固定连接,两个分线支架4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有分线轮5,两个分线支架4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块6,顶部连接块6顶部和绞
车箱体1顶部设置有主索7,主索7外壁滑动连接有行车箱8。
[0025]绞车箱体1底部内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7和变速箱18,变速箱18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机19,第一减速机19前端设置有驱动轮20,驱动轮20和分线轮5之间设置有循环索13,循环索13包角360度,减少循环索13打滑,主索7采用6*19

8毫米钢丝绳制成,循环索13采用6*19

5毫米钢丝绳制成,变速箱18远离第一电机17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摇杆12,用手动离合器切换手、电动转换,绞车箱体1一侧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瓶21,通过第一电瓶21为第一电机17供电,第一电机17通过变速箱18调节速度,然后带动循环索13,使行车箱8做水平滑动。
[0026]如图3所示,行车箱8前后两端内壁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与主索7相对应的行车辊22,行车箱8前后两端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循环索13相对应的固定柱23,两个固定柱23与循环索13固定连接,行车箱8两侧顶部和中心分别开设有与主索7和循环索13相对应的通孔,行车箱8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箱9,升降控制箱9底部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24为12伏1400转直流电机,且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2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缆道携带ADCP渡河的测验装置,包括绞车箱体(1)、分线底座(3)和配重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箱体(1)底部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箱体支架(11),多个所述箱体支架(1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2),所述分线底座(3)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分线支架(4),两个所述分线支架(4)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6),多个所述支撑架(16)远离分线支架(4)一端与分线底座(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分线支架(4)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有分线轮(5),两个所述分线支架(4)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块(6),所述顶部连接块(6)顶部和绞车箱体(1)顶部设置有主索(7),所述主索(7)外壁滑动连接有行车箱(8);所述绞车箱体(1)底部内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7)和变速箱(18),所述变速箱(18)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机(19),所述第一减速机(19)前端设置有驱动轮(20),所述驱动轮(20)和分线轮(5)之间设置有循环索(13),所述变速箱(18)远离第一电机(17)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摇杆(12),所述绞车箱体(1)一侧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瓶(21);所述行车箱(8)前后两端内壁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与主索(7)相对应的行车辊(22),所述行车箱(8)前后两端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循环索(13)相对应的固定柱(23),两个所述固定柱(23)与循环索(13)固定连接,所述行车箱(8)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箱(9),所述升降控制箱(9)底部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机(26),所述第二减速机(26)前端设置有升降卷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东马井涛段锦海李君李洪武赵百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长春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