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98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清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前端设置有抽泥机,所述抽泥机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挡罩,所述船体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存储箱,所述絮凝剂存储箱一侧设置有控制室,所述絮凝剂存储箱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絮凝剂存储箱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搅拌机构下端伸入所述船体内部空间,所述控制室与所述搅拌机构之间电连接,所述船体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船体内部空间相通,该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具有及时沉降污泥等功能,能够在清淤的同时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清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在对河道或渠道进行清理时一般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但这样不仅将水体变得浑浊,还容易影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对生态造成破坏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既能够疏通河道,又能够减缓水质污染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该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船体可以漂浮于水面且可以装载吸附上来的污泥,抽泥机用于将污泥抽进船体内部,管道用于传输污泥,破碎机构可以将污泥中较大块状物破碎成小块方便抽取,挡罩可以减少水中的生物被误吸的情况,絮凝剂存储箱内部存储有絮凝剂,搅拌机构用于将抽入船体的污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从而沉降污水中的泥沙,形成上清下浊的状态,絮凝剂通过搅拌机构慢慢进入船体内部,控制室控制絮凝剂的输出量,排水管与船体内部空间相通,船体内水位足够高时最顶部的经过絮凝剂沉降的清水会从排水管中排出,清水排出后船体的空间能够一次性收集更多的污泥,还可以改善水质。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前端设置有抽泥机,所述抽泥机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挡罩,所述船体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存储箱,所述絮凝剂存储箱一侧设置有控制室,所述絮凝剂存储箱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絮凝剂存储箱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搅拌机构下端伸入所述船体内部空间,所述控制室与所述搅拌机构之间电连接,所述船体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船体内部空间相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外壳、旋转轴、第一电机、刀头和稳定块,所述外壳下端与所述挡罩内部空间相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顶部与所述管道内部空间相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外壳外部,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外壳内侧部分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所述刀头,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与所述稳定块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导管、喷头、支架、第二电机和叶片,所述导管顶端插入所述絮凝剂存储箱内部并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导管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管外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喷头一侧。
[0009](三)、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船体可以漂浮于水面且可以装载吸附上来的污泥,抽泥机用于将污泥抽进船体内部,管道用于传输污泥,破碎机构可以将污泥中较大块状物破碎成小块方便抽取,挡罩可以减少水中的生物被误吸的情况,絮凝剂存储箱内部存储有絮凝剂,搅拌机构用于将抽入船体的污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从而沉降污水中的泥沙,形成上清下浊的状态,絮凝剂通过搅拌机构慢慢进入船体内部,控制室控制絮凝剂的输出量,排水管与船体内部空间相通,船体内水位足够高时最顶部的经过絮凝剂沉降的清水会从排水管中排出,将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提取,能够一次性收集更多的污泥,还可以改善水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破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1‑
船体、2

抽泥机、3

管道、4

破碎机构、5

挡罩、6

絮凝剂存储箱、7

搅拌机构、8

控制室、9

排水管、41

外壳、42

旋转轴、43

第一电机、44

刀头、45

稳定块、71

导管、72

喷头、73

支架、74

第二电机、75

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前端设置有抽泥机2,所述抽泥机2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管道3,所述管道3下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4,所述破碎机构4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挡罩5,所述船体1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存储箱6,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一侧设置有控制室8,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机构7,所述搅拌机构7与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搅拌机构7下端伸入所述船体1内部空间,所述控制室8与所述搅拌机构7之间电连接,所述船体1一侧设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与所述船体1内部空间相通。
[0018]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外壳41、旋转轴42、第一电机43、刀头44和稳定块45,所述外壳41下端与所述挡罩5内部空间相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41顶部与所述管道3内部空间相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轴42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4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42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外壳41外部,所述旋转轴42位于所述外壳41内侧部分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所述刀头44,所述旋转轴42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3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2另一端与所述稳定块4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7包括导管71、喷头72、支架73、第二电机74和叶片75,所述导管71顶端插入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内部并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头72与所述导管71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管71外周连接所述支架73,所述支架73下端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电机74,所述第二电机73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叶片75,所述叶片75位于
所述喷头72一侧。
[0019]本技术提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所示,船体1可以漂浮于水面且可以装载吸附上来的污泥,船体1前端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抽进船体1内部的抽泥机2,抽泥机2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传输污泥的管道3,管道3下端固定连接有可以将污泥中较大块状物破碎成小块方便抽取的破碎机构4,破碎机构4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挡罩5,挡罩5可以减少水中的生物被误吸的情况,船体1上方设置有内部存储有絮凝剂的絮凝剂存储箱6,絮凝剂存储箱6一侧设置有控制室8,絮凝剂存储箱6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机构7,搅拌机构7用于将抽入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前端设置有抽泥机(2),所述抽泥机(2)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管道(3),所述管道(3)下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4),所述破碎机构(4)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挡罩(5);所述船体(1)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存储箱(6),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一侧设置有控制室(8),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机构(7),所述搅拌机构(7)与所述絮凝剂存储箱(6)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搅拌机构(7)下端伸入所述船体(1)内部空间,所述控制室(8)与所述搅拌机构(7)之间电连接;所述船体(1)一侧设置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与所述船体(1)内部空间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外壳(41)、旋转轴(42)、第一电机(43)、刀头(44)和稳定块(45),所述外壳(41)下端与所述挡罩(5)内部空间相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郭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