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进式撑开螺丝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894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进式撑开螺丝及其安装方法,撑开螺丝包含一螺栓及一撑开套筒;螺栓包含有相连接的一螺杆部及一头部;撑开套筒套设于螺栓外,且包含一套筒部及多个撑开片;撑开螺丝用以将一连接件固定于石材内,其中螺杆部的长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配合,而使螺杆部的长度设计成,当施工人员将螺栓转动至头部抵靠连接件时,撑开片已被撑开至所需撑开程度,借此方便施工人员判断是否已撑开,且可有效确保撑开螺丝已稳固固定于石材内,借以大幅提升安全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一次转动,并且降低了元件数量,因此方便操作及携带,也降低了零件不慎掉落而造成危险的可能。慎掉落而造成危险的可能。慎掉落而造成危险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进式撑开螺丝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不便形成螺孔的材质的螺丝及其安装方法,尤指一种用于石材的螺丝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社会中,螺丝广泛的用于各种工业及各种产品当中,螺丝与被固定之物通过螺纹的大面积接触而得以紧密地相互结合;然而并非各种材质均可轻易成型具有内螺纹的螺孔,例如石材或水泥,其难以在孔壁上成型细致的螺纹,因此难以使用一般螺丝。
[0003]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为了使用在难以成形螺孔的材质上,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旋进式撑开螺丝,其包含一螺杆91、一撑开套筒92及一螺帽93。撑开套筒92包含一套筒部921及多个撑开片922,套筒部921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撑开片922突出于套筒部921的一端,且该等撑开片922环绕间隔设置,各撑开片922的外端朝向撑开套筒92的中心线倾斜。螺杆91穿设螺合于撑开套筒92的套筒部921,且可穿设于该等撑开片922之间,螺杆91随着螺合而可逐渐朝向该等撑开片922移动,并因此会逐渐向外撑开该等撑开片922。
[0004]使用时,请参阅图9所示,将撑开套筒92及螺杆91一同穿设进石材94(以石材为例)的安装孔941内,请参阅图10所示,接着相对撑开套筒92转动螺杆91,螺杆91逐渐朝向该等撑开片922移动而逐渐向外撑开该等撑开片922,借此便可使撑开片922紧抵于石材94的安装孔941的孔壁,进而使撑开套筒92及螺杆91固定于石材94上。
[0005]请参阅图11所示,接着再将连接件95(例如为铁件,像是L型的板体)套设于螺杆91上,最后再将螺帽93套设螺合于螺杆91上,并转动螺帽93直到螺帽93紧抵于连接件95,到此便可将连接件95通过螺杆91及螺帽93而固定于石材94上,而石材94便可通过连接件95而结合于墙上等处。
[0006]然而前述的旋进式撑开螺丝具有三个缺点:
[0007]第一,撑开片922位于石材94的安装孔941内而无法通过肉眼看见,因此难以确定撑开片922是否已经被撑开至所需的程度,故有可能有些装设完的旋进式撑开螺丝的撑开片922仅是稍微撑开而未稳固固定,因此在施工后便因各种原因而脱落,掉落的旋进式撑开螺丝甚至掉落的石材94都会造成严重的工安事故。
[0008]第二,螺杆91及螺帽93势必为相互分离的两元件,并且在装设的过程中,总共需要转动两次,第一次是相对撑开套筒92转动螺杆91,第二次是相对螺杆91转动螺帽93。倘若将螺帽93及螺杆91结合而成为具有较宽头部的螺栓,如此一来虽然仅需转动一次,但可能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栓的端部已经抵靠到安装孔941的孔底,但螺栓的头部尚未抵靠到连接件95,或是螺栓的头部已经抵靠到连接件95,但是螺栓的端部尚未移动到足够的距离而尚未将撑开片922撑开至所需的程度。因此螺杆91及螺帽93势必为相互分离的两元件以各自转动来调整各自的位置,但两次转动不仅没有效率,旋进式撑开螺丝分成三个元件也造成携带上的不便。
[0009]尤其当施工人员在装设旋进式撑开螺丝时,可能并非在方便施工之处,例如在建
筑物的高处外侧装设石材等等,此时若螺杆91及螺帽93的其中之一带的较少,便需要经过长途移动才得以补充;并且在高空作业时,更是尽可能要少带零件,以免零件不慎掉落而造成下方人员的危险。
[0010]第三,在相对撑开套筒92转动的过程中,为了将撑开套筒92的撑开片922,可能需要对螺杆91施以一定的扭力,此时为了避免撑开套筒92也跟着一起随着螺杆91转动,因此撑开套筒92的套筒部921的外壁面成形有两止转平面,该两止转平面分别位于套筒部921的相对两侧,而连接件95的穿孔951也非圆孔而有对应的两个平面,借此套筒部921的两个止转平面抵靠于连接件95的穿孔951的两个平面,如此可使撑开套筒92不会跟着螺杆91一起转动。
[0011]然而,当施工人员在非方便施工之处时,若还要将撑开套筒92及连接件95转动至相互对应的角度,可能会相当不便,尤其撑开套筒92只有两个止转平面,因此最极端的情形下(止转平面跟穿孔951的平面垂直),甚至需要转动90度才能使撑开套筒92及连接件95的角度相互吻合,如此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势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尤其若因要仔细转动元件来调整角度而不慎造成零件掉落,则更可能造成下方的人员伤亡,因此安装的便利性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更是相当重要。
[0012]因此,现有技术的旋进式撑开螺丝,在使用上及携带上均有不便之处,且无法有效确保稳固固定而可能造成工安事故,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有鉴于前述之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进式撑开螺丝及其安装方法,以可降低元件数量并方便安装。
[0014]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旋进式撑开螺丝,其用以将一连接件固定于一被固定物上,该被固定物具有一施工平面,该连接件贴靠于该施工平面上,该旋进式撑开螺丝包含
[0015]一螺栓,其包含有相连接的一螺杆部及一头部,该螺杆部用以贯穿该连接件,该头部用以朝向该施工平面抵靠该连接件;
[0016]一撑开套筒,其套设于该螺栓外,且包含
[0017]一套筒部,其内壁面设有内螺纹,且该套筒部套设螺合于该螺栓的该螺杆部;
[0018]多个撑开片,其突出于该套筒部的一端,且该等撑开片环绕间隔设置,各该撑开片朝向该撑开套筒的中心线弯折;该螺栓随着相对该套筒部转动而可使该螺杆部朝向该等撑开片移动,而该螺杆部移动到该等撑开片之间的过程中,会逐渐向外撑开该等撑开片;该等撑开片具有一展开固定状态,于该展开固定状态时,该撑开套筒固定于被固定物上;
[0019]其中,该螺杆部的长度与该连接件的厚度相配合,而使得当该螺栓相对该撑开套筒转动至该螺栓的该头部朝向该施工平面抵靠该连接件时,该螺栓的该螺杆部将该撑开套筒的该等撑开片撑开至该展开固定状态。
[0020]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旋进式撑开螺丝的安装方法,其于一被固定物的一施工平面上成形一安装孔,接着将一连接件贴靠在该施工平面上,之后将一旋进式撑开螺丝贯穿该连接件并穿设于该安装孔中,该旋进式撑开螺丝包含一螺栓及一撑开套筒,该螺栓包含相连接的一螺杆部及一头部,该撑开套筒包含有多个撑开片;将该
螺栓相对该撑开套筒转动,而使该螺栓的该螺杆部朝向该等撑开片移动以撑开该等撑开片,该连接件的厚度与该螺杆部的长度相配合,而使得当该螺栓转动至该头部朝向该施工平面抵靠该连接件时,该螺栓的该螺杆部将该撑开套筒的该等撑开片撑开至一展开固定状态,进而使该等撑开片抵靠该安装孔的孔壁而使该撑开套筒固定于该被固定物上。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借由使该螺杆部的长度与该连接件的厚度相配合,而使该螺杆部的长度设计成,当螺栓的头部抵靠连接件时,可将撑开片撑开至所需撑开程度的长度,换句话说,当施工人员将螺栓转动至头部抵靠连接件时,便代表撑开片已被撑开至所需撑开程度,借此方便施工人员判断撑开片是否已撑开,且可有效确保旋进式撑开螺丝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进式撑开螺丝,其用以将一连接件固定于一被固定物上,该被固定物具有一施工平面,该连接件贴靠于该施工平面上,其特征在于,该旋进式撑开螺丝包含:一螺栓,其包含有相连接的一螺杆部及一头部,该螺杆部用以贯穿该连接件,该头部用以朝向该施工平面抵靠该连接件;一撑开套筒,其套设于该螺栓外,且包含一套筒部,其内壁面设有内螺纹,且该套筒部套设螺合于该螺栓的该螺杆部;多个撑开片,其突出于该套筒部的一端,且所述撑开片环绕间隔设置,各该撑开片朝向该撑开套筒的中心线弯折;该螺栓随着相对该套筒部转动而能使该螺杆部朝向所述撑开片移动,而该螺杆部移动到所述撑开片之间的过程中,会逐渐向外撑开所述撑开片;所述撑开片具有一展开固定状态,于该展开固定状态时,该撑开套筒固定于被固定物上;其中,该螺杆部的长度与该连接件的厚度相配合,而使得当该螺栓相对该撑开套筒转动至该螺栓的该头部朝向该施工平面抵靠该连接件时,该螺栓的该螺杆部将该撑开套筒的所述撑开片撑开至该展开固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进式撑开螺丝,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撑开片被该螺杆部撑开至该展开固定状态时,该螺杆部相对于该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撑开片的外端切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进式撑开螺丝,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撑开片被该螺杆部撑开至该展开固定状态时,该头部抵靠于该套筒部相对于所述撑开片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进式撑开螺丝,其特征在于,各该撑开片的外壁面突出有一凸缘,该凸缘位于该撑开片的外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进式撑开螺丝,其特征在于,该套筒部的外壁面成形有多个止转平面,该止转平面的数量大于等于四且为偶数,所述止转平面沿该撑开套筒的该中心线等角度环绕设置,位于相对两侧的任两该止转平面用以分别贴靠于该连接件的一穿孔的相对两侧壁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进式撑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恒
申请(专利权)人:国山石材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