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886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属于变电站领域,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铰接有四个开关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监控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盒、气泵、导气管与横管与一组散热盒,所述固定盒嵌设至外壳的背面,所述气泵安装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右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固定盒的外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自动感应与处理火灾的功能,可达到火灾监控作用,便于减少火灾发生,同时在火灾发生后可及时对火源进行扑灭,减少引发更大范围火灾的现象,同时减少对变电站内部元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损坏的现象发生。损坏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0003]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无法自动感应和处理火灾,达不到火灾监控作用,只能在发生火灾后通过人工进行灭火,如果发现不及时、扑灭不迅速,很有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火灾,同时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为此我们推出了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无法自动感应和处理火灾,达不到火灾监控作用,只能在发生火灾后通过人工进行灭火,如果发现不及时、扑灭不迅速,很有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火灾,同时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铰接有四个开关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监控组件。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盒、气泵、导气管与横管与一组散热盒,所述固定盒嵌设至外壳的背面,所述气泵安装至固定盒的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右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固定盒的外侧,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导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管固定连接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底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的内部,一组所述散热盒均固定连接至横管的中部,一组所述散热盒均与横管连通,四个所述开关门的内部均安装有通风框,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灭火组件包括固定板、气囊袋与连接管,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至外壳的内部,所述气囊袋安装至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气囊袋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导气管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气囊袋的内部填充有灭火干粉。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监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短路检测仪与火灾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
至右侧开关门的正面,所述短路检测仪与火灾报警器均安装至外壳的内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左侧所述开关门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短路检测仪与火灾报警器均与中央处理器双向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和气泵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双向信号连接有远程终端。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方案利用外壳正面四个开关门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变电站内部元件进行检修查看,利用散热组件的设置,便于降低外壳内部温度,从而减少因高温导致火灾发生,利用监控组件的设置,便于对外壳内部温度与是否发生火灾进行监控,利用灭火组件的设置,便于当火灾发生后进行自主灭火。
[0019](2)本方案利用固定盒的设置,便于对气泵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气泵运作,便于利用导气管将外界气体导入横管的内部,随后利用一组散热盒将气体喷出,随后气体将由两个通风孔与四个通风框的内部排出,从而将外壳内部热量带走,使气体流通,达到散热效果。
[0020](3)本方案当需要进行自主灭火时,将电磁阀开启,随后气体将由连接管进入气囊袋的内部,利用固定板的设置,便于对气囊袋起到支撑作用,随后当气体不断涌入气囊袋内部,随后气囊袋将逐渐膨胀,随后炸裂,从而使其内部的灭火干粉喷出,从而对变电站进行灭火。
[0021](4)本方案利用短路检测仪的设置,便于对变电站导线内电流进行检测,当发生短路情况时被及时检测,利用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对外壳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减少因温度过高发生内部元件自燃现象,利用火灾报警器的设置,便于当外壳内部发生火灾时,对烟雾与火光进行检测,从而可针对火灾进行快速处理。
[0022](5)本方案利用控制面板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当外壳内部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预设值时,可利用控制面板控制散热组件运作,进行快速降温,当火灾报警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可停止散热组件运作,从而减少增大火源的现象,随后利用电磁阀开启进行灭火,当短路检测仪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可利用控制面板将变电站电源进行切断,随后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0023](6)本方案利用中央处理器的设置,便于对各个电器元件之间进行控制,利用远程终端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针对整个装置内部的检测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在出现火灾与意外情况时进行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与四个开关门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与灭火组件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说明:
[0030]1、外壳;2、开关门;3、散热组件;301、固定盒;302、气泵;303、导气管;304、横管;305、散热盒;4、灭火组件;401、固定板;402、气囊袋;403、连接管;5、监控组件;501、温度传感器;502、短路检测仪;503、火灾报警器;6、通风框;7、通风孔;8、电磁阀;9、控制面板;10、中央处理器;11、远程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中,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包括外壳1,外壳1的正面铰接有四个开关门2,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3,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组件4,外壳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监控组件5。
[0033]本技术中,利用外壳1正面四个开关门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变电站内部元件进行检修查看,利用散热组件3的设置,便于降低外壳1内部温度,从而减少因高温导致火灾发生,利用监控组件5的设置,便于对外壳1内部温度与是否发生火灾进行监控,利用灭火组件4的设置,便于当火灾发生后进行自主灭火。
[0034]请参阅图1~4,其中:散热组件3包括固定盒301、气泵302、导气管303与横管304与一组散热盒305,固定盒301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面铰接有四个开关门(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3),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组件(4),所述外壳(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监控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固定盒(301)、气泵(302)、导气管(303)与横管(304)与一组散热盒(305),所述固定盒(301)嵌设至外壳(1)的背面,所述气泵(302)安装至固定盒(301)的内部,所述导气管(303)的右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固定盒(301)的外侧,所述气泵(302)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导气管(30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管(304)固定连接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导气管(303)的底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横管(304)的内部,一组所述散热盒(305)均固定连接至横管(304)的中部,一组所述散热盒(305)均与横管(304)连通,四个所述开关门(2)的内部均安装有通风框(6),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火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气囊袋(402)与连接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薛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优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