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83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多级气液分离的新型外循环蒸发器。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包括有加热机构、第一上循环管、下循环管、循环泵、蒸发机构等;加热机构通过第一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与蒸发机构相连通,下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蒸发机构上连接有除沫装置,除沫装置下侧设有回流管,回流管与蒸发机构相连通,除沫装置上设有多个排气管,排气管与冷凝器相连通,冷凝器下侧设有储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上循环管进入蒸发机构中,同时液态物料通过下循环管进入蒸发机构中。料通过下循环管进入蒸发机构中。料通过下循环管进入蒸发机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外循环蒸发器由加热器、蒸发器、分离器等组成,凡与物料接触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作。浓缩时间短,蒸发速度快,能较好地保持热敏性物料不被破坏。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液体物料的蒸发浓缩。
[0003]现有外循环蒸发器的除沫装置比较单一,气液分离不够彻底,除沫效果差,造成了料液的损失。
[000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以进行多级气液分离的新型外循环蒸发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除沫装置单一,气液分离不够彻底,除沫效果差,造成了料液的损失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多级气液分离的新型外循环蒸发器。
[0006]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包括有加热机构、第一上循环管、下循环管、循环泵、蒸发机构、排气管、回流管、除沫装置、冷凝器和储水机构,加热机构通过第一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与蒸发机构相连通,下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蒸发机构上连接有除沫装置,除沫装置下侧设有回流管,回流管与蒸发机构相连通,除沫装置上设有多个排气管,排气管与冷凝器相连通,冷凝器下侧设有储水机构。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器、第一支腿、进料口和出料口,加热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加热器上端设有进料口,加热器下端设有出料口,第一上循环管与加热器的上侧相连通,下循环管与加热器的下侧相连通。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蒸发机构包括有蒸发器、第二支腿和第二上循环管,蒸发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第一上循环管与蒸发器的上侧相连通,下循环管与蒸发器的下侧相连通,蒸发器远离第一上循环管的一侧设有第二上循环管,蒸发器下侧设有回流管。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除沫装置包括有除沫盒、第一除沫板和第二除沫板,第二上循环管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除沫盒,除沫盒设有多个,除沫盒依次相连通,与第二上循环管连通的除沫盒内安装有第一除沫板,其余除沫盒内安装有第二除沫板,最下端的除沫盒下侧与回流管相连通,每个除沫盒上都固定连有一个排气管。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储水机构包括有储水箱、单向阀液柱、第三支腿和排液口,冷凝器下侧设有储水箱,储水箱上侧设有单向阀液柱,储水箱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支腿,储水箱远离除沫装置的一侧下部设有排液口。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下循环管与蒸发器下端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通过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上循环管进入蒸发机构中,同时液态物料通过下循环管进入蒸发机构中,进而保证了物料在浓缩过程中不会产生浪费;
[0014]蒸汽先与第一除沫板接触,沫留在第一除沫板上,蒸汽与第一除沫板接触后,会凝结成液态物料,液态物料向下滴落,进而落入至下一个除沫盒内,进而与第二除沫板接触,沫留在第二除沫板上,液态物料继续向下滴落,通过不断重复上述工作,进而达到节约料液,除沫干净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除沫装置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7]图中标号名称:1

加热器,101

第一支腿,102

进料口,103

出料口,2

第一上循环管,3

下循环管,301

循环泵,4

蒸发器,401

第二支腿,402

第二上循环管,5

排气管,6

回流管,7

除沫盒,701

第一除沫板,702

第二除沫板,8

冷凝器,9

储水箱,901

单向阀液柱,902

第三支腿,903

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如图1

2所示,包括有加热机构、第一上循环管2、下循环管3、循环泵301、蒸发机构、排气管5、回流管6、除沫装置、冷凝器8和储水机构,加热机构通过第一上循环管2和下循环管3与蒸发机构相连通,下循环管3上设有循环泵301,蒸发机构上连接有除沫装置,除沫装置下侧设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与蒸发机构相连通,除沫装置上设有多个排气管5,排气管5与冷凝器8相连通,冷凝器8下侧设有储水机构。
[0021]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浓缩时,使用人员将物料放入加热机构中,加热机构对物料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泵301加热后的物料进入蒸发机构中,同时第一上循环管2将加热机构中产生的蒸汽送至蒸发机构中,蒸发机构对物料进行蒸发,蒸汽一同排至除沫机构中,经过除沫机构的气液分离,水汽通过排气管5进入冷凝器8中凝结成水,进而进入到储水机构内部,同时液体经过多级除沫,再通过回流管6进入蒸发机构内进行浓缩。
[0022]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器1、第一支腿101、进料口102和出料口103,加热器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101,加热器1上端设有进料口102,加热器1下端设有出料口103,第一上循环管2与加热器1的上侧相连通,下循环管3与加热器1的下侧相连通。
[0023]操作人员将物料通过进料口102进入加热器1内,加热器1启动,将物料溶为液态,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上循环管2进入蒸发机构中,同时液态物料通过下循环管3进入蒸发机构中,进而保证了物料在浓缩过程中不会产生浪费。
[0024]蒸发机构包括有蒸发器4、第二支腿401和第二上循环管402,蒸发器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401,第一上循环管2与蒸发器4的上侧相连通,下循环管3与蒸发器4的下侧相连通,蒸发器4远离第一上循环管2的一侧设有第二上循环管402,蒸发器4下侧设有回流管6。
[0025]当进入到蒸发机构内时,蒸汽和液态物料进入蒸发器4内,进而蒸发器4启动,产生
的蒸汽一同通过第二上循环管402进入除沫装置中,当除沫装置气液分离完成后,液态物料通过回流管6回到蒸发器4中,进而再一步进行浓缩。
[0026]除沫装置包括有除沫盒7、第一除沫板701和第二除沫板702,第二上循环管402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除沫盒7,除沫盒7设有多个,除沫盒7依次相连通,与第二上循环管402连通的除沫盒7内安装有第一除沫板701,其余除沫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加热机构、第一上循环管(2)、下循环管(3)、循环泵(301)、蒸发机构、排气管(5)、回流管(6)、除沫装置、冷凝器(8)和储水机构,加热机构通过第一上循环管(2)和下循环管(3)与蒸发机构相连通,下循环管(3)上设有循环泵(301),蒸发机构上连接有除沫装置,除沫装置下侧设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与蒸发机构相连通,除沫装置上设有多个排气管(5),排气管(5)与冷凝器(8)相连通,冷凝器(8)下侧设有储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器(1)、第一支腿(101)、进料口(102)和出料口(103),加热器(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101),加热器(1)上端设有进料口(102),加热器(1)下端设有出料口(103),第一上循环管(2)与加热器(1)的上侧相连通,下循环管(3)与加热器(1)的下侧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蒸发机构包括有蒸发器(4)、第二支腿(401)和第二上循环管(402),蒸发器(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401),第一上循环管(2)与蒸发器(4)的上侧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群张占雨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农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