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79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3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厌氧反应器、第一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第二缺氧反应器以及沉淀池。原水池配置有第二进水管路,原水池通过第二进水管路与第一缺氧反应器连接,用于向第一缺氧反应器中进行的反硝化脱氮反应提供碳源。好氧反应器和第一缺氧反应器之间通过内回流系统连接,且内回流系统的进水端位于好氧反应器的末端,内回流系统的出水端位于第一缺氧反应器的前端。沉淀池配置有污泥外回流系统,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污泥外回流系统分别连接第二缺氧反应器的前端和厌氧反应器的前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在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上日程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低碳运行成为必然趋势。但同时,为了治理水体污染,国家对于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尤其是对于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元素。我国城镇污水普遍存在低C/N的情况,传统A2/O工艺往往由于缺乏碳源,氮无法得到有效去除,需要投加大量的碳源,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厌氧反应器、第一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第二缺氧反应器以及沉淀池;
[0005]所述原水池配置有第二进水管路,所述原水池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中进行的反硝化脱氮反应提供碳源;
[0006]所述好氧反应器和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之间通过内回流系统连接,且所述内回流系统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好氧反应器的末端,所述内回流系统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的前端;
[0007]所述沉淀池配置有污泥外回流系统,所述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所述污泥外回流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缺氧反应器的前端和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前端。
[0008]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原水(即污水)的流动路径可看作,由原水池通入厌氧反应器,并依次经过第一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第二缺氧反应器,最终进入沉淀池。其中,沉淀池会通过污泥外回流系统将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和第二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会通过内回流系统将在其反应生成的硝化液回流至第一缺氧反应器。同时,原水池会通过第二进水管路直接向第一缺氧反应器供应原水。
[0009]厌氧反应器主要用于释放磷,原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的回流污泥在厌氧反应器混合,进行吸收COD(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释磷反应。
[0010]第一缺氧反应器主要用于脱氮,厌氧反应器的出水、从好氧反应器回流的硝化液以及由原水池输送的原水在第一缺氧反应器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由于原水提供碳源,故不需要额外提供碳源,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同时,在针对含氮高,以脱氮为主要目的原水时,通过第二进水管路能够把原水中更多的碳源应用到脱氮上。
[0011]第一缺氧反应器出水至好氧反应器中,好氧反应器用于硝化、吸磷反应,以去除第一缺氧反应器出水中的氨氮和磷,且好氧反应器末端的硝化液一部分经内回流系统回流至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
[0012]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在第二缺氧反应器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以进一步地脱氮,同时,该反硝化脱氮反应所需的碳源由沉淀池通过污泥外回流系统的污泥提供,故不需要额外提供碳源,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通过设置第二缺氧反应器,能够有效地提高脱氮效果。
[0013]第二缺氧反应器出水至沉淀池,泥水分离后,上清液排出,底部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所述厌氧反应器前端,一部分回流至所述第二缺氧反应器前端,剩余污泥排出。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厌氧反应器、第一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第二缺氧反应器逐段处理,排出的上清液的TP(总磷)、TN(总氮)、COD以及NH
4+

N为铵态氮的数值均符合要求,故通过本申请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污水,其出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
[0014]可选地,所述原水池配置有第一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单元;
[0015]所述第二进水管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单元。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进水调节阀和第一进水流量计;
[0017]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进水调节阀和第二进水流量计。
[0018]可选地,所述污泥外回流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污泥回流管路和第二污泥回流管路,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路连接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前端和沉淀池,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缺氧反应器的前端和沉淀池;
[0019]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路和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路均配置有污泥流量调节单元。
[0020]可选地,所述好氧反应器配置有曝气系统,用于向所述好氧反应器曝气。
[0021]可选地,所述好氧反应器配置有溶氧量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好氧反应器的溶氧量数据;
[0022]所述溶氧量监测单元与所述曝气系统的控制单元连接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所述溶氧量数据;
[0023]所述曝气系统基于所述溶氧量数据调节对所述好氧反应器的曝气量。
[0024]可选地,所述曝气系统包括风机、曝气管和曝气器;
[0025]所述曝气管连接所述风机和所述曝气器,所述曝气器设置于所述好氧反应器的底部,所述曝气管设置有曝气调节阀和气体流量计。
[0026]可选地,所述沉淀池配置有排泥系统,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泵和排泥管,所述排泥泵通过排泥管与沉淀池的排泥口相连,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排泥阀。
[0027]可选地,所述厌氧反应器、第一缺氧反应器以及所述第二缺氧反应器均配置有搅拌设备。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实施例中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30]图标:1

厌氧反应器;2

第一缺氧反应器;3

好氧反应器;4

第二缺氧反应器;6


淀池;7

内回流系统;8

污泥外回流系统;9

原水池;10

控制单元;31

风机;32

曝气管;33

曝气器;34

曝气调节阀;35

气体流量计;36

溶氧量监测单元;61

排泥泵;62

排泥管;63

排泥阀;71

内回流泵;72

内回流调节阀;73

内回流流量计;81

第一污泥回流管路;82

第二污泥回流管路;83

污泥回流泵;84

污泥回流流量计;85

污泥回流调节阀;91

第一进水管路;92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厌氧反应器、第一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第二缺氧反应器以及沉淀池;所述原水池配置有第二进水管路,所述原水池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中进行的反硝化脱氮反应提供碳源;所述好氧反应器和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之间通过内回流系统连接,且所述内回流系统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好氧反应器的末端,所述内回流系统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第一缺氧反应器的前端;所述沉淀池配置有污泥外回流系统,所述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所述污泥外回流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缺氧反应器的前端和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配置有第一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进水管路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进水调节阀和第一进水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进水调节阀和第二进水流量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外回流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污泥回流管路和第二污泥回流管路,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琰李凌云薛晓飞秦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