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煤自燃特性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松散煤体在燃烧阶段中高温点的位置难以准确判断,目前我国对煤自燃过程中高温点运移路径及规律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软件模拟分析阶段,很少开展松散煤体自燃过程中高温点运移路径及规律相关方面的实验研究,且在煤体温度测量方面,主要是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检测煤自燃过程产生的气体,确定煤自燃的各个阶段特征温度,由于气相色谱分析仪的差异,导致检测出来的特征温度差异比较大,且不能直观观察煤自燃过程的温度变化,依靠人工推演的煤自燃高温点的移动路径,无法直观判定煤自燃过程高温点的运移规律。因此,研究煤自燃过程中温度分布及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可为煤田火区火势发展规律及高温区域实时监测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能够完成声音的产生、发声、接收、采集、分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式罐体(1)、程序自加热控制系统、气路、自动升降调节装置、热电偶接触测温装置和声学非接触测温装置;所述程序自加热控制系统包括铺设在圆柱式罐体(1)的底面内侧和侧壁内侧的热电加热丝(7)、均匀固定在圆柱式罐体(1)底面内侧的高温热电加热棒(8),所述热电加热丝(7)和高温热电加热棒(8)通过电热控制仪(9)控制,电热控制仪(9)与温度控制仪(10)相连;所述气路包括设置在圆柱式罐体(1)底部的气体干燥箱(12),圆柱式罐体(1)顶部穿有出气竖管(13),圆柱式罐体(1)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横管(11);所述自动升降调节装置用于调整收发式声波换能器(24)的高度;所述热电偶接触测温装置用于测量控制圆柱式罐体(1)内部煤样温度;所述声学非接触测温装置用于监测炉膛(3)内煤样温度分布及高温点运移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式罐体(1)包括装煤炉膛(3),装煤炉膛(3)外侧设置有耐火保温层(2),装煤炉膛(3)顶部设置有上罐盖(4)和下罐盖(5),上罐盖(4)和下罐盖(5)之间设置有耐火密封圈,所述上罐盖(4)和下罐盖(5)由螺栓(6) 固定,所述耐火保温层(2)和罐盖均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耐火材料为陶瓷纤维;所述螺栓(6)数量为8个,直径为12mm,均匀布置在罐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电加热棒(8)的数量为四根,四根高温热电加热棒(8)在装煤炉膛(3)内均匀布设;所述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均由耐腐蚀特种钢材制成,所述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的管径均为10mm,所述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通过螺纹连接在圆柱式罐体(1),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均穿出噪音隔音箱体(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散煤体自燃高温区域纵深位置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干燥箱(12)设有干燥剂并通过钢丝密网(14)与装煤炉膛(3)连接,所述出气竖管(13)穿过上罐盖(4)和下罐盖(5)进入圆柱式罐体(1);所述圆柱式罐体(1)的直径为600mm,所述圆柱式罐体(1)的高度为750mm;所述装煤炉膛(3)的直径为300mm,所述装煤炉膛(3)的高度为600mm,所述钢丝密网(14)与圆柱式罐体(1)内底面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蔡国斌,王凯旋,岳宁芳,金彦,刘华,李帅,昝若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