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49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净化组件,包括:处理腔组,处理腔组内形成多个第一处理室和多个第二处理室,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形成一组膜堆,且每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小于第二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其中,处理腔组内形成多组膜堆,流体由处理腔组的一侧流入,流经多组膜堆后,由处理腔组的另一侧流出,设于进水侧的一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与设于出水侧的一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相连通。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进水侧的第一处理室与出水侧的膜堆相连通,从而在对水进行净化时,经过处理后的淡水可流向下一膜堆,下一膜堆处理后的淡水可继续向下流动,从而可进行多次净化,以提高脱盐率。提高脱盐率。提高脱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净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家用净水器一般采用活性炭或是外置过滤器来实现水中杂质的去除,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活性炭和过滤器均属于耗材类,用户常常由于需要更换耗材而不得不额外支出,影响产品的使用,现有技术中,有的净水设备采用电渗析技术实现净化,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废水的浓度较大,会发生水路结垢,设备极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净化组件,包括:处理腔组,处理腔组内形成多个第一处理室和多个第二处理室,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形成一组膜堆,且每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小于第二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其中,处理腔组内形成多组膜堆,流体由处理腔组的一侧流入,流经多组膜堆后,由处理腔组的另一侧流出,设于进水侧的一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与设于出水侧的一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相连通。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出的净水结构,包括内形成有多组膜堆的处理腔组,处理腔组内可形成用于容纳水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通过限定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形成一组膜堆,且膜堆中第一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小于第二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即第一处理室内的离子浓度较低,其内所含的流体为淡水,在形成多组膜堆时,可将进水侧的第一处理室内的水与位置在后的膜堆相连通,从而将经过初步净化的水导向后一膜堆,以继续对水实现净化,可以理解,离子浓度较低的流体即为对水进行净化后形成的淡水。
[0007]需要特别说明的,流体在处理腔组流动时,必然存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理解,进水口所在的一侧即为进水侧,出水口所在的一侧即为出水侧,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的数量为多个,膜堆的组数也为多个,通过将第一处理室与后一膜堆相连通,形成串联水路,从而在对水进行净化时,经过第一次处理后的淡水可流向下一膜堆,从而进行二次净化,当然如果增加膜堆的串联数量,可增加净化级数,以实现多级净化,即可通过一个处理腔组达到多次脱盐的效果。
[0008]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可作为倒极电渗析膜堆的主要处理模块,其内部的流体的离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相互渗透,第一处理室内存储淡水时,第二处理室内存储浓水。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极性相异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于处理腔组的两侧;处理腔组包括多个离子交换膜,多个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间
隔设置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极性不同的电极,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一般的,两个电极分别为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且两个电极分别设于处理腔组的两侧,可在通电时形成笼罩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的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在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内可形成离子浓度不同的流体,从而实现对水的净化,通过限定处理腔组包括多个可形成间隔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的离子交换膜,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作用下可对离子交换膜生成电场以在每个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可选择性的透过离子,例如选择性透过阴离子,或是选择性透过阳离子,在多个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更利于对流入净水结构的水予以电渗析净化以及对电极电压发生转变时的倒极。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离子交换膜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性相异。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离子交换膜,并限定相邻的两个离子交换膜的离子型相异,即与阳离子交换膜相邻的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相邻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以便于在电极组的作用下对每个处理室,例如第一处理室或第二处理室实现离子的选择性移动,以实现浓淡水的分离净化。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离子交换膜的数量为五个,五个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四个处理腔,四个处理腔中相间隔的两个形成第一处理室,另两个形成第二处理室。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五个离子交换膜,可在其之间形成四个处理腔,通过将四个处理腔中间隔设置的两个分别形成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有效利用每个离子交换膜两侧流体中离子的离子性,简言之,在电极的作用下,五个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性依次为阴-阳-阴-阳-阴,在处理室的两侧分别为阴-阳时,则可将其定义为第一处理室,在处理室的两侧分别为阳-阴时,则可将其定义为第二处理室,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换膜的设置,在有限的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最大程度形成多个处理室,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0015]特别地,在设置固定流路的基础上,每个离子交换膜均可选择性透过离子,以实现倒极的正常作用,提高膜堆的使用寿命。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离子交换膜至少部分设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电场,其中,靠近第一电极的处理腔为第一处理室,靠近第二电极的处理腔为第二处理室。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每个离子交换膜均存在置于电场内的部分,可驱动置于电场内的流体中离子的移动,从而实现在不同腔室内的离子浓度的变化。
[0018]当然,可以理解,相邻的两个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中的重合区域越多,对流体的净化效果越高。
[0019]此外,需要限定的是第一处理室靠近第一电极设置,第二处理室靠近第二电极设置,一般的,膜堆的组数都是整数,从而便于实现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的间隔设置,此外,通过将第一处理室靠近第一电极设置,以便于后续对浓水室和淡水室的划分。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进水管路,分别与设于靠近第一电极的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相连通。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靠近第一电极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相连的进水管路,可在二者的作用下,对通过进水管路流入的流体进行初步净化,即在相
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之间控制流体中的离子的移动。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进水阀,设于与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相连通的部分进水管路上,第一进水阀用于控制流入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的进水流量;第二进水阀,设于与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相连通的部分进水管路上,第二进水阀用于控制流入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的进水流量。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进水阀和第二进水阀,可对流入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的进水流量比例进行调整,具体地,第一进水阀控制流入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的进水流量,第二进水阀控制流入靠近第一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的进水流量,以控制在净水过程中的水压,防止因压力过大造成水路系统中的膜堆发生漏水或者脱盐率下降等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4]可以理解,靠近第一电极且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即为在设置好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时,其设置位置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腔组,所述处理腔组内形成多个第一处理室和多个第二处理室,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形成一组膜堆,且每组所述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小于第二处理室内的流体的离子浓度,其中,所述处理腔组内形成多组膜堆,流体由所述处理腔组的一侧流入,流经所述多组膜堆后,由所述处理腔组的另一侧流出,设于进水侧的一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与设于出水侧的一组膜堆中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性相异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处理腔组的两侧;所述处理腔组包括多个离子交换膜,多个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处理室和所述第二处理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膜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性相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膜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四个处理腔,四个所述处理腔中相间隔的两个形成所述第一处理室,另两个形成所述第二处理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离子交换膜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电场,其中,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处理腔为第一处理室,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处理腔为第二处理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路,分别与设于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处理室和所述第二处理室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进水阀,设于与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相连通的部分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第一进水阀用于控制流入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的进水流量;第二进水阀,设于与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相连通的部分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进水阀用于控制流入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的进水流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其中,所述第一阀口与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通过三通管路分别与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处理室的进水口、以及与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处理室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浓水出口相连通。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鹤刘梦薇孙天厚孟繁轲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