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泳涂装摆杆输送链用辅助阳极自动接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泳涂装辅助阳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泳涂装摆杆输送链用辅助阳极自动接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车一般分为明窗车、盲窗车以及其他特殊变种形式,明窗车通常为客用,而盲窗车通常作为货运用途,因其四周窗户区域均为钢板封闭、保密性好,目前已被物流公司或改装公司广泛使用。阴极电泳是车身涂装生产的标配工艺,常规阴极电泳工艺时,由于明窗车后排窗框位置无封板,电场通过窗框进入内部,因此内部电泳情况良好,在外部平均膜厚达到25μm的情况下,内部平均膜厚可达到15μm,而盲窗车除了驾驶室前挡和两侧前门外,其后窗和后门均为封板,后箱形成了半封闭腔体,如采用常规电泳方式,车身内部往往会出现膜厚过低(低于5μm)甚至缺膜现象,后箱的长度越长或高度越高则这类现象越专利技术显。另外,由于驾驶室两侧窗框无封板,电场会从驾驶室两侧窗框进入,此处膜厚相较于车后部窗框完全遮蔽区域要高,而且尾门在电泳时处于打开状态,电场会从开门缝隙中进入,所以在不安装内部阳极的情况下,内表面会出现非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涂装摆杆输送链用辅助阳极自动接电装置,所述摆杆输送链包括阴极摆杆和阳极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阳极接电装置包括阳极摆杆接电组件、阳极摆杆导电组件和电泳滑橇接电组件;所述阳极摆杆接电组件包括摆杆连接板(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绝缘件、摆杆接电块(13)和阳极接电电缆(14),所述摆杆连接板(11)的一端固接在阳极摆杆本体(1)上,摆杆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2)的一端固接并在连接处设置第一绝缘件,第一安装板(12)的另一端固接摆杆接电块(13);所述摆杆接电块(13)从摆杆输送链的阳极铜排取电,所述阳极接电电缆(14)的一端固接在第一安装板(12)上并通过第一安装板(12)与摆杆接电块(13)通电;所述阳极摆杆导电组件包括固定支架(21)、摆动支架(22)、转轴部(23)、弹簧压板(24)和导电块(26);所述固定支架(21)为U形结构,其U形底部固接在阳极摆杆本体(1)上;所述摆动支架(22)为U形结构并设置在固定支架(21)内,摆动支架(22)的U形两端分别通过转轴部(23)与固定支架(21)的U形两端转动连接,转轴部(23)上设置绝缘轴套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摆动支架(22)的U形两端内侧分别设置开口(221);所述弹簧压板(24)的两端设置在开口(221)内并可相对于摆动支架(22)的U形底部上下滑动;所述弹簧压板(24)和摆动支架(22)的U形底部之间对称设置若干弹性件(25);所述弹簧压板(24)上固设导电块(26),导电块(26)与弹簧压板(24)之间固设第二绝缘件;所述导电块(26)从阳极接电电缆(14)的另一端取电;所述电泳滑橇接电组件包括滑橇接电块(31)、滑橇接电杆(32)和辅助阳极取电钩(33);所述滑橇接电块(31)通过反吊架(34)固设在滑橇尾部的相邻滑橇横梁(35)之间,滑橇接电块(31)上设置沉头孔,当滑橇本体(3)位于摆杆上时,沉头孔与导电块(26)贴紧配合,滑橇接电块(31)与反吊架(34)的连接处设置第三绝缘件;所述滑橇接电杆(32)的一端固接在滑橇接电块(31)上,另一端延伸至滑橇本体(3)尾端并与辅助阳极取电钩(33)可拆卸连接,滑橇接电杆(32)由滑橇横梁(35)支撑的部分设置第四绝缘件;所述辅助阳极取电钩(33)与辅助阳极本体上的电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涂装摆杆输送链用辅助阳极自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板(16)、第一绝缘套筒(17)和绝缘垫(18);所述摆杆连接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磊,单国良,陆佳伟,陈建华,陈亮,苏颖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