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846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尤其是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98份、粉煤灰66份、微吸水陶粒87份、细骨料238份、减水剂3.2份、增效剂3.2份、单氟磷酸钠2.6份、海藻酸钠3.1份、水74份、丝藻20份和玻纤20份。首先通过轻质且防水的防水淀粉浆液封闭陶粒的微孔,使得陶粒后续与水的搅拌中不容易吸水,从而提高陶粒本身的强度,最终达到提升混凝土强度的效果;还通过丝藻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相当于构建一个柔韧的限位网,使得各个陶粒比较难通过浮力逃离原位置。陶粒比较难通过浮力逃离原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尤其是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集料混凝土是指不采用碎石等粗骨料的混凝土,它采用泡沫颗粒、塑料块、多孔物料作为粗骨料的替代物。优点是轻质、保温,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没有粗骨料进行支撑,它的强度较低,另外由于轻集料密度小,容易上浮,使得混凝土在搅拌后容易产生分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强度且不容易在搅拌时发生分层现象的轻集料混凝土。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6]水泥98份、粉煤灰66份、微吸水陶粒87份、细骨料238份、减水剂3.2份、增效剂3.2份、单氟磷酸钠2.6份、海藻酸钠3.1份、水74份、丝藻20份和玻纤20份。
[0007]具体的,所述微吸水陶粒为表面涂覆有封闭膜的陶粒。内部依然具有微孔,但大部分微孔的开口处均被封闭,使得陶粒吸水性大幅度降低,公知的一般有吸湿性的材料当吸收一定的水份之后,其物理强度就会相应地降低,陶粒减少吸水其强度就不容易降低。
[0008]具体的,所述细骨料为河沙。
[0009]具体的,所述丝藻含水量为10-20%。
[0010]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制备丝藻,将水体中捞起的新鲜丝藻放置在阳光下晾晒,直至含水量为10-20%后备用;制备微吸水陶粒,先将陶粒晾晒至含水量低于20%,后将陶粒投入防水淀粉浆液中,捞起沥水,从投入到捞起的时间不超过10秒(防止防水淀粉浆液多度渗入陶粒的微孔中),晾晒至表面无水迹后备用;
[0012]步骤二,称取水泥98份、粉煤灰66份、微吸水陶粒87份、细骨料238份、减水剂3.2份、增效剂3.2份、单氟磷酸钠2.6份、海藻酸钠3.1份、水74份、丝藻20份和玻纤20份;
[0013]步骤三,将丝藻、玻纤和水放入搅拌罐搅拌,搅拌速度为10转每分钟,直至丝藻泡发,在水中呈现舒展的丝状;由于各地气温、湿度等不同,搅拌时间有一定差别,所以以丝藻泡发为准;
[0014]步骤四,将水泥、粉煤灰、微吸水陶粒、细骨料、减水剂、增效剂、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投入步骤三的搅拌罐中与水、丝藻和玻纤继续混合,搅拌速度上升为50转每分钟,搅拌30分钟即可出料。
[0015]具体的,所述防水淀粉浆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大豆油与双氧水按质量比1:5混合于四口烧瓶中,并向四口烧瓶中加入大豆油
质量2倍的乙酸,于温度为85℃,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得环氧大豆油混合物,将环氧大豆油化合物与镍按质量比12:1混合,并向环氧大豆油化合物与镍的化合物中以30mL/min的速率通入氢气,于温度为60℃,转速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过滤,得羟基化环氧大豆油;将硅烷偶联剂KH-550与甲基二甲氧基十二烷基硅烷按质量比3: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质量30倍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向三口烧瓶内以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110℃,转速为32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h后,得预处理添加剂混合物,将预处理添加剂混合物与四甲基氢氧化铵按质量比30:1混合,向预处理添加剂混合物与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混合物中以30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11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得添加剂混合物;将添加剂混合物加热至160℃后,保温处理40min后,减压蒸馏,得预处理添加剂,将预处理添加剂与马来酸酐按质量比100:6混合,于温度为7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得添加剂坯料,将添加剂坯料用甲苯洗涤7次后,再用氯仿洗涤6次,得添加剂;将碱化淀粉质量4倍的一氯乙酸溶液喷淋于碱化淀粉表面,并于温度为8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得预处理碱化淀粉,将预处理碱化淀粉与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按质量比1:120混合,并用质量分数为10%的乙酸调节预处理碱化淀粉与乙醇溶液混合物的pH至7.2,于室温条件下静置2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质量分数为85%的乙醇溶液洗涤15次后,并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80min后,得改性碱化淀粉;将改性碱化淀粉与碱液按质量比1:80混合于烧瓶中,并向烧瓶中加入改性淀粉质量0.2倍的交联剂,控制交联剂加入速率为3mL/min,于温度为6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h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7.0,并于室温条件下静置60min后,过滤,得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坯料,将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坯料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干燥60min后,得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将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与添加剂按质量比3:1混合,并向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与添加剂的混合物中加入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质量10倍的乙醇和预交联改性碱性淀粉质量0.5倍的脱水剂,于温度为70℃,转速为32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过滤,得改性淀粉混合物;将改性淀粉混合物与水按质量比1:6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淀粉混合物质量0.3倍的对苯二甲醛,改性淀粉混合物质量0.2倍的羟基化环氧大豆油,改性淀粉混合物质量0.2倍的增塑剂和改性淀粉混合物质量0.2倍的消泡剂,于温度为50℃,转速为32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0min后,得防水淀粉浆液,备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通过轻质且防水的防水淀粉浆液封闭陶粒的微孔,使得陶粒后续与水的搅拌中不容易吸水,从而提高陶粒本身的强度,最终达到提升混凝土强度的效果;还通过丝藻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相当于构建一个柔韧的限位网,使得各个陶粒比较难通过浮力逃离原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制备丝藻,将水体中捞起的新鲜丝藻放置在阳光下晾晒,直至含水量为10-20%后备用;制备微吸水陶粒,先将陶粒晾晒至含水量低于20%,后将陶粒投入防水淀
粉浆液中,捞起沥水,从投入到捞起的时间不超过10秒(防止防水淀粉浆液多度渗入陶粒的微孔中),晾晒至表面无水迹后备用;
[0022]步骤二,称取水泥98份、粉煤灰66份、微吸水陶粒87份、细骨料238份、减水剂3.2份、增效剂3.2份、单氟磷酸钠2.6份、海藻酸钠3.1份、水74份、丝藻20份和玻纤20份;
[0023]步骤三,将丝藻、玻纤和水放入搅拌罐搅拌,搅拌速度为10转每分钟,直至丝藻泡发,在水中呈现舒展的丝状;由于各地气温、湿度等不同,搅拌时间有一定差别,所以以丝藻泡发为准;
[0024]步骤四,将水泥、粉煤灰、微吸水陶粒、细骨料、减水剂、增效剂、单氟磷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98份、粉煤灰66份、微吸水陶粒87份、细骨料238份、减水剂3.2份、增效剂3.2份、单氟磷酸钠2.6份、海藻酸钠3.1份、水74份、丝藻20份和玻纤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吸水陶粒为表面涂覆有封闭膜的陶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藻含水量为10-20%。5.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丝藻,将水体中捞起的新鲜丝藻放置在阳光下晾晒,直至含水量为10-20%后备用;制备微吸水陶粒,先将陶粒晾晒至含水量低于20%,后将陶粒投入防水淀粉浆液中,捞起沥水,从投入到捞起的时间不超过10秒,晾晒至表面无水迹后备用;步骤二,称取水泥98份、粉煤灰66份、微吸水陶粒87份、细骨料238份、减水剂3.2份、增效剂3.2份、单氟磷酸钠2.6份、海藻酸钠3.1份、水74份、丝藻20份和玻纤20份;步骤三,将丝藻、玻纤和水放入搅拌罐搅拌,搅拌速度为10转每分钟,直至丝藻泡发,在水中呈现舒展的丝状;步骤四,将水泥、粉煤灰、微吸水陶粒、细骨料、减水剂、增效剂、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投入步骤三的搅拌罐中与水、丝藻和玻纤继续混合,搅拌速度上升为50转每分钟,搅拌30分钟即可出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淀粉浆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油与双氧水按质量比1:5混合于四口烧瓶中,并向四口烧瓶中加入大豆油质量2倍的乙酸,于温度为85℃,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得环氧大豆油混合物,将环氧大豆油化合物与镍按质量比12:1混合,并向环氧大豆油化合物与镍的化合物中以30mL/min的速率通入氢气,于温度为60℃,转速为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过滤,得羟基化环氧大豆油;将硅烷偶联剂KH-550与甲基二甲氧基十二烷基硅烷按质量比3: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质量30倍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向三口烧瓶内以25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110℃,转速为320r/min的条件下,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王建军屈得胜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福力混凝土配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