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26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雪纺面料透明度过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雪纺层,雪纺层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雪纺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绒毛层,绒毛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绒毛,绒毛从通孔内穿出,伸出通孔的若干组绒毛能够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女性的隐私保护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女性的隐私保护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女性的隐私保护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雪纺面料是一种化纤面料,属于平纹机织物,通常采用复合长丝通过松散的机织结构使其形成透明的外观特征。它大多被应用于制作正式的晚礼服或女士衬衫。然而,雪纺有时用于女士内衣裤、睡衣、长袍的制作。雪纺可以表现出完整的人体轮廓,当用于斜裁礼服时需结合起固定作用的里衬一起使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雪纺是以强捻绉经、绉纬制织的一种丝织物,原料有棉纤维、丝绸和合成纤维,大多轻薄透气,透明度高,所以对女性的隐私保护性差,使得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能够避免女性走光。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包括雪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雪纺层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雪纺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绒毛层,所述绒毛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绒毛,所述绒毛从通孔内穿出,伸出通孔的若干组所述绒毛能够相互接触。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绒毛层上的若干组绒毛从通孔处伸出至雪纺层的外表面上,使得雪纺层能够被伸出的绒毛进行遮挡,来保证本雪纺面料的保护性,避免了本雪纺面料制成的衣物透明度过高,导致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毛的长度大于通孔的深度加相邻通孔间距的一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伸出通孔的绒毛能够相互接触,来将雪纺层遮挡,保证对女性的隐私保护性。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毛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的弹性形变性能低于雪纺层和绒毛层,所述接触层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凸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致接触层一般不会发生形变,来保证凸部能够稳定将绒毛层顶至通孔内,使得有风吹过将绒毛吹向通孔的一边时,接触层能够对通孔进行遮挡,避免本雪纺面料透明度过高。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等于绒毛层的厚度且小于等于通孔的深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凸部能够稳定将绒毛层顶至通孔内,让绒毛能够对雪纺层进行遮挡,来保证本雪纺面料的透明度不会过高。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将雪纺层、绒毛层和接触层固定连接的连接纱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雪纺层、绒毛层和接触层通过连接纱线固定连接,保证凸部能够稳定朝向通孔,使得本面料对隐私的保护性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层通过竹节纱梭织而成,所述竹节纱包括纱芯和阵列分布在纱芯上的表层纱,所述表层纱加捻在纱芯上,所述表层纱通过桑蚕丝加捻而成,所述凸部通过表层纱形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纱芯上的表层纱来形成凸部,使得无需额外在接触层上进行缝合,保证本雪纺面料的厚度不会过高,通过桑蚕丝加捻而成的表层纱使得接触层的透气性良好。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毛层采用超细纤维针织而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绒毛层的厚度得到保证,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弹性。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雪纺层上的通孔来露出位于绒毛层上的若干组绒毛,使得绒毛能够将雪纺层遮挡住,来保证本雪纺面料的隐私性,不会过于透明,通过接触层上的凸部使得绒毛层上的绒毛会被顶进空腔内,同时在有风吹过绒毛时,绒毛会朝向一侧被吹开,此时接触层能够遮挡住通孔的底端,加强本面料的隐私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竹节纱的剖视图。
[0024]图中:1、雪纺层;2、通孔;3、绒毛层;4、绒毛;5、接触层;6、凸部;7、连接纱线;8、纱芯;9、表层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所示,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包括雪纺层1,雪纺层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雪纺层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采用超细纤维针织而成的绒毛层3,绒毛层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绒毛4,绒毛4从通孔2内穿出,绒毛4的长度大于通孔2的深度加相邻通孔2间距的一半。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绒毛层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5,接触层5的弹性形变性能低于雪纺层1和绒毛层3,接触层5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2位置对应的凸部6,凸部6的高度大于等于绒毛层3的厚度且小于等于通孔2的深度,凸部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将雪纺层1、绒毛层3和接触层5固定连接的连接纱线7,接触层5通过竹节纱梭织而成,竹节纱包括纱芯8和阵列分布在纱芯8上的表层纱9,表层纱9加捻在纱芯8上,表层纱9通过桑蚕丝加捻而成,凸部6通过表层纱9形成。
[0029]使用时,纱芯8上的表层纱9形成凸部6,接触层5上利用的凸部6将绒毛层3和绒毛层3上的若干组绒毛4顶入雪纺层1上的通孔2内,绒毛4对雪纺层1进行遮挡,连接纱线7固定雪纺层1、绒毛层3和接触层5,让凸部6始终能够与通孔2位置对应,从而保证面料的安全性。
[0030]当人们穿着本雪纺面料制成的服装时,绒毛层3上的若干组绒毛4从雪纺层1上的通孔2内穿出,来对雪纺层1进行遮挡,提升本雪纺面料的隐私性,不会过于透明,由于凸部6与通孔2的位置对应,所以在有风吹过将所有绒毛4吹向一侧时,通孔2内的凸块能够避免雪纺层1上的通孔2处被看到,进而提升本雪纺面料的安全性,避免穿着者走光。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包括雪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雪纺层(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所述雪纺层(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绒毛层(3),所述绒毛层(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绒毛(4),所述绒毛(4)从通孔(2)内穿出,伸出通孔(2)的若干组所述绒毛(4)能够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4)的长度大于通孔(2)的深度加相邻通孔(2)间距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透视雪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层(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5),所述接触层(5)的弹性形变性能低于雪纺层(1)和绒毛层(3),所述接触层(5)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2)位置对应的凸部(6)。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海顺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