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及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1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及报警器,上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三开关管形成一个开关组,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及第六开关管形成一个开关组,根据外部差分驱动信号,六个开关管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实现待驱动设备的双向驱动,驱动电平加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及报警器


[0001]本技术属于驱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蜂鸣器凭借成本低、性能较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需采用电池供电的报警装置,需采用专用升压芯片对电池升压后以驱动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及报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报警器驱动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
[0006]第一开关管,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及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07]第二开关管,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及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08]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端连接;
[0009]第四开关管,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及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10]第五开关管,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及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0011]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端连接;
[0012]驱动电路,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差分控制信号,第一输出端与待驱动设备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待驱动设备的第二端连接。
[0013]可选的,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
[0014]第一电容,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接地;
[0015]第二电容,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端接地。
[0016]可选的,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双向TVS二极管及第二双向TVS二极管;
[0017]第一双向TVS二极管,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端接地;
[0018]第二双向TVS二极管,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端接地。
[0019]可选的,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为NOMS管。
[0020]可选的,第二开关管及第四开关管均为PMOS管。
[0021]可选的,第三开关管及第六开关管均为NMOS管。
[0022]可选的,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位于一个芯片上,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位于一个芯片上。
[0023]可选的,外部差分控制信号为PWM信号。
[0024]可选的,待驱动设备为蜂鸣器。
[0025]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驱动电路。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第三开关管形成一个开关组,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及第六开关管形成一个开关组,根据外部差分驱动信号,六个开关管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当差分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待驱动设备的两端压差为正,当差分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待驱动设备的两端压差为负,实现待驱动设备的双向驱动,驱动电平加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31]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32]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
[0033]第一开关管Q1,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及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34]第二开关管Q2,第一端与电源端+VBAT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及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35]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源端+VBAT连接;
[0036]第四开关管Q4,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及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37]第五开关管Q5,第一端与电源端+VBAT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及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0038]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电源端+VBAT连接;
[0039]驱动电路,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差分控制信号,第一输出端与
待驱动设备BZ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待驱动设备BZ1的第二端连接。
[0040]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形成一个开关组,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形成一个开关组。例如,待驱动设备BZ1为蜂鸣器,第一开关管Q1、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六开关管Q6可以NMOS管,第二开关管Q2、第五开关管Q5可以为PMOS管;第一信号BENDER_CTRL+和第二信号BENDER_CTRL

的差为外部差分控制信号。当第一信号BENDER_CTRL+为高电平,第二信号BENDER_CTRL

为低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三开关管Q3断开、第四开关管Q4断开、第五开关管Q5断开,第六开关管Q6导通,蜂鸣器两端电平为+VB(电源端+VBAT电压为+VB)。反之,当第一信号BENDER_CTRL+为低电平,第二信号BENDER_CTRL

为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断开、第二开关管Q2断开、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四开关管Q4导通、第五开关管Q5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及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及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差分控制信号,第一输出端与待驱动设备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待驱动设备的第二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与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胜海张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