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板及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805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屋顶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相互延续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台,在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锁边口,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截面上其开口处的尺寸小于底边的尺寸且从开口至底边尺寸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屋顶板上直接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可与其他待安装工件相应的连接部位或者连接件连接,省去了导轨和夹具等中间连接结构,可简化屋顶设备的安装结构,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板及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板及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各类建筑物的顶部,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且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用于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建设于建筑物顶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大多位于工业用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等的屋顶板上,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为主,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而且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
[0003]常用的屋顶板为彩钢瓦。彩钢瓦是指彩涂钢板,彩涂钢板是一种带有有机涂层的钢板,具有耐蚀性好,色彩鲜艳,外观美观,加工成型方便及具有钢板原有的强度且成本较低。彩钢瓦适用于工业用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抗震性、抗风性、耐久性、保温性、隔音性、健康性、舒适性、节能环保等优点。对于建筑业主要用于钢结构厂房、机场、库房和冷冻等工业及商业建筑的屋顶墙面和门等,民用建筑采用彩钢板的较少。
[0004]现有技术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于屋顶板的方式主要为:光伏组件固定在导轨上,导轨通过夹具固定在屋顶板上。这类安装方式工序较为复杂,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对准,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及操作者的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屋顶板,简化安装结构与安装工序,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屋顶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相互延续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台,在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锁边口,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截面上其开口处的尺寸小于底边的尺寸且从开口至底边尺寸变大。在屋顶板上直接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可与其他待安装工件相应的连接部位或者连接件连接,省去了导轨和夹具等中间连接结构,可简化屋顶设备的安装结构,提高安装效率。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截面为矩形或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便于安装件的导入与连接,且适配范围广。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截面为矩形,每一安装槽还配备有一对Z形钢。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槽开口的上方设置有导槽,导槽的下口与安装槽的开口连通,导槽的上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平面。便于安装件的导入与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槽截面的尺寸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便于安装件的导入与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对安装于其内的工件起到防震减震的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中央形成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凹槽。具有更好的排水效果,防止雨水积聚。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两侧的锁边口成对地设置,具有可相互锁合的形状。便于快速地、标准化地安装。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若干安装于屋顶的光伏组件,所述屋顶采用上述屋顶板相互连接形成。光伏组件可以直接或者仅仅通过一个连接件即可安装在屋顶板上,简化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结构与安装工序,提高效率。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具有用于安装的安装结构,光伏组件通过连接件或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屋顶板的安装槽内。简化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结构与安装工序,提高效率。
[0017]综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在屋顶板上直接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可与其他待安装工件相应的连接部位或者连接件连接,省去了导轨和夹具等中间连接结构,可简化屋顶设备的安装结构,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安装效率。
[001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的A

A向剖视图;
[0024]图7为图6的B部放大图;
[0025]图中,本体1,第一凹槽2,第一凸台3,锁边内口4,锁边外口5,安装槽6,导槽7,第二凸台8,第二凹槽9,Z形钢10;光伏组件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屋顶板,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若干相互延续的第一凹槽2与第一凸台3,在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锁边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为两个,位于本体1的两侧,第一凸台3亦为两个,位于两个第一凹槽2之间,两个第一凸台3之间还形成一个小的凹槽。第一凹槽在作用上可以作为集水槽。本体两侧的锁边口成套地设置,具体可以为可以相互卡接配合的槽状结构和块状结构,在本技术中,分别命名为锁边内口4和锁边外口5。
[0029]在第一凸台3上设置安装槽6,安装槽6在截面上,其开口处的尺寸小于底边的尺寸且从开口至底边尺寸变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6的截面整体上呈具有倒角的矩形形状。安装槽6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每一安装槽6每一安装槽还配备有一对Z形钢,Z
形钢的一条边搭接在安装槽6开口的一侧,另一条边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屋顶上,如图2所示。
[0030]在安装槽开口的上方设置有导槽7,导槽7的下口与安装槽的开口连通,导槽的上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平面。本实施例中导槽7的截面亦为具有倒角的矩形形状,如图1所示。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凹槽2为两个,位于本体1的两侧,第一凸台3一个,位于两个第一凹槽2之间,在该第一凸台3的大致中部位置设置安装槽6,安装槽6的截面为矩形,导槽7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形状。第一凹槽2的底部中央形成第二凸台8,第二凸台8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凹槽9。具有更好的排水效果,防止雨水积聚。
[0033]实施例3:
[003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槽6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导槽7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
[0035]实施例4:
[0036]如图5

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若干安装于屋顶的光伏组件100,所述屋顶采用实施例1

3任一的屋顶板相互连接形成。图5示出了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顶板的情形,图6为图5的A

A向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若干相互延续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台,在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锁边口,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截面上其开口处的尺寸小于底边的尺寸且从开口至底边尺寸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截面为矩形或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截面为矩形,每一安装槽还配备有一对Z形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槽开口的上方设置有导槽,导槽的下口与安装槽的开口连通,导槽的上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截面的尺寸由上至下逐渐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文高晓燕焦海军张荣敏王勇程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