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01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和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螺旋桨的桨叶根部与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相固定,桨叶尖端与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相固定;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装置外壳、中心圆柱、圆柱拉绳、横梁以及作动筒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将桨叶根部固定在试验台上,而桨叶尖部的主要加载载荷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桨叶轴线方向的离心力、竖直方向的气动力以及两侧共同作用加载扭矩,可以真实地模拟桨叶的受力情况。该试验装置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承载能力强,桨叶加载准确,避免了集中应力,符合实际工况,完全满足疲劳试验的要求。足疲劳试验的要求。足疲劳试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都承受着交变载荷,会发生疲劳破坏,为保障其安全性,需要测试其疲劳性能。例如,螺旋桨桨叶作为飞机的最关键的几大部件之一,长期承受复杂的周期交变载荷,因此它性能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飞机的总体性能,同时关系到飞行的安全。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即是通过疲劳试验,从而获得桨叶的疲劳性能。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承载能力有限,载荷作用点比较集中,与桨叶实际工作情况有偏差,且机构复杂。
[0004]因此,需要具体分析螺旋桨桨叶的的工作原理和疲劳试验要求,设计一种疲劳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和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所述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固定于试验台上,且螺旋桨的桨叶根部与所述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相固定,桨叶尖端与所述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相固定;所述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装置外壳、中心圆柱、圆柱拉绳、横梁以及作动筒连接器,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中心圆柱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并与伸入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桨叶尖端相固定;所述圆柱拉绳固定于所述中心圆柱上远离桨叶尖端的一侧;所述横梁设有两个,将桨叶尖端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前端,则两个所述横梁分设于所述装置外壳上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横梁的轴线方向与桨叶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梁的端部均伸入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并分别与桨叶尖端的两侧相固定;两个所述横梁上各设有一力加载装置,且两个所述力加载装置对应加载在所述横梁上的力分别为向上和向下;所述作动筒连接器垂直固定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上表面,以带动所述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及桨叶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摆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通过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将桨叶根部固定在试验台上,而桨叶尖部的主要加载载荷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桨叶轴线方向的离心力、竖直方向的气动力以及两侧共同作用加载扭矩。
[0008]本技术装置可以真实地模拟桨叶的受力情况,包括桨叶本身离心力,气动扭矩、离心扭矩、气动力等。该试验装置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承载能力强,可以加载较大载荷,桨叶加载准确,避免了集中应力,符合实际工况,且完全满足疲劳试验的要求,对桨叶的疲劳试验和寿命评估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和所述中心圆柱均为钢结构,所述圆柱拉绳为钢丝绳。
[0010]优选的,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第一力加载装置,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第二力加载装置;所述第一力加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方的滑轮以及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表面的第一拉力绳,所述第一拉力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的滑槽后向下垂落,且该端部对应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二力加载装置包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下表面的第二拉力绳,所述第二拉力绳的另一端向下垂落,且该端部对应设置有第二挂钩。
[0011]通过向下拉动第一挂钩、第二挂钩,或者在第一挂钩、第二挂钩上吊装相应重量的秤砣,便可对桨叶两侧共同作用加载扭矩。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拉力绳和所述第二拉力绳均为钢丝绳。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拉力绳在所述第一横梁上表面上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二拉力绳在所述第二横梁下表面上的位置可调节,以便对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两侧所施加的载荷的大小进行针对性调节。
[0014]优选的,所述作动筒连接器的底部通过底座和螺钉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上。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的30%,以便实现对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上部加载较大载荷。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为花瓣形。
[0017]优选的,所述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为钢结构,其端面设有不少于10个螺钉,中心部位开设有圆孔,且所述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0018]优选的,所述横梁为钢结构,长度不小于500mm,以便实现对桨叶的扭矩加载,以及实现对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两侧加载较大载荷。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2

装置外壳,3

中心圆柱,4

圆柱拉绳,5

作动筒连接器,6

第一横梁,7

第二横梁,8

滑轮,9

第一拉力绳,10

第一挂钩,11

第二拉力绳,12

第二挂钩,13

底座,14

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桨叶根
部固持端法兰盘1和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
[0025]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固定于试验台上,且螺旋桨的桨叶14根部与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相固定,桨叶14尖端与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相固定。
[0026]进一步的,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为钢结构,其端面设有不少于10个M16螺钉,中心部位开设有圆孔,且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的外形形状不限,可以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
[0027]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装置外壳2、中心圆柱3、圆柱拉绳4、横梁以及作动筒连接器5。
[0028]装置外壳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中心圆柱3设于装置外壳2的内部,并与伸入装置外壳2内部的桨叶14尖端相固定;圆柱拉绳4固定于中心圆柱3上远离桨叶14尖端的一侧。
[0029]同时,装置外壳2和中心圆柱3均为钢结构,圆柱拉绳4为钢丝绳。
[0030]以上圆柱拉绳4通过向外拉动中心圆柱3结构,可以真实的模拟加载桨叶14轴线方向的离心力载荷,且还可以进一步加载较大载荷。
[0031]横梁设有两个,两个横梁均为钢结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和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所述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固定于试验台上,且螺旋桨的桨叶(14)根部与所述桨叶根部固持端法兰盘(1)相固定,桨叶(14)尖端与所述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相固定;所述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装置外壳(2)、中心圆柱(3)、圆柱拉绳(4)、横梁以及作动筒连接器(5),所述装置外壳(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中心圆柱(3)设于所述装置外壳(2)的内部,并与伸入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的桨叶(14)尖端相固定;所述圆柱拉绳(4)固定于所述中心圆柱(3)上远离桨叶(14)尖端的一侧;所述横梁设有两个,将桨叶(14)尖端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前端,则两个所述横梁分设于所述装置外壳(2)上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横梁的轴线方向与桨叶(14)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梁的端部均伸入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并分别与桨叶(14)尖端的两侧相固定;两个所述横梁上各设有一力加载装置,且两个所述力加载装置对应加载在所述横梁上的力分别为向上和向下;所述作动筒连接器(5)垂直固定于所述装置外壳(2)的上表面,以带动所述桨尖端载荷加载装置及桨叶(14)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2)和所述中心圆柱(3)均为钢结构,所述圆柱拉绳(4)为钢丝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桨叶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6)和第二横梁(7),所述第一横梁(6)上设有第一力加载装置,所述第二横梁(7)上设有第二力加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玲赵玲李兵姜雪肖田书全张会
申请(专利权)人: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