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96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喉箍、一对长度调节带、管夹块,喉箍抱箍在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上端外缘,一对长度调节带设于瓶口两侧,每个长度调节带的上端设有卡块,带身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长度调节孔,长度调节带上端从喉箍内侧与瓶口之间向上穿过并向外翻至喉箍外侧后向下穿入相应的长度调节孔内,通过卡块与长度调节孔相卡接,长度调节带下端与管夹块两侧壁相连,管夹块内部纵向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管孔,外壁上纵向开有与管孔相连通的切口,管夹块通过切口张开并通过管孔夹套在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下方的输液软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袋中脱落,且能够根据输液瓶/袋与输液器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整。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输液器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静脉输液人次数高达50亿,而85%的护理人员将用超过75%的工作时间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常会因患者牵拉运动、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而发生输液器从输液瓶/袋中滑脱的现象,从而影响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各输液袋、输液瓶以及输液器的厂家、型号和规格不同,如何能够满足不同输液器与输液袋/瓶之间的防脱措施,也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能够防止输液器从输液瓶/袋中脱落,且能够根据输液瓶/袋与输液器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包括喉箍、一对长度调节带、管夹块,喉箍抱箍在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上端外缘,一对长度调节带设于瓶口两侧,每个长度调节带的上端设有卡块,带身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长度调节孔,长度调节带上端从喉箍内侧与瓶口之间向上穿过并向外翻至喉箍外侧后向下穿入相应的长度调节孔内,通过卡块与长度调节孔相卡接,长度调节带下端与管夹块两侧壁相连,管夹块内部纵向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管孔,外壁上纵向开有与管孔相连通的切口,管夹块通过切口张开并通过管孔夹套在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下方的输液软管上。
[0006]所述切口两侧设有相匹配的卡槽和卡钩。
[0007]所述喉箍为不锈钢喉箍或塑料喉箍。
[0008]所述塑料喉箍包括弧形带、分设于弧形带两端的卡接口与卡接头,卡接口内侧与卡接头外侧设有相对应的卡接齿。
[0009]所述长度调节带为塑料或硅胶材料。
[0010]所述管夹块为塑料或硅胶材料。
[0011]采用本技术的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12]1、通过喉箍能够固定于不同规格的输液瓶/袋的瓶口上端外缘,通过管夹块套在输液软管上,并由长度调节带连接挂于喉箍上,利用瓶塞穿刺器本体或其上的凸台直径大于管孔内径,而阻挡其从输液瓶/袋中滑脱;
[0013]2、通过长度调节带可根据不同输液瓶/袋瓶口长度以及不同瓶塞穿刺器的长度进行调整,以满足瓶口与输液软管不同距离的需求;
[0014]4、两侧均设置长度调节带可使受力更加均匀平衡,不易松脱;
[0015]3、结构简单、可拆卸,可消毒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输液器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输液器防脱装置与输液瓶瓶口、瓶塞穿刺器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输液器防脱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的输液器防脱装置如图1~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喉箍1、一对长度调节带2、管夹块3,喉箍1用以抱箍在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4上端外缘,该喉箍1可采用常见的如美式喉箍1、德式喉箍1、单耳无极喉箍1等不锈钢喉箍1或塑料喉箍1,塑料喉箍1则也可以常见的形式,即包括弧形带11、分设于弧形带11两端的卡接口12与卡接头13,卡接口12内侧与卡接头13外侧设有相对应的卡接齿,通过卡接头13卡入卡接口12使弧形带11形成环状结构以箍住瓶口4上端外缘,卡接头13越伸入则形成的环状内径越小,以满足不同直径瓶口4的卡箍。当然,还可以在弧形带11内壁设置凹凸花纹,以增加摩擦力,提高卡箍防脱效果。一对长度调节带2设于瓶口4两侧,可采用塑料或硅胶材料,每个长度调节带2的上端设有卡块,带身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长度调节孔21,长度调节带2上端从喉箍1内侧与瓶口4之间向上穿过并向外翻至喉箍1外侧后向下穿入相应的长度调节孔21内,通过卡块与长度调节孔21相卡接,长度调节带2下端与管夹块3两侧壁相连,一般可与管夹块3直接连接为一体式,以保证牢固、拉扯不断开。管夹块3可设计为矩形块结构,内部纵向设有与输液软管5相适配的管孔31,外壁上纵向开有与管孔31相连通的切口32,管夹块3通过切口32张开并通过管孔31夹套在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6下方的输液软管5上。所述管夹块3可采用塑料、硅胶等具有一定弹性、韧性的材料,通过自身复位使切口32闭合。当然,还可以在切口32两侧设置相匹配的卡槽33和卡钩34,从而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0021]以采用塑料喉箍1为例,使用前,长度调节带2初步钩挂在喉箍1的弧形带11上,通过卡接口12与卡接头13连接使喉箍1卡箍在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4上端外缘,通常输液瓶的瓶口4外缘具有一凸台41,喉箍1卡箍在凸台41上方(图2中的A处)更利于防脱,然后根据瓶口4与输液软管5之间的距离,调整长度调节带2长度,使得管夹块3夹套在瓶塞穿刺器6下方的输液软管5上,通过瓶塞穿刺器6的直径大于输液软管5的直径,即大于管夹块3的管孔31直径,另外,很多瓶塞穿刺器6上还具有圆形凸台61,其直径就更大了,还有些瓶塞穿刺器6上还连有排气管,整体呈类似Y状结构,上述这些结构均受到下方管夹块3的限制,无法通过,而管夹块3又受到长度调节带2的反作用吊拉在喉箍1上,从而使得瓶口4与输液器相连,不易松脱。使用完毕后,该防脱装置亦可方便拆卸下来进行消毒处理。
[0022]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输液器防脱装置,护理人员不需要培训即会使用;其设计弥补了现有护理用具的不足,实用性强、操作方法便捷、安全、省时省力,同时也能保障患者和减少医疗物资的损耗,可重复使用多次,性能系数高;适用于所有输液人群,特别是能够有效防止婴幼儿及高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或转运过程中的输液器脱落现象。
[0023]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喉箍、一对长度调节带、管夹块,喉箍抱箍在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上端外缘,一对长度调节带设于瓶口两侧,每个长度调节带的上端设有卡块,带身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长度调节孔,长度调节带上端从喉箍内侧与瓶口之间向上穿过并向外翻至喉箍外侧后向下穿入相应的长度调节孔内,通过卡块与长度调节孔相卡接,长度调节带下端与管夹块两侧壁相连,管夹块内部纵向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管孔,外壁上纵向开有与管孔相连通的切口,管夹块通过切口张开并通过管孔夹套在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下方的输液软管上。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燕叶萌沈小平蔡颖瑛顾陈珂袁琳黄心祎马志华刘芹万春华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