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装置及溶液制备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90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及溶液制备设备,其中,加料装置包括漏斗、筛网和上盖;筛网设于漏斗内,筛网设有多个筛孔;上盖盖合于漏斗的上方,且上盖开设有加料口。在施工现场进行溶液制备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保证溶液制备质量的同时,防止流体飞溅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止流体飞溅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止流体飞溅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料装置及溶液制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溶液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及溶液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施工现场,对液体进行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液体和固体物料,为保证溶液制备质量,对加入的固体物料的粒径有要求,而小颗粒的固体物料或者粉末状的固体物料由于现场运输、保存等环节受潮、受挤压等原因,易形成块状物质,利用常规加料漏失实施加料时,易堵塞管线,降低加料速度,影响配制效果。
[0003]并且,在现场加入液体物料时,由于底部流体快速循环,易引起流体飞溅,尤其是酸碱性流体,对于现场环境及加料人员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
[0004]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溶液制备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保证溶液制备质量的同时,防止流体飞溅造成的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加料装置及溶液制备设备,在施工现场进行溶液制备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保证溶液制备质量的同时,防止流体飞溅造成的安全隐患。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料装置,其包括漏斗、筛网和上盖;所述筛网设于所述漏斗内,所述筛网设有多个筛孔;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漏斗的上方,且所述上盖开设有加料口。
[0007]物料在加入时,加料装置底部流体快速循环,容易引起流体飞溅,尤其是其中含有酸性或碱性流体时,飞溅的流体存在安全隐患,漏斗内的筛网能够对飞溅的流体进行阻挡,使得部分向上飞溅的流体被筛网除筛孔外的部分阻挡而下落,大大减少飞溅并穿过筛网后的流体,上盖能够盖合于漏斗的上方,其可从漏斗的上方对少部分穿过筛网的流体进行遮挡,避免流体沿漏斗的上方喷出,从而对现场操作人员提供防护。
[0008]可选地,所述筛孔的直径为管线的直径的/,所述管线连接于所述漏斗的下方。
[0009]可选地,所述筛孔的顶部孔径大于所述筛孔的底部孔径。
[0010]可选地,各所述筛孔分别固设有锥筒结构,所述锥筒结构的大径端朝上设置,所述锥筒结构的小径端朝下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加料口设有倾斜段,固体物料能够沿所述倾斜段进入所述漏斗内。
[0012]可选地,所述上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周向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设有开口并形成所述加料口。
[0013]可选地,所述倾斜段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底端与所述开口的底部边缘连接,所述斜板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倾斜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漏斗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漏斗可拆卸连接,所述筛网与所述漏斗可拆卸连接。
[0016]一种溶液制备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加料装置。
[0017]具有上述加料装置的溶液制备设备,其技术效果与上述加料装置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21]图4是图2中锥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1

5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
漏斗;
[0025]2‑
筛网,21

筛孔,22

大径端,23

小径端,24

锥筒结构;
[0026]3‑
上盖,31

加料口,32

盖板,33

侧板;
[0027]4‑
倾斜段;
[0028]5‑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液配制设备及加料装置,其中,溶液配制设备包括加料装置以及设于加料装置底部的管线,加料装置用于向底部管线内加入物料,具体的,物料包括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
[0031]具体的,如图1所示,加料装置包括漏斗1,固体物料能够沿该漏斗1加入至漏斗1底部的管线内,该加料装置还包括筛网2和上盖3,其中,筛网2设于漏斗1内并沿漏斗1的横向截面设置,该筛网2设置有多个筛孔21(如图3所示),上盖3盖合于漏斗1的上方,且上盖3设有加料口31,物料能够沿该加料口31加入至漏斗1内。固体物料在运输、保存等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受潮、挤压等原因,易形成块状物质,固体物料在漏斗1内下落的过程中,能够经过筛网2过滤,使得粒径达到要求的颗粒能够进入制备容器内,如此一来,避免粒径较大的固体物料颗粒进入管线而造成堵塞甚至影响溶液的制备效果。
[0032]物料在加入时,加料装置底部流体快速循环,容易引起流体飞溅,尤其是其中含有酸性或碱性流体时,飞溅的流体存在安全隐患,漏斗1内的筛网2能够对飞溅的流体进行阻挡,使得部分向上飞溅的流体被筛网2除筛孔21外的部分阻挡而下落,大大减少飞溅并穿过筛网2后的流体,上盖3能够盖合于漏斗1的上方,其可从漏斗1的上方对少部分穿过筛网2的流体进行遮挡,避免流体沿漏斗1的上方喷出,从而对现场操作人员提供防护。
[0033]进一步的,筛孔21的直径为管线直径的1/3,使得粒径大于管径1/3的固体物料被阻挡在筛网2的上方,根据1/3架桥封堵原理,固体物料小于管径1/3时不易堵塞管线,其中,管线连通于漏斗1的下方。对于阻挡在筛网2上方的大粒径固体物料,可定期对其进行清理。
[0034]筛孔21的顶部孔径大于筛孔21的底部孔径,也就是说,该筛孔21包括大径端22和
小径端23,其中,大径端22朝上设置,小径端23朝下设置,上方的固体物料便于从大径端22进入筛孔21内并经由小径端23下落,如此设置,小径端23能够阻挡部分大粒径的颗粒,防止瞬间注入的固体物料的尺寸整体偏大而造成管线堵塞的情况,同时,筛网2下端小径端23能够对飞溅的流体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从而减少流体飞溅。
[0035]本实施例中,对于筛孔21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如还可将其设置为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结构均可,筛孔21可以是筛网2直接加工形成,也可以是另设锥筒结构24(如图4所示),每个筛孔21分别固设一个锥筒结构24,如图2所示,各锥桶结构的大径端22朝上、小径端23朝下,并且大径端22和小径端23分别伸出至通孔外即可,底部飞溅的流体部分会被锥筒结构24的小径端23外壁阻挡,从而减少飞溅。
[0036]并且,当筛孔21的顶部直径大于筛孔21的底部直径时,具体可以是筛孔21的顶部直径为管线直径的1/3,也就是说,大径端22的孔径为管线直径的1/3。
[0037]加料口31还设有倾斜段4,固体物料能够沿倾斜段4进入漏斗1内,在加料时,固体物料能够沿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1)、筛网(2)和上盖(3);所述筛网(2)设于所述漏斗(1)内,所述筛网(2)设有多个筛孔(21);所述上盖(3)盖合于所述漏斗(1)的上方,且所述上盖(3)开设有加料口(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21)的直径为管线的直径的1/3,所述管线连接于所述漏斗(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21)的顶部孔径大于所述筛孔(21)的底部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筛孔(21)分别固设有锥筒结构(24),所述锥筒结构(24)的大径端(22)朝上设置,所述锥筒结构(24)的小径端(23)朝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31)设有倾斜段(4),固体物料能够沿所述倾斜段(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孟尚志米洪刚刘恩奇魏超郑力会魏攀峰韩学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