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645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和上盖,还包括设置在下壳内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报警灯、用于报警的蜂鸣器以及红外传感器;下壳的底部设有供蜂鸣器扬声的扬声孔,扬声孔上罩设有防水罩;上盖上分别对应报警灯和红外传感器设有提示窗和探测窗,提示窗和探测窗上分别罩设有透光罩和菲涅尔透镜,下壳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摇杆,摇杆背离下壳的一端阻尼转动连接有固定座;工作时,当装置被触发后,通过设置报警灯壳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同时蜂鸣器报警以方便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设置的摇杆可方便调整装置探测的角度。整装置探测的角度。整装置探测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探测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在安防应急工作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
[0003]在许多场合如家庭住宅区、厂房、商场或仓库等场所,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安防探测器,在特殊时段如有动态移动现象,探测器报警,以方便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探测器本身结构的合理性设计则是保障安防的前提,为此,我司经过长久的研发与设计,提出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该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和上盖;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报警灯、用于报警的蜂鸣器以及红外传感器;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蜂鸣器扬声的扬声孔,所述扬声孔上罩设有防水罩;所述上盖上分别对应所述报警灯和所述红外传感器设有提示窗和探测窗,所述提示窗和所述探测窗上分别罩设有透光罩和菲涅尔透镜,所述下壳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背离所述下壳的一端阻尼转动连接有固定座。
[0007]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中,所述下壳和所述上盖均呈长条形,所述提示窗和所述探测窗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两端。
[0008]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中,所述下壳内还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背离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方便拆换所述电池的拆换口,所述下壳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拆换口的密封盖。
[0009]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中,所述拆换口与所述扬声孔分别位于所述下壳的两端。
[0010]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中,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凹槽的一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卡接块插入的卡槽,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穿孔,所述摇杆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中,所述下壳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调节按键、电源键和充电口。
[0012]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中,所述摇杆背离所述下壳的一端设有球体,固定座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供所述球体转动的球形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工作时,当探测器被触发后,通过报警灯壳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同时蜂鸣器报警以方便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设置的摇杆可方便调整装置探测的角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爆炸俯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爆炸仰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卡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如图1

5所示,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1和上盖2,还包括设置在下壳1内的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路板3上集成有报警灯4、用于报警的蜂鸣器5以及红外传感器6;下壳1的底部设有供蜂鸣器5扬声的扬声孔7,扬声孔7上罩设有防水罩8;上盖2上分别对应报警灯4和红外传感器6设有提示窗9和探测窗10,提示窗9和探测窗10上分别罩设有透光罩11和菲涅尔透镜12,当探测器被触发后,通过报警灯4壳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菲涅尔透镜12可起到保护红外传感器6和过滤干扰的作用;下壳1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摇杆13,摇杆13背离下壳1的一端阻尼转动连接有固定座14,设置的摇杆13可方便调整装置探测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安装好后,启动探测器,当其在特殊时段被触发后,通过蜂鸣器5报警以方便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0022]优选的,下壳1和上盖2均呈长条形,具体的,下壳1、上盖2和透光罩11以及菲涅尔透镜12装配完成后呈椭球状,提示窗9和探测窗10分别设置在上盖2的两端,实际安装中,本探测器通过固定座14固定在墙体100上,探测窗10的一端朝下。
[0023]优选的,下壳1内还设有电池15,为各个元器件供电,电池15位于控制电路板3背离上盖2的一侧,下壳1的底部设有方便拆换电池15的拆换口16,下壳1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密封拆换口16的密封盖17。
[0024]优选的,拆换口16与扬声孔7分别位于下壳1的两端,使得排布设计合理紧凑,避免产品体积过大。
[0025]优选的,密封盖17上设有凹槽18,凹槽18内活动设置有卡接块19,凹槽18的一内侧壁上设有供卡接块19插入的卡槽20,密封盖17上设有与卡槽20连通的穿孔21,摇杆13穿过穿孔21与卡接块19固定连接,进而方便拆装,具体的,卡槽20设置在凹槽18靠近提示窗9的一内侧壁上。
[0026]优选的,下壳1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的调节按键22、电源键23和充电口24,调节按键22方便调节探测器的相关工作状态,充电口24方便为电池15充电,具体的,调节按键22设置有音量调节键和报警铃声选择键。
[0027]优选的,摇杆13背离下壳1的一端设有球体25,固定座14上设有凸台26,凸台26上设有供球体25转动的球形槽27。
[0028]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和上盖;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报警灯、用于报警的蜂鸣器以及红外传感器;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蜂鸣器扬声的扬声孔,所述扬声孔上罩设有防水罩;所述上盖上分别对应所述报警灯和所述红外传感器设有提示窗和探测窗,所述提示窗和所述探测窗上分别罩设有透光罩和菲涅尔透镜,所述下壳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背离所述下壳的一端阻尼转动连接有固定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和所述上盖均呈长条形,所述提示窗和所述探测窗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内还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背离所述上盖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杨建辉韩良波
申请(专利权)人:刻锐智能科技河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