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毛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35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毛巾结构,包括基部1(基部1为地经、纬纱交织),基部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毛圈2,第一毛圈2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1的顶部,基部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毛圈3,第二毛圈3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1的底部,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双毛圈结构,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O”形状,且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两股纱制成的并立双毛圈。该种新型毛巾结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与传统毛巾相比毛圈蓬松、手感柔软、毛圈层次感分明及快速吸水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毛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新型毛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纺产品的需求量越大。其中,毛巾是一种清洁用品,为家居生活的必备品,毛巾市场正在从传统的以量取胜和低价竞争演变为高档产品的竞争和技术质量的比拼,产品在面料、花色品种、色泽手感、织物组织结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迅速向实用、保健、美观、舒适、高档方向发展。
[0003]传统毛巾存在主要问题:毛圈外观形状稳定性差,多次水洗后毛圈倒伏扭结、蓬松性以及透气性较差、手感发硬等问题,影响产品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毛巾结构,其产品与传统毛巾相比毛圈结构独特、稳定性好、毛圈蓬松、手感柔软、毛圈层次感分明、透气性好及快速吸水(吸水性达到3秒以内,远低于GB/T22864

2020一等品吸水性标准小于或等于20秒要求),同时本产品多次水洗后仍等具备上述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毛巾毛圈易倒伏扭结,多次水洗后发硬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新型毛巾结构,包括基部,所述基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毛圈,所述第一毛圈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的顶部,所述基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毛圈,所述第二毛圈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的底部,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均为双毛圈结构,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均为“O”形状,且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均为两股纱制成的并立双毛圈,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为两股纱独立织造而成,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织造在基部两侧,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通过基部固定,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由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制成,所述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分别为 14.6

18.2tex单纱色纱与22D水溶性维纶长丝,所述14.6

18.2tex 为粘棉纤混纺纱,所述粘棉混纺单纱粘纤含量25

35%,所述粘棉混纺单纱捻向为Z捻,所述粘棉混纺单纱捻度为90

100捻/10cm,所述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捻向为S捻,所述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捻度为57

67/10cm捻/10厘米,所述基部中地经采用一入综,所述地经采用14.6

18.2tex
×
2合股纯棉纱色纱,所述基部中纬纱采用14.6

27.8tex单纱纯棉色纱,所述基部经密采用380

420根/10cm,所述基部纬密采用200

220根/10cm。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毛圈和第二毛圈长0.9

1.0cm。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1.该种新型毛巾结构,毛圈纱通过采用棉和粘纤混纺纱(粘纤含量25

35%),既保留棉纤维毛圈蓬松效果,又增加产品手感柔软度及提高产品吸水性;
[0009]2.该种新型毛巾结构,通过采用溢流机80℃高温去除毛圈纱中水溶性维纶长丝
后,毛圈粘棉混纺单纱则S捻向解捻,解捻后纱捻度达到33

43捻/10cm,形成超弱捻纱效果,毛圈粘棉混纺单纱在解捻膨胀过程中有益毛圈蓬松效果;
[0010]3.该种新型毛巾结构,毛经通过采用2入综,地经采用1入综; 3入筘(2根毛圈、1根地经入1筘)。则形成双毛圈并立效果,较传统毛经1入综相比,并排双毛圈站立韧性比单个毛圈更好,在下水处理后毛圈仍能保持较好的站立效果,有效避免产品毛圈倒伏、螺旋扭结。与普通毛巾相比,本新型毛巾结构产品多次水洗后毛圈扭结变形现象明显轻于普通毛巾(经多次试验水洗后毛圈倒伏、扭结变形现象比普通毛巾低50

80%)。
[0011]4.该种新型毛巾结构,地经通过采用14.6

18.2tex
×
2合股纯棉纱色纱,纬纱采用14.6

27.8tex单纱纯棉色纱。经密采用380

420 根/10cm,纬密采用200

220根/10cm。毛圈长0.9

1.0cm。既体现出产品蓬松度和毛圈的层次感,又保证产品的柔软性。
[0012]该种新型毛巾结构,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与传统毛巾相比毛圈具有独特“O”外观结构、手感柔软、毛圈层次感分明及快速吸水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毛巾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毛巾结构的单个毛圈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基部;2、第一毛圈;3、第二毛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毛巾结构,包括基部1,基部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毛圈2,第一毛圈2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1的顶部,基部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毛圈3,第二毛圈 3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1的底部,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 均为双毛圈结构,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O”形状,且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两股纱制成的并立双毛圈,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为两股纱独立织造而成,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织造在基部1两侧,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通过基部1固定,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由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制成,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分别为14.6

18.2tex单纱色纱与22D水溶性维纶长丝,粘棉混纺单纱中粘纤含量范围在25

35%,粘棉混纺单纱捻向为Z捻,粘棉混纺单纱捻度为90

100捻/10cm,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捻向为S捻,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捻度为57

67/10cm捻/10厘米,既保留棉纤维毛圈蓬松效果,又增加产品手感柔软度及提高产品吸水性,采用溢流机80℃高温去除毛圈纱中水溶性维纶长丝后,毛圈粘棉混纺单纱纱捻度达到33

43捻/10cm,形成超弱捻纱效果,基部1采用一入综,基部1采用 14.6

18.2tex
×
2合股纯棉纱色纱,基部1纬纱采用14.6

27.8tex 单纱纯棉色纱,基部1经密采用3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毛巾结构,包括基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毛圈(2),所述第一毛圈(2)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1)的顶部,所述基部(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毛圈(3),所述第二毛圈(3)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布置在基部(1)的底部,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双毛圈结构,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O”形状,且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均为两股纱制成的并立双毛圈,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为两股纱独立织造而成,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织造在基部(1)两侧,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通过基部(1)固定,所述第一毛圈(2)和第二毛圈(3)由粘棉混纺单纱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合股制成,所述粘棉混纺单纱纱支范围和水溶性维纶长丝分别为14.6

18.2tex单纱色纱与22D水溶性维纶长丝,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江纯
申请(专利权)人:远梦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