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钢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19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包括底板、支护板和螺杆,所述底板前侧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上连接孔,所述底板右侧壁中部垂直设置有上铰接座,所述上铰接座右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侧壁连通内腔开设有第一定位螺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板和支护板相互铰接设置,在不使用支护装置时,将其相互对折后,便于运输和携带,而在需要支护时,将支护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再将支撑杆插入套管中,再将螺杆转入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最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在需要调节支护面积时,将两个以上的本装置的上下固定销插入对应的上下连接孔中,即可自由调节整体的支护面积。可自由调节整体的支护面积。可自由调节整体的支护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在施工时,常见到各种边坡,由于边坡形成的初期,土基不稳定,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避免其发生较大的变形。
[0003]但是常见的边坡支护的装置结构复杂,不方便运输与携带,同时,在对不同面积边坡进行支护时,支护装置的支护面积不方便调节,支护的灵活性较差,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现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底板和支护板相互铰接设置,在不使用支护装置时,将其相互对折后,便于运输和携带,而在需要支护时,将支护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再将支撑杆插入套管中,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相互连通,再将螺杆转入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最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此时的底板和支护板即固定完毕,将底板放在地面上,通过支护板进行支护即可;在需要调节支护面积时,将两个以上的本装置的上下固定销插入对应的上下连接孔中,即可自由调节整体的支护面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其包括底板、支护板和螺杆,所述底板前侧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上连接孔,所述底板右侧壁中部垂直设置有上铰接座,所述上铰接座右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侧壁连通内腔开设有第一定位螺孔,所述底板后侧壁等距离垂直设置有多个和所述上连接孔配合使用的上固定销,所述底板底部铰接设置有所述支护板,所述支护板前侧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下连接孔,所述支护板顶壁中部垂直设置有下铰接座,所述下铰接座顶端铰接设置有和所述支撑杆配合使用的套管,所述套管侧壁连通内腔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定位螺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螺孔,所述支护板后侧壁等距离垂直设置有多个和所述下连接孔配合使用的下固定销,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和所述第二定位螺孔连通的内腔螺接有所述螺杆。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
底板顶部设置有上把手,所述上把手包裹有防滑套。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护板右端设置有下把手,所述下把手包裹有防滑套。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护板底壁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插脚,所述插脚呈倒三角状。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和所述第二定位螺孔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定位螺孔的内径和所述螺杆的外径相等。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杆另一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杆螺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板和支护板相互铰接设置,在不使用支护装置时,将其相互对折后,便于运输和携带,而在需要支护时,将支护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再将支撑杆插入套管中,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相互连通,再将螺杆转入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最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此时的底板和支护板即固定完毕,将底板放在地面上,通过支护板进行支护即可;在需要调节支护面积时,将两个以上的本装置的上下固定销插入对应的上下连接孔中,即可自由调节整体的支护面积。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和套管分离后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底板100、上连接孔110、上铰接座120、支撑杆130、第一定位螺孔140、上固定销150、上把手160、支护板200、下连接孔210、下铰接座220、套管230、第二定位螺孔240、下固定销250、下把手260、插脚270、螺杆300、螺母3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底板和支护板相互铰接设置,在不使用支护装置时,将其相互对折后,便于运输和携带,而在需要支护时,将支护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再将支撑杆插入套管中,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相互连通,再将螺杆转入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最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此时的底板和支护板即固定完毕,将底板放在地面上,通过支护板进行支护即可;在需要调节支护面积时,将两个以上的本装置的上下固定销插入对应的上下连接孔中,即可自由调节整体的支护面积。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底板100、支护板200、螺杆300;
[0026]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底板100设置有上连接孔110、上铰接座120、支撑杆130、第一定位螺孔140、上固定销150、上把手160,具体的,底板100前侧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上连接孔110,底板100右侧壁中部垂直设置有上铰接座120,上铰接座120右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130,支撑杆130侧壁连通内腔开设有第一定位螺孔140,底板100后侧壁等距离垂直设置有多个和上连接孔110配合使用的上固定销150,底板100顶部设置有上把手160,上把手160包裹有防滑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支护板(200)和螺杆(300),所述底板(100)前侧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上连接孔(110),所述底板(100)右侧壁中部垂直设置有上铰接座(120),所述上铰接座(120)右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130),所述支撑杆(130)侧壁连通内腔开设有第一定位螺孔(140),所述底板(100)后侧壁等距离垂直设置有多个和所述上连接孔(110)配合使用的上固定销(150),所述底板(100)底部铰接设置有所述支护板(200),所述支护板(200)前侧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下连接孔(210),所述支护板(200)顶壁中部垂直设置有下铰接座(220),所述下铰接座(220)顶端铰接设置有和所述支撑杆(130)配合使用的套管(230),所述套管(230)侧壁连通内腔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定位螺孔(140)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螺孔(240),所述支护板(200)后侧壁等距离垂直设置有多个和所述下连接孔(210)配合使用的下固定销(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李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