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12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上开口的槽体和盖板,槽体的两侧面内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若干个电加热管沿着槽体的长度方向自下向上平行排布,槽体的内部排布有循环风管,循环风管连接外置的热风循环风机,盖板包括两个对开的板体,板体的侧沿与槽体的开口侧沿铰接,槽体外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作用于两个板体从而控制盖板的开合,槽体外包裹有岩棉保温层,岩棉保温层外采用PP板封闭。上述表面处理烘干槽通过在槽体内设置电加热管并结合热风循环强制对流方式,对金属表面烘干处理,实现高效换热,及时蒸发、带走水汽,保证烘干效果,且在槽体外设置保温层,减少热散失,满足了烘干处理使用要求。足了烘干处理使用要求。足了烘干处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过程中,比如铝合金的氧化除油、不锈钢的酸洗钝化等等,分别需要进行乳化、热水洗、冷水洗、酸洗、碱洗等工序。当金属需要获得某种特性时,会在表面进行喷涂等处理,金属表面处理加工能够使金属防腐、耐磨或硬度增强,因此金属表面处理加工后需要烘干装置对金属进行烘干。目前使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加工用烘干装置,烘干效率低、效果一般,热量散失多、能量损耗大,特别是快速烘干过程中需要将内部水汽排出,否则容易出现内部水分过多影响烘干效果的情况,进而影响后续处理,因此希望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针对上述问题,实现高效换热和能源有效利用,避免水汽滞留,提高烘干效果。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其包括上开口的槽体和盖板,槽体的两侧面内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若干个电加热管沿着槽体的长度方向自下向上平行排布,槽体的内部排布有循环风管,循环风管连接外置的热风循环风机,盖板包括两个对开的板体,板体的侧沿与槽体的开口侧沿铰接,槽体外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作用于两个板体从而控制盖板的开合,槽体外包裹有岩棉保温层,岩棉保温层外采用PP板封闭。
[0006]特别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挺杆,气缸朝上地设置于槽体的至少一个端面外壁上,其输出杆上设置有连接头,两个挺杆的一端同时铰接于连接头上,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板体的端沿上,从而同时驱动两个板体转动。
[0007]特别地,板体由两个面板铰连而成,第一面板与槽体的开口侧沿铰接,且挺杆铰接于第一面板的端沿上,第二面板的端沿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沿着槽体的开口端沿滚动。
[0008]特别地,电加热管采用不锈钢翅片式加热管。
[0009]特别地,槽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电加热管进行上方遮挡的防护挡块。
[0010]特别地,循环风管沿着槽体的底部边沿排布,且管体上开设有若干风口。
[0011]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表面处理烘干槽通过在槽体内设置电加热管并结合热风循环强制对流方式,对金属表面烘干处理,实现高效换热,及时蒸发、带走水汽,保证烘干效果,且在槽体外设置保温层,减少热散失,满足了烘干处理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面处理烘干槽的正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面处理烘干槽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5]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其包括上开口的槽体1和盖板。槽体1的两侧面内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2,电加热管2优选采用SUS321不锈钢翅片式加热管,若干个电加热管2沿着槽体1的长度方向自下向上平行排布,提供主要烘干热量。槽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电加热管2进行上方遮挡的防护挡块3。
[0016]槽体1的内部排布有循环风管4,循环风管4连接外置的热风循环风机5,循环风管4沿着槽体1的底部边沿排布,且管体上开设有若干风口6。槽内热风循环强制对流辅助烘干,有利于保证内部温度稳定,并带走水汽。
[0017]为保证热散失,槽体1外包裹有80mm厚的岩棉保温层,岩棉保温层外采用5mm厚的PP板封闭,槽体1外壁温升不高于环境温度15℃。
[0018]盖板包括两个对开的板体7,板体7的侧沿与槽体1的开口侧沿铰接,槽体1外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作用于两个板体7从而控制盖板的开合。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气缸8和挺杆9,气缸8朝上地设置于槽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外壁上,其输出杆上设置有连接头10,两个挺杆9的一端同时铰接于连接头10上,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板体7的端沿上,从而同时驱动两个板体7转动。
[0019]特别地,板体7由两个面板铰连而成,第一面板与槽体1的开口侧沿铰接,且挺杆9铰接于第一面板的端沿上,第二面板的端沿上设置有滚轮11,滚轮11沿着槽体1的开口端沿滚动。
[0020]综上,上述的表面处理烘干槽通过在槽体内设置电加热管并结合热风循环强制对流方式,对金属表面烘干处理,实现高效换热,及时蒸发、带走水汽,保证烘干效果,且在槽体外设置保温层,减少热散失,满足了烘干处理使用要求。
[0021]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处理烘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开口的槽体和盖板,所述槽体的两侧面内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若干个电加热管沿着槽体的长度方向自下向上平行排布,所述槽体的内部排布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连接外置的热风循环风机,所述盖板包括两个对开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侧沿与槽体的开口侧沿铰接,所述槽体外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两个板体从而控制盖板的开合,所述槽体外包裹有岩棉保温层,所述岩棉保温层外采用PP板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烘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挺杆,所述气缸朝上地设置于槽体的至少一个端面外壁上,其输出杆上设置有连接头,两个所述挺杆的一端同时铰接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出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