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08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前照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包括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箱靠近待测灯的一侧设有透镜,所述透镜远离检测箱的一侧设有屏幕,所述透镜的光学中心四周均分别设有检测单元,且左右两端的检测单元以及上下两端的检测单元均分别相对于透镜的光学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沿远离待测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抗干扰光道、滤光片及光电转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适用于光轴偏差范围更大的前照灯,适用范围广,且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更精准,进而使得前照灯的自动对准更精准。进而使得前照灯的自动对准更精准。进而使得前照灯的自动对准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前照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的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包括箱体、透镜及屏幕,透镜设于箱体面向前照灯的端面上,屏幕设于箱体背对前照灯的端面上,在屏幕附近设置光敏元件,前照灯射出的光线进入箱体内并被光敏元件感应到,光敏元件检测进入箱体内的光的最大光照强度,检测仪根据该数据移动检测箱,使检测箱中心与前照灯的中心自动对正(即前照灯的自动对准)。
[0003]然而,这种前照灯的自动对准方式只能适用于光轴偏差0~5度的前照灯,其原因在于,当前照灯的光轴偏差过大时,其射出的光线倾斜程度大,由于箱体具有一定深度,很多时候光线未到达光敏元件处而是射在箱体的侧壁上,造成了光敏元件将并非最大值的光强作为最大光强,造成最终的前照灯自动对准结果误差大,影响后续的前照灯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用于检测光轴偏差大的前照灯的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包括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箱靠近待测灯的一侧设有透镜,所述透镜远离检测箱的一侧设有屏幕,所述透镜的光学中心四周均分别设有检测单元,且左右两端的检测单元以及上下两端的检测单元均分别相对于透镜的光学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沿远离待测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抗干扰光道、滤光片及光电转换器。
[0007]优选地,所述的抗干扰光道为内部哑光并着深色的空心长筒状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的透镜设有通光孔。
[0009]优选地,所述的透镜与屏幕之间设有用于获取屏幕上的光斑信息的第一摄像头。
[0010]优选地,所述的屏幕为可透光的透光屏幕,且所述透光屏幕远离透镜的一侧设有用于获取光线透过透光屏幕后形成的光斑的第二摄像头。
[0011]优选地,所述的屏幕为透光屏幕,且所述透光屏幕远离透镜的一侧设有用于反射光线透过透光屏幕后形成的光斑的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沿远离待测灯的方向逐步向上倾斜,且全反射镜的上方设有用于获取全反射镜反射的光斑的第三摄像头。
[0012]优选地,所述的检测单元有4个,所述透镜的光学中心的上下左右各分布有1个检测单元。
[0013]优选地,所述的透镜为平板菲涅尔透镜。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将检测单元组前置,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待测灯的光轴偏差过大
容易射到检测箱侧壁上的问题,同时在各检测单元的光电转换器前设有抗干扰光道及滤光片,能避免光电转换器受各种环境光的干扰,本技术结构简单,能适用于光轴偏差范围更大的前照灯,适用范围广,且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更精准,进而使得前照灯的自动对准更精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检测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包括检测箱 1,检测箱1靠近待测灯的一侧设有透镜2,本实施例中,透镜2为平板菲涅尔透镜2,透镜2远离检测箱1的一侧设有屏幕3,屏幕3设于透镜2的焦距位置,并与透镜2平行设置,该屏幕3是一种表面哑光处理的浅色平板,用于成像,透镜2的光学中心四周均分别设有检测单元4,且左右两端的检测单元4以及上下两端的检测单元4均分别相对于透镜2的光学中心呈对称设置,确保各光电转换器43的受光条件一致,检测单元4包括沿远离待测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抗干扰光道41、滤光片42及光电转换器43,抗干扰光道41、滤光片42及光电转换器43沿同一轴线设置,抗干扰光道41有一定长度,该长度的范围需满足在理想测量状态下,车辆前照灯中心对准透镜2的光学中心时,前照灯照射的光轴发生量程范围的最大偏移的状态下,左右两端的检测单元4以及上下两端的检测单元4都能分别接受到两组两者偏差不大的有效信号,其中,认定为有效的偏差值可依据实机实验确定,从而保证在检测最大测量范围内的待测灯光轴偏差时光电转换器43能接收到车灯光信号,又足够长能屏蔽周围其他光线,以免引起误差,滤光片42可滤除杂光,通过抗干扰光道41、滤光片42使得光电转换器43检测的结果更精准。
[0022]本技术中,在检测箱1靠近待测灯的一侧设置检测单元4组,该检测单元4组由至少4个检测单元4构成,对称分布于透镜2的光学中心四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有4个,透镜2的光学中心的上下两端各对称分布有1个检测单元4,透镜2的光学中心的左右两端各对称分布有1个检测单元4,进行前照灯的对准操作时,根据该4个检测单元4对应的光电转换器43的光强数据,能计算出透镜2的光学中心与待测灯的亮度中心的相对位置,检测仪可根据该数据移动调整检测箱1,使检测箱1中心与前照灯的中心自动对正,由此完成前照灯的自动对准。
[0023]本技术将检测单元4组前置,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待测灯的光轴偏差过大容易射到检测箱1侧壁上的问题,同时在各检测单元4的光电转换器 43前设有抗干扰光道41及滤光片42,能避免光电转换器43受各种环境光的干扰,本技术结构简单,能适用于光轴偏差范围更大的前照灯,适用范围广,且检测单元4的检测结果更精准,进而使得前照灯的自动对准更精准。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具体实施方式,抗干扰光道41为内部哑光并着深色的空心长筒状结构。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地具体实施方式,透镜2设有通光孔21,当透镜2遮挡到抗干扰光道41时,在透镜2对应位置开设通光孔21,避免透镜2 对光线的遮挡,确保4个光电转换器43的受光条件一致。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镜2与屏幕3 之间设有用于获取屏幕3上的光斑信息的第一摄像头5,第一摄像头5安装在能拍摄整个屏幕3并且不阻碍车灯投射光线的位置,在根据实施例1进行前照灯的对准操作后,可进行前照灯的相关参数检测,具体的,第一摄像头5能拍摄前照灯经过透镜2聚焦后投射在屏幕3上的光斑,从而能计算出车灯的各种参数,包括光型、光强在内,并发送给检测仪的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
[0028]实施例3
[0029]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屏幕3为可透光的透光屏幕,该透光屏幕具有一定透光率,且透光屏幕远离透镜2的一侧设有用于获取光线透过透光屏幕后形成的光斑的第二摄像头6,在根据实施例1进行前照灯的对准操作后,通过第二摄像头6来拍摄透过透光屏幕的光斑来检测车灯参数。
[0030]实施例4
[0031]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包括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箱靠近待测灯的一侧设有透镜,所述透镜远离检测箱的一侧设有屏幕,所述透镜的光学中心四周均分别设有检测单元,且左右两端的检测单元以及上下两端的检测单元均分别相对于透镜的光学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沿远离待测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抗干扰光道、滤光片及光电转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光道为内部哑光并着深色的空心长筒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设有通光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与屏幕之间设有用于获取屏幕上的光斑信息的第一摄像头。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居扬梁兆锋林景辉叶校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